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貿易戰變「美國內戰」? 全美爆示威 財長傳劈炮 戰友唱反調 州政府割蓆

博客文章

貿易戰變「美國內戰」? 全美爆示威  財長傳劈炮   戰友唱反調  州政府割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貿易戰變「美國內戰」? 全美爆示威 財長傳劈炮 戰友唱反調 州政府割蓆

2025年04月07日 11:27 最後更新:11:36

自特朗普上周引爆對等關稅的「核彈」後,環球股市狂瀉,全美爆發大規模抗議,全美50州發起逾千場「Hands Off!」示威活動,超過60萬人上街,從華盛頓向全美擴散,紐約、芝加哥、波士頓、西雅圖、洛杉磯甚至遠在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都響起反特朗普的聲音。與此同時,華府內部亦「眾叛親離」,現任財長謀辭職、特朗普「親密戰友」馬斯克唱反調、加州州長聲言「「加州不是華盛頓」、關稅政策「不代表全部美國人民的意願」,更揚言加州將自行與其貿易夥伴對話。最終一場「貿易戰」,會否演變成「美國內戰」?

全美各地都有示威者高喊「特朗普下台!」,高舉「保護我們的憲法」、「不要干涉我們的權利」、「打擊寡頭政治」等標語;示威浪潮甚至燒至英國、法國、德國、葡萄牙與印度等國

全美爆發大規模示威反特朗普。AP圖片

全美爆發大規模示威反特朗普。AP圖片

除上街表達不滿,對美國消費者而言,面向全球徵收高關稅,意味絕大多數進口商品都會加價。耶魯大學最新報告預期,關稅政策可能導緻今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2.3%,如汽車會加價8.4%,相等於造成美國一個普通家庭每年3,800美元的損失,今年美國人的稅後收入平均將下跌2.1%。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星期五(4日)坦言,特朗普加徵關稅幅度遠超預期,可能導致失業率、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

傳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謀辭職。AP圖片

傳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謀辭職。AP圖片

美國著名投資者Mark Cuban 日前在社交平台上甚至籲民眾囤貨。不少美國人確實開始搶購和囤貨。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指出,通常只有在銀行倒閉、疫症流行或發生天災等情況時,股市才會暴跌,鮮有對美國總統的關稅政策會有如此反應。不單全球經濟大亂,華府本身都「內亂」,現任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都謀「劈炮」。

馬斯克表態希望美歐最終達成「零關稅」協議,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並炮轟的總統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

馬斯克表態希望美歐最終達成「零關稅」協議,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並炮轟的總統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

馬斯克身家大蒸發 提出美歐「零關稅」協議

甚至連被稱為「特朗普2.0」的富商馬斯克(Elon Musk)今次都跟特朗普唱反調,5日表態希望美歐最終能達成「零關稅」協議,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並炮轟被指是強硬關稅政策主要推手之一的總統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斥其「毫無建樹」。《紐約時報》等美媒認為,今次反映馬斯克跟特朗普在經濟政策上「現分歧」。馬斯克近期在美股連日暴跌中亦損失慘重,估計身家縮水310億美元。惟諷刺的是,馬斯克本人領導的效率部近日亦在示威中成為眾矢之的。

惟特朗普將市場的動盪形容為一場「經濟革命」,堅稱關稅將為美國帶來歷史性的投資和繁榮仍喊美國「一定會贏」,他在其社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指:「毫不妥協,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最終結果將會是歷史性的。」白宮更表態指不會因為抗議、訴訟而改變其政策立場。

正當多國譴責並宣布反制時,特朗普仍在佛羅裡達州打哥爾夫球,令輿論感震驚。路透社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43%,為他1月上任以來最低。

加州政府發聲明「割蓆」

與此同時,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更與特朗普「割蓆」,甚至暴露了美國政治的極大裂痕,聯邦與州的權力博弈、兩黨水火不容。

紐森在當地時間4月4日於社交平台上發布影片,強調華府公布的關稅措施「不代表全部美國人民的意願」,還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加州不是華盛頓」,「無論華盛頓如何動盪,加州在未來仍將是一個穩定、可靠的合作夥伴」。有分析認為,這是一份「獨立宣言」式的聲明。

據加州政府的聲明指,加州將與其國際貿易夥伴「建立戰略貿易關係」,指加州已準備好進行對話,以保護「製造商、工人、農民、企業和供應鏈」,因為美國民眾將受到新關稅的最大負面影響。紐森還呼籲長期貿易夥伴在實施反制措施時,給予加州生產的產品豁免。

紐森於社交平台上發布影片,強調華府公布的關稅措施「不代表全部美國人民的意願」。X截圖

紐森於社交平台上發布影片,強調華府公布的關稅措施「不代表全部美國人民的意願」。X截圖

該聲明還稱,加州是「美國經濟增長的關鍵」,也是「美國的製造業輸出中心」,是矽谷和荷里活的大本營,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萬億美元,比排名第二的得德州高出50%。聲明表示,加州經濟和工人嚴重依賴與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的貿易。而加州40%以上的進口商品來自這些國家,每年涉及2,000多億美元的生意。此外,關稅預計還將影響洛杉磯大火後重建所需的重要建築材料進口,包括木材、鋼鐵和鋁以及石膏板等。

對加州的聲明,白宮發言人隨即反擊,指責紐森應更關注加州的無家可歸者、犯罪等問題,而不是在國際交易領域努力。

內地帳號「有理兒有面」分析指,這場隔空罵戰,表面上是政策分歧,實則是美國兩黨的意識形態對決,加州是民主黨大本營,向來就對特朗普不滿,如今關稅戰升級,紐森乾脆把矛盾公開化,邊樹立「理性務實」的人設,邊給特朗普扣上「禍國殃民」的帽子,順便為明年中期選舉提早拉票,正可謂是一舉三得。

對紐森的表態,網民意見分歧,有人大表支持,認為加州經濟規模龐大,指若是合法,能為加州居民省錢,完全贊成州政府的舉措;但也有反對者怒斥違反憲法。加州能否繞過聯邦政府跟貿易夥伴簽署協議,法律上確實存疑,因美國憲法明文規定,外交權歸聯邦政府所有,各州無權與外國締約。

但紐森指,這不叫「條約」而是「戰略合作」,反正木材進口、農產品關稅這些具體條款,只要不涉及主權,聯邦法院也未必能管得著。當地方政府的常規操作,「不跟聯邦玩」變成政治正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會否變成黑色幽默?

更深層的啟示在於,當加州試圖用「經濟第五大國」的身份另起爐灶時,恰恰證明全球化不可逆,產業鏈早就不認國界。「有理兒有面」指,紐森那句「加州不想陪葬」的吶喊,終將成為「帝國黃昏的絕妙註腳」。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以「關稅大棒」試圖縮減美國的貨物貿易逆差,但就特登忽略了服務貿易的強勁表現。

《華爾街日報》報道,2024年美國貨物貿易逆差創下歷史新高,達1.21萬億美元,但服務貿易順差卻接近歷史峰值。這一順差源於軟件、金融產品等服務業出口的強勢增長,成為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然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將這一優勢置於風險之中。

特朗普近期宣布暫緩「對等關稅」,除中國外,未來90天內維持10%的「基準關稅」。這一舉措仍使得全球市場動盪,各國對美國的報復行動蠢蠢欲動。其中歐盟已將矛頭對準美國科技巨頭,考慮徵收關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洲準備採取「堅決反制措施」,先暫停原定4月15日的報復性關稅,為談判留出空間,但警告若談判失敗,將迅速行動。

AP圖片

AP圖片

數據顯示,美國服務貿易順差從2000年的770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2950億美元,與貨物貿易逆差形成鮮明對比。服務業出口的增長部分得益於企業避稅策略,例如美國公司在愛爾蘭、瑞士等地注冊,將知識產權費用計入服務出口。以歐盟為例,若綜合統計商品和服務貿易,美國同歐盟之間的貿易額基本是平衡。中國商務部亦表示,考慮貨物、服務貿易等因素,中美經貿關係總體平衡。

報道稱,各國及其消費者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抨擊美國的服務業。預訂美國酒店客房和機票的外國遊客被視作美國的出口,但特朗普的行動激起了日益高漲的反美情緒,使潛在游客望而卻步。此外,中國文旅部發布赴美旅遊風險提示,提醒公民謹慎前往。加拿大、德國等國也因公民在美被無故羈押而發布安全警告。

另一邊廂,全球抵制美國品牌的浪潮正在加劇。瑞典和法國的社交媒體小組積極推廣非美國產品,丹麥和加拿大超市標記本土商品以鼓勵本地消費。瑞士蓮等公司甚至調整供應鏈,改售歐洲產商品以規避關稅和消費者抵制。數字領域也未能倖免,歐洲消費者取消對Netflix、Disney+等美國流媒體的訂閱。

結論就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或許短期內能施壓對手,但無視服務貿易的優勢卻可能讓美國付出更大代價。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美國服務業的海外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正如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恩斯坦指出,「當你四處樹敵的時候,就更賣不出東西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