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雜誌與製片公司合作為「鐵達尼號」製作新的紀錄片,公布沉船全尺寸數碼掃描結果,首次完整呈現它沉沒前的最後景象,揭示鍋爐房工人為維持電力,奮戰至最後一刻的催淚事迹。
Just released 3D scans of the Titanic shed new light on the doomed liner's final moments 113 years ago. https://t.co/2Njx4QB0Vu pic.twitter.com/uFP4xRcvlI
— AccuWeather (@accuweather) April 9, 2025
拍攝逾70萬張影像
《BBC》報道,團隊由倫敦大學學院主導,利用水下機械人在大西洋3800米深處,拍攝逾70萬張影像,拼湊出全球首見的完整鐵達尼號3D模型。掃描顯示船首完好矗立海底,而600米外的船尾則扭曲變形,還發現疑似冰山撞擊的舷窗破損。
A first-of-its-kind full-size 3D rendering of the Titanic wreckage has revealed new insights about the ship's final moments. @DavidMuir shares details on the new Nat Geo special and the minute-by-minute timeline the team reconstructed. https://t.co/1dwFtiE973 pic.twitter.com/dchCm23iR2
— World News Tonight (@ABCWorldNews) April 10, 2025
沉船本身是最後目擊者
沉船周邊仍散落乘客遺物,專家預計仍需數年分析掃描數據。研究鐵達尼號多年的斯蒂芬森(Parks Stephenson)形容,沉船本身是最後目擊者,至今仍在訴說其當年的故事。
部分鍋爐呈凹陷狀態
另外,3D掃描模型重現了船上的鍋爐房(boiler room),部分鍋爐呈凹陷狀態,這代表它們沉入水中時仍在運作。證實了船難倖存者們的說法——鍋爐房的工人沒有逃走,直到沉船的最後一刻仍堅守崗位,努力維持船上照明。雖然他們全數罹難,但英勇的行動挽救了許多生命。

鐵達尼號。X平台圖片@RMSTitanic_Inc
電腦模擬撞擊過程:與冰山擦撞造成多處小穿孔
此外電腦模擬顯示,就算船體上的破洞面積只有A4紙張大小,也足以導致整艘船沉沒。團隊通過電腦模擬還原撞擊過程,發現鐵達尼號雖與冰山擦撞,卻在船體狹長區域造成多處小穿孔,專家解釋指該些穿孔橫跨6個水密艙,遠超設計承受的4艙進水極限。

鐵達尼號。AP圖片
全船有710人生還
鐵達尼號於1912年沉沒,這艘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遠洋班輪,在航行至北大西洋時撞上一座冰山,船上2224名人員中1514人喪生,是20世紀最嚴重的海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