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六大類商品有豁免 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留後門」?  美媒:象徵性安慰

博客文章

六大類商品有豁免 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留後門」?  美媒:象徵性安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六大類商品有豁免 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留後門」?  美媒:象徵性安慰

2025年04月08日 11:26 最後更新:11:36

特朗普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措施的同日,震撼全球,觸發環球股災的「黑色星期一」。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白宮網站在公布關稅措施的同日,發布一份新聞稿詳細介紹所謂「對等關稅」政策的細節,明確規定了6大類商品將獲得豁免,包括鋼鋁制品、汽車及零部件、銅制品、藥品、半導體、木材制品、黃金以及美國尚無法獲取的能源和特定礦物。這一消息表面上為當前動盪不安的全球貿易市場帶來了一線曙光,惟其實質影響究竟如何?

根據白宮的說明,部分商品之所以獲豁免,是因為它們在美國的進口依賴程度較高,且容易對國內市場造成壓力。《彭博社》認為,意味這些特殊商品都不會疊加在針對各國所宣布的「對等關稅」之上,某程減輕解了國內採購商的壓力,也表明其政府對美國進口依賴度較高的大宗商品採取了「審慎態度」。

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明確規定了6大類商品將獲得豁免。AP圖片

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明確規定了6大類商品將獲得豁免。AP圖片

美國列入關稅豁免清單中的商品包括六大類:1.受《美國法典》第50編第1702(b)條規制的物品,(涉及食品、藥品及人道主義物資);2.已受第232關稅條款約束的鋼鋁制品、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這些商品不久前已單獨加稅);3.銅製品、藥品、半導體及木材制品;4.未來可能被納入232關稅條款的所有物品;5.金銀等貴金屬(bullion);6.美國國內無法獲取的能源及其他特定礦物產品;另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的第三節還提到,若商品價值至少有20%源自美國,則關稅僅加徵至該商品的「非美國原產部分」之上。

同時,清單還有兩份附件,列出了符合關稅豁免商品的具體稅號和情況,有近1000種商品。

然而,《華爾街日報》認為,這些豁免表面上「雪中送炭」,實際上則是「杯水車薪」,幾乎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甚至可能是一種「象徵性的安慰」。

特別是半導體行業,因為芯片行業都逃不掉關稅,是一個已經深深嵌入數字經濟和日常生活的關鍵技術領域。雖然白宮的文檔中提到半導體獲得豁免,但這一豁免卻無助扭轉大局。許多消費品和電子產品中都大量使用半導體,對其關稅的增加最終只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市場需求的降低。

《華爾街日報》報道提到,美國去年的直接芯片進口總額約為820億美元,確實是免稅的,但絕大多數芯片進口時是以間接形式入境,即先在海外製造封裝,再銷往全球的電子產品中,這些產品將面臨最高49%的關稅,甚至許多所謂「美國製造」的芯片也需先運往中國、台灣或東南亞地區完成最終組裝,再重新出口至終端客戶。

根據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去年美國的直接芯片進口總額為820億美元,這部分芯片中大量是在海外製造,隨著關稅的進一步提高,這些芯片的成本將急劇上升。

更為關鍵的是,產品的價格上漲將直接導致消費需求的萎縮,對半導體製造商的利潤構成了威脅。近期,與特朗普政策相關的消息甚至已導致半導體股集體下跌,許多科技公司出現了股價暴跌的情況。

關鍵金屬方面,彭博社指,雖然通過對關鍵金屬的關稅豁免,特朗普政府企圖降低近期全球銅市場那種價格混亂風險重演的可能性,惟這並未消除未來大宗商品政策走向不確定性。

有白宮官員已指,具特殊戰略價值的關鍵礦物可能會根據232條款對涉及國家安全的商品進行進一步的關稅調查。無疑,在新一輪貿易摩擦中,美國將面臨更大的成本,特別是在與中國和其他產業強國的博弈中。

而早前,美方已依據232條款,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鋁征收25%的關稅。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3月13日曾稱,中方一貫認為美232措施是以「國家安全」為名實施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為,中方對此措施表示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盡快取消鋼鋁232措施。何詠前又表示,無論是301關稅還是232關稅,都已被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裁定違反多邊貿易規則,這些關稅的疊加,既無助於所謂的「國家安全」,也救助不了美國內產業,只會凸顯美方措施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淩主義。

彭博社指,美國在多種金屬資源上高度依賴進口,而中國則掌控着其供應鏈的主導權。

美國政府有意提升美國獲取關鍵礦物,尤其稀土的能力,惟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美國80%的稀土、近四分之三的鋅和錫,以及過半的鋰資源依賴進口。相較來說,鋼鐵對外依賴較低,使鋼鐵進口加徵關稅的阻力相對較小。惟因建築市場低迷、通脹居高不下和借貸成本高,鋼材需求持續疲軟。

事實上,回顧以往,美國的貿易政策在短期內雖然提升了某些美國產業的收益,但長期而言則可能造成更大風險。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今年初DeepSeek橫空降臨,震驚全球,美國就一直設法打壓DeepSeek,以遏制中國在人工智能的發展超越美國。美媒《紐約時報》4月16日報道,華盛頓正瞄準DeepSeek及其美國芯片供應商英偉達(Nvidia),考慮多管齊下,制定法規並展開調查,以禁止DeepSeek購買美國技術、禁止美國人使用其技術,同時切斷英偉達對DeepSeek供應芯片。

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發布報告,聲稱DeepSeek審查和操縱信息,向中國泄露數據,給用戶帶來安全漏洞,對美國安全構成安全威脅。

美媒報道指,華府針對DeepSeek和英偉達的打壓,源於華盛頓擔憂中國可能在人工智能領域超越美國。

美媒報道指,華府針對DeepSeek和英偉達的打壓,源於華盛頓擔憂中國可能在人工智能領域超越美國。

報告宣稱,DeepSeek是通過竊取美國技術產生的,使用了被禁止出口到中國的美國芯片,故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當天就對英偉達在亞洲的芯片銷售展開調查,試圖評估英偉達是否違反美國規定,故意向DeepSeek提供開發人工智能的關鍵技術。

該委員會要求英偉達提供自2020年以來購買了500塊或更多AI芯片來自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11個亞洲國家的每個客戶的詳細資料,還要求提供預計將使用這些芯片的公司的詳細資訊。

據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委員會委員稱,英偉達需要在兩周內對調查做出回應,委員會通常需要4個月進行調查,之後才會就問題撰寫報告並召開聽證會。

《紐時》稱,特朗普政府也計劃在本周採取行動,進一步限制英偉達向中國和其他國家銷售人工智能芯片,還將執行前總統拜登離任前公布的廣泛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措施。

報道指,對DeepSeek和英偉達的打壓源於華盛頓的擔憂,即中國可能在人工智能領域超越美國,這不利於美國國家安全和地緣政治影響力,因若中國佔據領先地位,可更快地利用人工智能系統設計下一代武器,如自主飛彈和無人機;還可說服其他國家在其人工智能系統和基礎設施網絡中使用其技術,從而削弱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報道引述美國企業研究所專注於國家安全和技術的高級研究員克龍基欽(Klon Kitchen)分析稱,美國現在採取的人工智能戰略是利用其在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和系統構建上的領先優勢,來「說服」各國與之結盟。

3間半導體公司股價齊跌

由於美國政府上周開始限制英偉達向中國出口特供版H20芯片,英偉達15日已警告稱,他們將面臨55億美元的損失。另一家美國芯片制造商超微半導體公司(AMD)也表示,他們的銷售額將損失數十億美元。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ASML Holding於16日也承認,其設備訂單未達預期。16日,Nvidia、AMD 和 ASML 股價跌幅均超過6%。

英偉達發言人表示,公司嚴格遵守美國政府關於銷售哪些產品以及在何處銷售這些產品的指示,指英偉達通過創造美國就業機會和基礎設施、提升美國技術領先地位、為美國國庫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稅收收入以及緩解美國巨額貿易逆差來保護和增強國家安全。

自2022年以來,美國政府步步收緊對華芯片出口。拜登政府離任前宣布了史上最嚴格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特朗普新今年1月上任後也宣稱,將進一步限制美國對華芯片出口。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曾稱,美國應停止允許中國公司使用包括英偉達在內的美國技術。今年3月,盧特尼克在行業高管會議上進一步警告,特朗普政府將大幅加強美國對中國技術的限制力度,包括對企業處以罰款。

4月9日,美國商務部通知英偉達,他們為中國市場開發的定制芯片H20,需要獲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證才能銷售;至14日商務部再指,此規定將無限期實施。此前,英偉達透過修改領先的人工智能芯片 H100 的功能來開發H20,以符合當日寺拜登政府對向中國銷售的性能門檻。

英偉達CEO黃仁勳曾表示,英偉達將繼續盡最大努力為中國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

英偉達CEO黃仁勳曾表示,英偉達將繼續盡最大努力為中國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

英偉達CEO黃仁勳一直反對限制對華出口。去年5月,他曾表示,英偉達將繼續盡最大努力為中國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上月,黃仁勳被問及對華出口管制時指,全球約有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來自中國,不少人在美國實驗室工作。

美媒:打擊英偉達將令芯片銷售業務將拱手讓予華為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也指,美國對英偉達H20芯片的最新出口限制,帶來的戰略打擊遠大於財務打擊。英偉達向中國銷售芯片對其未來至關重要。英偉達認為,如退出中國市場,其芯片銷售業務將拱手讓予華為,而華為將開始挑戰其全球銷售份額。

美國科技諮詢分析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分析師穆爾黑德表示,扼殺英偉達進入一個關鍵市場的渠道,最終中國企業會轉向華為。

對美方計劃進一步限制芯片出口,外交部早前回應稱,中方已多次就美國惡意封鎖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表明嚴正立場,指美方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斷加碼對華芯片出口管制,脅迫別國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這種行徑阻礙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最終將反噬自身,損人害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