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30港人投資大灣區商用樓盤 爛尾涉逾2千萬人民幣

社會事

30港人投資大灣區商用樓盤 爛尾涉逾2千萬人民幣
社會事

社會事

30港人投資大灣區商用樓盤 爛尾涉逾2千萬人民幣

2019年01月19日 19:10 最後更新:19:38

工聯會:接獲聲稱另有8個其他大灣區樓盤有類似情況。

工聯會接獲30名港人求助,懷疑在內地購買商用樓盤時受騙,合共損失約2000萬元人民幣。立法會議員何啟明及工聯會內地中心中山中心主任潘志輝,今天陪同受害人舉行記者會,促請特區政府與內地政府加緊合作,以保障港人利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受害人指,有事主以逾60萬元人民幣,購買珠海市一個商用樓盤,並簽署「返租」合約,出租鋪位予發展商的子公司,並聲稱每年可獲6%至8%的租金回報,但事主只收到第一期約3萬元租金,至今仍未收到其餘款項。而該樓盤最終更疑似爛尾。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主任潘志輝指,單是相關樓盤,已接獲共300名香港、澳門及內地人求助,並聲稱另有8個其他大灣區的樓盤有類似情況。

大灣區 (資料圖片)

大灣區 (資料圖片)

工聯會指,港人在內地置業受「限購」住宅物業政策所限,有發展商因此向受害人推銷未獲批銷售的樓盤,再以高回報率誘使他們向自己的子公司簽訂「返租」合同,但以各種理由拖欠租金,令受害人損失慘重。工聯會續指,與事主簽約的子公司多屬空殼公司,沒有實質資產,並促請港府與內地相關部門加緊合作,並解決「返租」問題,以保障港人在內地投資的利益。工聯會亦建議,港人多留意內地樓宇物業法例。

大灣區 (資料圖片)

大灣區 (資料圖片)

工聯會發表有關港島歷史文化深度遊的調查,顯示遊客選擇旅遊目的地時,最多人會把「歷史文化的豐富性和獨特性」作為考量因素、佔約75%。

工聯會FB

工聯會FB

調查又發現第二考量因素為「交通便利性」、佔約66%;只有約23%受訪遊客會將「當地消費水平」列為考慮因素。工聯會認為,調查反映只要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豐富和獨特、交通足夠便利,即使當地消費水平較高,仍能吸引到深度遊愛好者。

工聯會FB

工聯會FB

相關調查於24年底進行,以問卷形式訪問400多名訪港的內地深度遊旅客,了解他們的旅遊偏好、出行習慣及消費意願等。調查又顯示,最多遊客有聽聞的港島文化景點是「中西區文物徑」,佔約34%;深度遊的主題方面,遊客最感興趣的首三位,分別是「舊區本土文化」、「古蹟遊」和「香港發展歷史」,第四位則是「文學遊」。

油麻地警署。 民政事務總署圖片

油麻地警署。 民政事務總署圖片

油麻地警署是內地旅客著名「打卡位」。政府新聞處圖片

油麻地警署是內地旅客著名「打卡位」。政府新聞處圖片

工聯會表示,文學、文人主題的深度遊,未必能在短期內產生經濟效益,但相信具有一定發展潛力,建議將「南來文人」與本土文學轉化為旅遊IP、優化南區文學徑、在赤柱設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