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沒有領袖的運動中,事前估計的事情,原來會如戲劇那樣,按步就班,一集一集地發生,凌晨的衝擊立法會事件,是早已估到「佔領運動激進化」的劇目。
遠在一年前,戴耀廷等三子話要發動佔中運動,就被質疑他們有無領導能力,去控制這場運動,去防止激進化。到運動爆發後,三子早已靠邊站,無力領導運動,而學聯和學民思潮搶佔了領袖位置。泛民眼見勢色不對,硬要搞一個五方平台,去套住學聯和學民思潮,想借此傾出退場方案,但平台搞了,「雙學」卻不聽指揮,不止談不出什麼退場方案,學聯還聲稱要佔領到明年6月,泛民睇到眼突突。
民意不斷流失。法庭批出臨時禁制令,並指示警方協助執行。周二首先是清金鐘中信大廈,過程雖有爭拗,但尚算順利。但不用太高政治智慧都估到,警方清了中信大廈附近的路面,一定有激進派出來反抗。昨日激進派就先圍立法會,過程中被部份佔鐘人士勸阻,他們就去衝所謂「主台」,之後再返去部署衝擊立法會,根本就是一場佔領人士溫和派和激進派的內哄。這些場景,遠至89年的北京民運,近至台灣太陽花學運,都見怪不怪了。
佔領曠日持久,會有愈來愈多人動搖,想叫人退場,但廣場上馬路上都是激進者佔優,愈激進,愈大聲。好像三子之一陳健民叫搞辭職公投同時撤退,激進派就大叫「三子叫人撤,不如自己撤」。運動漸漸被激進者搶繮。
有人話激進派是中共派來,我相信好多示威者不會同意,認為這是另一種抹黑。鏡頭所見,有穿校服裙的女孩協助搬鐵馬衝立法會,無論誰是主導者,都動員了很多真實的群眾出來,以激烈行動接捧。
如今泛民、三子,甚至學聯、學民,都覺得運動難以駕馭,甚至有退場之想,但無人肯做醜人叫人退場。部份學生領袖甚至期望政府清場,讓他們可以被捕變作英雄,而不想站上台叫人退場被罵狗熊。
有泛民中人形容,目前狀況是「三子請客、雙學點菜,民間團體做侍應,泛民就負責找數」。我的問題是泛民既然覺得被屈找數無辜,何不站出來呼籲退場?他們的答案是泛民支持佔中,先已流失了溫和派選民,如果現在企出來叫退場,就再流失激進派選民,此局全輸。說到底又是計算自己的得失,不是看香港的大局。
政府何用急急全面清場?佔據不退,日益激進,市民反感,泛民找數,邊個想見到這個局面呢?
立法會星期三(4月30日)三讀通過《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感謝議會支持和議員在審議法案期間提出的寶貴意見,並表示政府會全力盡速落實相關措施。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茂波表示,目前香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環境複雜多變。在美方加徵關稅的霸凌和保護主義施壓下,國家始終是香港的堅實後盾,內地市場是一片藍海。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下,香港應發揮自身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和優勢,運用好「三中心、一高地」,認清新經濟形勢,沉穩應對關稅戰,化危為機,促進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齊頭並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邁向更高水平。
陳茂波見傳媒。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茂波指出,2024-25年度政府財政赤字為830億元,較預計872億元少,主要因為部門開支較預期少和得益於印花稅調整。不少措施都取得階段性進展,例如超級3月的盛事經濟,吸引一系列不同界別的盛事在香港舉辦,吸引高增值旅客來港,將熱鬧氣氛推向高峰。3月共有382萬名旅客,其中包括107萬名非內地遊客訪港旅遊。香港也會繼續善用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並大力提升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加強創科人才的培育和匯聚,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亦要將人工智能匯聚教育,成為最前線陣地,培養青少年成為未來創科的領頭者。
陳茂波相信,北部都會區將會為市民帶來優質的就業機會和生活環境。未來是政府開支的高峰期,政府將靈活善用市場資源,例如發行較長期債券,支持長期工程項目,保障現金流。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對於爭議較大的飛機乘客離境稅增加至200元,陳茂波回應,上次加稅已是22年前,相信此次調整對旅客整體出行開支影響輕微。他指出,根據研究,加稅後從香港出發的短途航線票價,與從深圳、廣州出發的票價相約,香港國際機場一直受港人和內地旅客的歡迎和選用。至於選用哪個機場,旅客除了考慮價格,還有其他重要因素,如地理位置、航班頻密率、準點率等。在這些方面,香港機場作為國際航空樞紐,一直表現優越。上次離境稅從80元增加至120元後,使用機場的旅客人數仍逐年上升。他又以去年徵收的酒店房租稅作類比,指徵收3%的房租稅後,今年首幾個月大部分酒店仍有近90%的入住率,相信增加稅收不會改變對旅客的吸引力。
香港國際機場北離境大堂。 巴士的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