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李強與馮德萊恩通電 指中國完全能對沖外部不利影響

兩岸

李強與馮德萊恩通電 指中國完全能對沖外部不利影響
兩岸

兩岸

李強與馮德萊恩通電 指中國完全能對沖外部不利影響

2025年04月08日 21:30 最後更新:22:14

國務院總理李強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討論貿易和中歐關係。

李強。AP資料圖片

李強。AP資料圖片

新華社報道,李強表示,美國以各種藉口,宣布對中歐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行徑。中方採取的堅決措施,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也是為了捍衛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公平正義。中歐應加強溝通協調,擴大相互開放,共同維護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雙方和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

李強又指,中國今年的宏觀政策充分考慮了各種不確定因素,也有充足的儲備政策工具,完全能夠對沖外部不利影響,對保持自身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充滿信心。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同包括歐盟在內的世界各國加強合作,分享發展機遇。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AP資料圖片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AP資料圖片

馮德萊恩表示,兩人會談有建設性。針對美國關稅措施造成混亂,她強調,歐中作為全球兩大市場,有責任支持建基於自由、公平的貿易體系改革,呼籲透過談判解決當前情況,並強調需要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馮德萊恩表示,關稅可能造成貿易轉移,特別是已受到產能過剩影響的行業,中國對此有重要影響。她與李強討論建立機制,追蹤可能出現的貿易轉移效應,確保可適當處理。

馮德萊恩又表示,有迫切需要採取方法,重新平衡中歐貿易,確保歐洲企業、產品和服務能更好打入中國市場。

美國關稅戰影響全球,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被問到,地緣政治有否影響民間學術交流時說,當局一直留意相關情況,本港高等教育高度國際化,國際發生的事自然會有一定影響,但香港教育同時多元化,不集中於某些國家或地區,暫時沒有收到關稅戰或政治問題而影響與歐美的教育學術交流。

教育局局長。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蔡若蓮提到,本港高等院校教職員比例,本地佔3成、海外佔3成,內地則佔3成多,相信隨著香港希望發展的範疇而再吸納相關人才,有關的「334成比例」會是動態過程。對於內地學者的比例會否進一步增至5成,她相信不會是現階段的事,由於國家高速發展,內地亦需要尖端學者留在國家,看不到會有很大比例讓香港搶到。

香港

香港

另外,蔡若蓮相信,大學非本地生比例達至4成,需要幾年時間消化,因為目前未有新的教學空間或大量宿舍,強調最重要配套要齊,不希望學生有不好的體驗,不會為追求量而犧牲質。被問到是否北部都會區大學教育城建好,才可以上調非本地生的比例,蔡若蓮說,要視乎課程及香港整體人才需求及經濟發展。

另外,蔡若蓮指出,當局非常關注太空油對青少年的影響,會加強教育宣傳,做好第一防線,特別是老師的專業培訓,當求助電話多時,就要提高敏感意識。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