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豬肉生產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表示,中美爆發貿易戰後,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豬肉產品加徵入口關稅,令到美國出口豬肉到中國「變得不可行」。
萬洲國際(288)旗下史密斯菲爾德總裁及首席執行官Kenneth Sullivan周五接受《路透》訪問時稱,隨著中美貿易戰升溫,受關稅影響,與中國貿易於多個方面皆無法進行;美國出口豬肉到中國已變得十分困難,某種程度來說,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處於停頓,因為關稅令到貿易活動變得不可行。
他表示,期望中美雙方儘快解決事件,並指美國豬肉生產行業之盈利已受損。
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5年首季貨物貿易進出口按年增長1.3%,當中出口增長6.9%,進口下跌6%。
海關總署表示,首季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連續8個季度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單計3月,內地進出口按年增長6%。
AP圖片
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25年首季度在美國政府濫施關稅的干擾和衝擊下,中美雙邊貿易仍保持增長,進出口規模1.1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4%。他說,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具有強大内生動力,但美國以各種藉口宣布,包括中國在内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將不可避免地對全球包括中美在内的貿易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全球商品貿易量萎縮。
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 。微博圖片
另外,内地首季度進口出現下降趨勢,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說,是多方面因素造成,其中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包括鐵礦砂、煤炭、原油、大豆等,進口均價都錄得跌幅,影響整體進口增速,但國内工業生產較快增長,以及國内消費市場平穩向好,均帶動零部件和設備,以及消費品進口增長。
海關總署。新華社資料圖片
呂大良說,各類消費場景蓬勃發展,不論從工業生產或居民消費來看,市場需求都很大,特別是中國始終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積極擴大進口,認為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中國進口增長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