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 農諺先祖千年智慧結晶

歷史長河

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 農諺先祖千年智慧結晶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 農諺先祖千年智慧結晶

2019年05月09日 09:30

了解這句說話,大家都不會那麼快就換季了。

所謂「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櫳」是古人用來收納衣物的用具,主要為「樟木櫳」以防衣物被蟲蛀。這句廣東諺語,是指未吃過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糭子,冬天衣物都先不要收回。換句話說,未過端午節天氣仍然會反反覆覆。早一排天氣回暖,甚至熱得要開冷氣,不少人亦率先換季,過去數天天氣卻回涼了。所以老祖先的說話都有它的意義,寒衣還是不要入櫳穩陣。

更多相片
溥儀趕出紫禁城時工人執拾細軟,中間可見木櫳 (網上圖片)

溥儀趕出紫禁城時工人執拾細軟,中間可見木櫳 (網上圖片)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乾隆《御製全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乾隆《御製全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乾隆《御製全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乾隆《御製全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晚清農民 (網上圖片)

晚清農民 (網上圖片)

溥儀趕出紫禁城時工人執拾細軟,中間可見木櫳 (網上圖片)

溥儀趕出紫禁城時工人執拾細軟,中間可見木櫳 (網上圖片)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氣節」對古代社會十分重要。所以,先祖不斷累積生產實踐裡總結出來的經驗,總結出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我們稱為「農諺」,農諺絕大多數都對天時氣象與農業生產關係方面,不斷深化和昇華產生出來。雖然每一句農諺只有寥寥幾字,卻是對農業生產與天時氣象關係的深刻總結。對於氣象科學不發達的過去,對促進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而且在科學較普及的今天,仍有現實的意義。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在封建社會中,並非所有人都有讀書識字的權利,尤其是勞動人民,所以他們所累積的經驗,主要靠口耳相傳來繼承,農諺就是其一。當還沒有溫度計、濕度計等儀器的時代,農民就拿多年生樹木的生長狀態作為預告農事季節的依據。事實上,由於多年生樹木的生長,一定程度反映客觀氣候條件,於是就有了「要知五穀,先看五木」的農諺。

至於指導播種期方面,有許多反映氣候與生態學的農諺,如「梨花白,種大豆」、「青蛙叫,落穀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據「二十四節氣」指出各種作物的適宜播種時期: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草子正當時」;「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等等,農民有了這些農諺,就能掌握適時播種。

乾隆《御製全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乾隆《御製全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至於中國歷史記載中最早的「農諺」,為浙江農諺:「大樹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在西漢桓寬所著的《鹽鐵論·輕重第十四》有載:「茂林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事實上,古書引用的農諺,很多時都冠以「諺云」或「古人云」字眼,也許那句農諺起源更早。於《鹽鐵論》中有載諺曰:「驟雨不終日,颶風不終朝」,這句說話也有相似說法,在較早的先秦老子《道德經》中見到:「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至於中國農諺早到何時,不一定都能在文獻上找到。目前所知,有些「農諺」可遠溯至數千年前。

乾隆《御製全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乾隆《御製全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古代不少農諺,都能在北魏的《齊民要術》、唐代的《朝野僉載》、元末明初的《田家五行》以及明代的《天工開物》、《沈氏農書》等等有記載。近代費潔心《中國農諺》收集了5953條農諺,大致分為「時令」、「氣象」、「作物」、「飼養」、「箴言」五大部分,「時令」佔40%、氣象佔26%,作物佔17%,飼養佔4%,箴言佔11%。單單是「氣象」與「時令」的農諺,佔了所有的三分之二,反映農業生產發展過程相當依賴自然條件。不違農時,適時播種,是農業生產的先決條件,即使農業技術起了多大變化,適時播種是不能任意改變。

晚清農民 (網上圖片)

晚清農民 (網上圖片)

現代人少為農民者,但「農諺」所講的氣象部分,也留給我們重要寶貴遺產,廣東諺語有云「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櫳。」之後兩句為「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告訴大家早春天氣變幻無常。至於在陰晴雨雪的天氣變化中,「農諺」總結出:「早上火燒雲,今天莫出門」、「天上泛紫紅,無雨便有風」、「東邊一個眼,出門帶雨傘」、「日出慢開天,今明是好天」、「太陽回頭笑,等不到雞叫」、「早晨太陽黃,午間風必狂」、「下了初一雨,半月沒好天」、「秋分鐘平川、白鷺種高山」等,這些祖先「察言悅色」帶來的結果。大家今時今日多數靠天文台,「農諺」有些天氣預測,也某程度上都有參考價值。

往下看更多文章

朱泙漫三年苦學 「屠龍之技」無實用

2024年11月11日 20:00

「屠龍之技」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莊子・列御寇》,典籍有言:「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古時候,有一個叫朱泙漫的人。因為他家中富有,且自小聰明伶俐,所以他學甚麼家裡都表示支持。他為了學成一身本領,便決定把家產賣光。等湊足千金後,就打算周遊列國,尋師學藝去。

他最先接觸的便是聖人之書,即學習治國安邦之道。只是他很快就了解到世上政治家多如繁星,善於治國的賢能者也不計其數,如商朝的傅說、周朝的太公望,以及春秋時期的管仲,所以他很快就放棄了這條習賢之路,畢竟他渴望的是一套獨一無二的本領。

稍後,朱泙漫對行兵布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到老師家中學習《孫子兵法》和《司馬兵法》。在打開兵書之際,他突然抬頭問:「老師,除了您讀懂《孫子兵法》和《司馬兵法》外,還有別的人掌握它嗎?」聽過他的問題,老師也不禁笑着說:「我國軍事家這麼多,會兵法的又怎會只有我一人呢?」朱浮漫一聽,便覺得索然無味。把書合上後,他擺擺手道:「既然這樣,我再學也沒甚麼用了。」然後轉身離開了老師的家。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久,朱泙漫從眾人的口中得知一位名叫支離益的奇人。聽聞這個人居於深山之中,屠龍之技精湛無比,讓人見之不忘。只是此人居無定所,就算找到了,也不輕易收徒。朱泙漫一想到自己要是把屠龍之法給學會,肯定就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了。因此哪怕歷盡千辛萬苦,他也要找到這位屠龍大師。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他翻山越嶺後,終於找到了支離益的住所。不巧的是,支離益出門遠遊,朱泙漫也只好暫住在附近一間草屋中。然而,支離益根本沒有出門,他只是想考驗一下朱泙漫的決心。現在見他誠意滿滿,便決定收他為徒。朱泙漫學習認真,不消三年就學會了屠龍之技。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朱泙漫學有所成,便起程回家。別人問他學了甚麼本領,他便滔滔不絕的向別人講解怎樣可以按住龍的頭,怎樣從龍頸上用刀……他講得眉飛色舞,卻沒想到聽的人都在笑他:「說了這麼久,你見過龍嗎?現在哪裡有龍給你動刀呢?」 朱泙漫一臉惘然,回答不上來。旁人都輕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學習需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朱泙漫這才恍然大悟,他驚覺原來世界上根本沒有龍這種生物。那麼就算他之前花費巨資、煞費苦心,也沒有用大展拳腳的機會,所以他不禁失意難過起來。

龍是傳說中虛構的生物,在後來龍就變成了帝王的象徵,所以在皇帝的衣服上都可以找到龍的標記。(網上圖片)

龍是傳說中虛構的生物,在後來龍就變成了帝王的象徵,所以在皇帝的衣服上都可以找到龍的標記。(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屠龍之技」這個成語,原意是指宰殺蛟龍的技能,在指則用來比喻技術雖高,卻無實用,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