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之後,很多人仍然以傳統的政治分析眼光,看這次的中共高層會議。坊間比較多的分析是說總書記習近平在集權,見到他把「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認定是在搞個人崇拜,覺得他所謂「新時代思想」,沒有什麼特別。作出這些批評的人,可能也沒有詳細研究所謂「習思想」,究竟是在探索什麼問題。
討論「習思想」之前,先講一個叫「窑洞對」的故事。1945年7月毛澤東和中國民主同盟的常委黃炎培在延安毛澤東居住的窑洞裏進行了一次關於民主中國的對話。黃炎培問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問題,意思說中國歷代皇朝興盛時很蓬勃,之後就轟然倒下,中共如何打破這個週期規律呢?毛澤東當時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規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毛澤東對著民主黨派人士強調人民監督,其政治動機可以理解,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理論」,強調對非共黨派的統一戰線,思路一脈相承。但黃炎培問的問題,到今天還是要中共要面對的問題,如今距離「窑洞對」已經過了75年,「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問題仍然存在。
記得有些記者朋友講過這樣的故事,在2012年十八大閉幕的時候,有中央媒體記者在閉幕式會場上拍照,公然地說:「不知道五年之後,還有沒有十九大了。」連官媒記者也這樣說,你既可以說當時的思想有多寬鬆,也可以說當時貪腐嚴重到自己人也沒有信心了,這也是習近平後來講「貪腐是亡黨亡國」的問題。不過中共為一個執政大黨,當遇到重大問題時,扭轉的速度也很快。過去五年,中共的確做了很多打老虎兼打蒼蠅的行為。不喜歡中共的人會視打虎行為是習近平在打擊政敵,但大力反貪已一定程度扭轉了黨風。以前在中秋節的時候,去衙門送禮的車會多到搞到大塞車,現時的中秋節前夕,已沒有了這種「盛況」。
上屆政治局常委王岐山是中紀委書記,十九大之前,外界只關心他年屆69歲,不知會否留任政治局常委,後來他沒有留任,媒體便對他失去興趣。在十九大之後,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 之中,寫了一篇五千多字的文章,內容涉及很多重大的問題。
王岐山在文章之初就提到一個重要的問題:中共執政基礎是什麼?王岐山的答案是為人民謀幸福,是黨的不變初心。國家發展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的持續改善,由此積聚起的民心民意,是黨執政的最根本政治基礎。按王岐山的論述,中共如果出現貪腐問題,人民群眾對之深惡痛絕,就侵蝕了黨的執政基礎。所以自十八大開始,總書記習近平定出要全面從嚴治黨,有意從政治局立規矩開始,由上而下,更新黨風。
王岐山作為中紀委書記、反腐專家,在從嚴治黨的時候,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叫做「政治腐敗」:一是結成利益集團,妄圖竊取黨和國家權力;二是山頭主義宗派主義搞非組織活動,破壞黨的集中統一。他點名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等人之後,說要剷除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互交織的利益集團。這個要求也寫入了十九大的報告裡面。王岐山對貪腐定出來的新定義是官員貪腐,不單止是貪錢,還結成一些利益集團,互相包庇。王岐山提出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解決黨長期執政下的自我監督問題,另一個是跳出所謂歷史週期規律即,跳是出皇朝更替的宿命。王岐山的論述是指,在各種監督制度當中,黨內監督屬第一位。黨內監督失寧,其他監督就會失效。
看王岐山的文章,我發現中共沒有迴避政權會否倒台這個最核心的問題。沒有一個政黨或政權,可以擔保其能夠長期執政。中共如今發展出來的理論,不是以西方民主制度去監督政黨,反而是以專制政黨作出嚴格的自我監督:有錯就要急速扭轉。
這引來了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民主體制對政權的監督有效,還是專制高效的政黨自我監督管用。我們見到很多亞洲國家如泰國、菲律賓等,實行西方民主制度幾十年,但沒有見到她們消除了貪腐,亦沒有見到她們可以為國家帶來快速的發展。中共這個自我完善,以黨內核心去推動打擊貪腐的方法,過去五年已經有比較大的進展,未來還會堅持下去。兩種制度不止在推動發展上比併,還在打擊貪汚、自我完善上比賽。期望中共會轟然倒下的人,恐怕會愈來愈失望。
(如想看王歧山文章的長版本引述,可看人民日報俠客島欄目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xZdzKdrezBde9pxaDb48qA)
盧永雄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他的瘋狂加稅計劃,向中國加徵34%關稅。中國在兩日後強硬回應,宣布反加徵美國商品34%關稅。中國是迄今唯一一個國家,夠膽在美國的恐嚇之下,全面反制美國。國家面對霸權毫不退縮,做得漂亮。
特朗普推動這場荒謬的貿易戰,首先就觸發美股崩盤,繼而引發全球股災和貿易大混亂。美國人選出這樣一個總統,可以對世界造成這麼大的禍害,其中關鍵原因,是他發動一場既鲁莽又無理的貿易戰。
第一,以謊言作決策開端。特朗普首先捏造各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然後號稱減一半就是他對各國加徵關稅的稅率。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指,特朗普在貿易議題上已經「發瘋失控」,特朗普所指稱外國收取的關稅更是完全虛假。克魯格曼指以歐盟為例,實際上向美國徵收的關稅不足3%,而特朗普就指稱歐盟向美國徵收的關稅達到39%,克魯格曼質疑特朗普究竟是故意撒謊還是純粹無知。
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是這次貿易戰的主要推手,他接受訪問的時候,仍然死撐這個所謂外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估算貨幣操縱、增值稅扭曲、傾銷、出口補貼、技術性貿易障礙、農業貿易障礙、配額、禁令、仿冒、知識產權竊取等所有因素」。納瓦羅嘗試令人相信,這個所謂外國加徵的關稅是他們精密計算出來。
不過,美國著名財經記者蘇洛維耶斯基就直接踢爆,指這個所謂外國「關稅」是特朗普捏造,方法是用美國對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數字,除以那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額,就將這個比率硬稱作為那個國家對美國的「關稅率」,與納瓦羅所說的計算完全無關。印證美國聲稱各國對美國徵收的所謂「關稅」,發現蘇洛維耶斯基的講法百分百正確。
美國一個這麼大的國家,竟然可以用謊話作為決策的依據,美國人會不會感到羞恥呢?
第二,以霸權逼人跪低。以中國台灣為例,特朗普一直無理指控台灣竊取了美國的芯片業,其實是當年美國不願意做芯片製造這些辛苦功夫,讓芯片製造業外流的結果。特朗普一上台就聲稱要對台灣的芯片加徵100%關稅,賴清德當局面對美國霸權,腰骨很軟,馬上跪低,接受台積電在美國逼迫之下,在美國再加碼1000億美元的投資,前後台積電投資了1650億美元,等於將台積電最先進的2、3納米製程芯片產能,一半搬去美國。
台灣滿以為這樣就可以換取美國的善待。在4月1日美國加關稅前夕,民進黨的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在立法院會議時這樣說,「特朗普絕不是你們想像的,我預估美國對台灣加關稅可能在10%左右,明天就會見真章....我夠資格代表部長回答,國安總結我有參加,我看過他們的預估。」
結果一日之後,民進黨就被美國打臉。特朗普就是按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那條神奇公式,計出台灣對美國徵收64%的關稅,所以就決定加徵台灣32%關稅,完全不是台灣預估的10%。台灣今天割一城,明天割一城,將肉都割光了,但是換來完全無差別對待,這就是對特朗普投降的下場。
第三,以隨意取代規則。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那些對美國並無貿易順差、反而對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或地區,特朗普一律創作其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10%,然後同樣對這些國家和地區加徵10%的關稅。香港是根據世貿組織規定的獨立關稅區,按美國商務部的數字,2024年美國對香港不但沒有貿易逆差,而且有貿易順差,美國對香港的商品貿易順差是219億美元。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香港就應該等同新加坡、澳洲、英國等地,被美國加徵10%的關稅。但是特朗普就直接將香港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對中國再度加徵34%關稅的時候,同樣加徵香港相同的稅率,可說橫蠻無理,連自己定的規則都不遵守。
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稅貿易總協定,是美國一手推動之下建立,美國對自己一手創立的國際規則說用就用、說丟就丟,還有什麼信用可言呢?
美國是所謂的民主政制,一般人形容,民主制的最大好處有兩個:第一,即使不能選出最好的領袖,但是不會選出最壞的領袖。特朗普看來是一個例外;第二,民主制下即使第一次選舉犯錯誤,選出錯的領袖,但是4、5年之後第2次選舉,就會將壞領袖踢落台,重新選出好領袖。特朗普顯然亦非如此,是被美國人重新選舉推上台的。
不要告訴我4年之後美國會怎樣怎樣,因為4年之內特朗普已經可以搞到世界大亂,他損害美國人,要美國人捱高通脹,我們可以不理。但是他輸出混亂,令全世界人民同樣受苦,這就關乎世界人民的切身利益,試問美國人怎樣去為特朗普做出的災難,負起責任呢?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近日訪問格陵蘭時表示,「我們對這個多年來我們一直崇拜的國家美國,還能相信什麼呢?」她的話很值得親美派反思。誰能再相信一個謊言帝國呢?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