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特朗普「核心崩解」徵兆初現 財長難頂「瘋狂關税」謀劈砲 國安班子大掃除

博客文章

特朗普「核心崩解」徵兆初現 財長難頂「瘋狂關税」謀劈砲 國安班子大掃除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特朗普「核心崩解」徵兆初現 財長難頂「瘋狂關税」謀劈砲 國安班子大掃除

2025年04月06日 21:22 最後更新:21:34

特朗普在「解放日」推出瘋狂關税政策,一夜之間天下大亂,美國股市亦應聲狂跌,陰霾濃罩全球經濟,而美國內部亦怨氣沸騰,民眾盲搶日用品,50個州近百萬人齊齊示威反特,一片末世景象。一個政府的大麻煩,往往由其核心崩解開始,特朗普班子近日就初露此徵兆:1是傳財長貝森特在關税决策中變「局外人」,欲阻無力,大感冇癮,正找機會劈砲,從超熱厨房脫身;2是大內國安官員由上到下被大掃除;3是特朗普親挑的「重臣」、白宫國安顧問沃爾茲也傳不穩。特老闆一向以「炒人」為樂,擺陣反覆多變,上述傳聞若然成真,也只是換馬的開始,他越唯我獨尊,局面便會更亂,西諺所云「上帝要他滅亡,必先令他瘋狂」,與此近矣!

消息指,美國財長貝特森被特朗普排除於關稅政策的「決策圈」外,變成局外人,沒法阻力特朗普的「荒謬決定」,已有劈砲之意。

消息指,美國財長貝特森被特朗普排除於關稅政策的「決策圈」外,變成局外人,沒法阻力特朗普的「荒謬決定」,已有劈砲之意。

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園公布「關税大斬殺」後不久,財長貝森特考慮散水的消息,即分別從華爾街和政府高層傳出,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看來有一定根據。財經圈消息靈通的《彭博社》報道,在關税政策揭盅前,華爾街一些大行高層急找貝森特,促他說服特朗普,推關税切勿太激進,擔心會嚴重打擊經濟,引發金融市場大混亂,到政策出街後,他們才知道,原來貝森特被排除在關税決策圈外,他的角色只是提供經濟和市場分析,並非決策者,對特朗普沒多大影響。

至於來自官場的消息,也指出類似情況,《華盛頓郵報》收到料,內閣幾乎一致為「特老闆」的關稅决定護航,連對經濟金融洞悉力極強的貝森特,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决策過程基本上是「一言堂」。這與「特普朗1.0」時,頗有不同,當時核心內部對關税政策有過爭論,白宫經濟委員會主席科恩和財長梅努欽,都提出不同意見,在他們制衡下,最後縮細了關稅的規模。

貝森特是金融界老行尊兼大玩家,必然看到這次「瘋狂關稅」帶來的後果,但卻阻不了這頭怪獸出籠,他如何冇癮,可想而知。特朗普翻雲覆雨,不但重創金融市場,也嚴重影響貝森特多年來在投資界積累的聲譽。

了解貝森特處境的官員向《MSNBC》的主持盧爾爆料,指貝森特難以忍受關税政策的「荒謬邏輯」,而特朗普又視他為局外人,未聽他的意見,所以他正考慮離開特班子,另謀去路,其中一個選擇,是轉到聯儲局任職。從他的背景看,這亦啱路。

以上消息,也反映一個現象:對於這次關稅政策,華爾街與特朗普分歧頗大,卻未能寄望身為行家的貝森特作出平衡,他以後面對同行時,難免有丢臉之感,據官場消息人士所言,這也是他萌生去意的原因之一。

關税政策令貝森特飽受折騰之際,特朗普也推動新一波大整肅,目標是白宫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從而引發一場人事大地震。據美媒披露,特朗普日前與白宮幕僚長懷爾斯等開會,獲得特老闆高度信任的極右網紅盧默也赫然在座,她更向「老闆」呈交一份欠缺忠誠的官員名單,包括白宫國安委的一批人員,隨後白宫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茨才到場,當場為部分下屬說好話,但沒法阻止老闆落刀。

不久之後,白宫國安委6名官員便齊齊被炒,其職責包括國安情報及科技安全等,並被勒令今日(周日)必須離開辦公室,而這只是第一波,下一波料有另外10人被革職。這把火更燒到更高層,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局長霍爾,也難逃炒魷厄運,其副手諾布爾也一起被撤換,兩人的「死因」同樣是對特朗普不忠,其中霍爾被盧默篤背脊,指他以往屬「特老闆」的死對頭、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萊的馬房,早有異心,絕不可信。

特朗普聽「極右軍師」之言,對白宫安全委员会官員進行「大掃除」,他們的頂頭上司、白宫國安顧問沃爾茨,也傳地位不穩。

特朗普聽「極右軍師」之言,對白宫安全委员会官員進行「大掃除」,他們的頂頭上司、白宫國安顧問沃爾茨,也傳地位不穩。

這一波震波,隨即引來白宫另一巨頭、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茨不穩的風聲,指特朗普於通訊平台Signal 洩漏國防機密後,已對沃爾茨不高興,曾想過炒他,但不想令外界覺得自己屈服於傳媒壓力,暫時沒出手,然而以特朗普換人為樂的脾性,他另謀高就只是時間問題。

特朗普亂舞關税大棒子,向多國宣戰,本來他要打赢這場仗,亟需全民齊心支持,並要有一個穩定團結的領導班子。但現時兩者皆缺,多個州民眾反特朗普浩浩蕩蕩,聲勢越來越大,與70年代全國反越戰運動十分相似,這樣下去,國家勢必進一步分裂;而特朗普的核心班子,也初現崩解徵兆,高層地震隨時發生,令人人自危,若其「瘋狂政策」引起的大風暴在此時爆發,領導層將無力應對,危機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美國國運是否到了轉折點,大家等着瞧吧。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當年香港動亂後,「黄友」四散,許多人遠走英、美、加落腳,以為可以在「自由樂園」安身立命,誰料流年不利,竟同時在各地成為不受歡迎人物,陷入「半天吊」狀態,不少人感痴心錯付,十分失落。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便是個好例子。

他3年前出走加拿大,獲得政治庇護後,即申請「永久居留」,希望早日入籍成為加拿大人。但人算不如天算,加政府的移民政策忽然急轉彎,他與以萬計坐「救生艇」的港人一樣,申請永居被當局故意拖延,審批遙遙無期,眾人由「單戀」頓變「失戀」,前路一片迷濛。他與一批「黄友」近日就在多倫多示威抗議,向傳媒大吐苦水,不過當局已鐵了心減少移民,他們儘管聲嘶力竭,也不會有多大作用。

張超雄遠遁加拿大近3年,申請永久居留一年多仍冇聲冇氣,「單戀」變「失戀」,近日在移加港人集會中大吐苦水,批評加政府一味靠拖,審批毫不透明!

張超雄遠遁加拿大近3年,申請永久居留一年多仍冇聲冇氣,「單戀」變「失戀」,近日在移加港人集會中大吐苦水,批評加政府一味靠拖,審批毫不透明!

張超雄當年以工黨代表身份殺入立法會,曾經風光一時,反修例動亂期間,他與激進派議員在議事堂齊齊發癲,2020年5月因涉違《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被捕,兩年後認罪,坐了3星期監,出獄後「因感到危險」全家遠遁加拿大。他到埗後不久,立即申請政治庇護,但被拖了一年多才獲批,他立刻入紙申請「永久居留」,以為入籍在望,但至今仍如石沉大海,令他心焦又心碎,始知過往只是「單戀」。

在這事上,他並不孤單,正排隊苦等的「黄底」港人數以萬計,當局的冷酷無情,令他們飽受折磨。

回想當年,加拿大政府為展示「撐港抗爭」,向港人提供「救生艇計劃」,上艇之後可暫准在加工作,然後申請永久居留。話說得好聽,變臉卻快如閃電,去年加拿大政府見移民人數激增,國民怨氣四起,為了選票匆忙拉閘,審批港人永居申請慢如蝸牛,擺明拖得就拖,令申請者知難而退。

據黃媒的資料,上了艇正申請永居的港人,共有26500人,但至今只有10500人獲批,其餘16000人仍癡癡地等。他們的怨氣終於近日爆煲,上月有萬多人在網上聯署,要求當局加快審批,並延長「開放式工作簽證」(OOWP),讓他們在申請期間也可打工餬口。到了本周初,更發動千人在3個城市示威,向政府進一步施壓。

逾千坐「救生艇」的港人,在加拿大3城市示威,抗議政府審批永居缓慢,令他們前路茫茫。

逾千坐「救生艇」的港人,在加拿大3城市示威,抗議政府審批永居缓慢,令他們前路茫茫。

他們的處境的確慘情,一來申請永居不知拖到何年何月,二來若不獲延長工作簽證,就不能打工搵錢過活,到簽證期滿時,他們留也難,走也難,將陷於進退維谷困境。然而加拿大政府對此闊佬難理,移民部竟說,部分申請可能須等到2027年或以後,才能完成審批,明顯是「拖字訣」,令申請者自動棄權,「二次移民」過主到其他國家。

久未露面的張超雄,也現身抗議集會,大吐苦水,說自己申請「永居」多時,至今仍無聲無色,審批欠缺透明度,令人無所適從,當局應正視港人困境,作出必要調整。

其實他早已領教過加政府的拖延手段,2022年抵加之後,他即申請政治庇護,但等了一年多才獲批准,整個過程「辛苦且漫長,成個生命好似休止符咁停頓咗」,當時擔心如果不批,自己不知可以去那裏。這種失落心情,在申請永居時再重複一次,想不到折磨還要繼續下去。

另一名參加示威的「黄底」網紅傑斯,遭遇也與張超雄相似,搞笑的是,他竟呼籲加政府勿「走寶」,說「香港人喺呢度其實係有價值嘅,如果被離棄,可能係加拿大嘅損失」。

這自高身價的論調,加政府聽佢都傻,政治現實是,國會大選在即,民眾多反對移民湧入爭奪資源,期望政府收緊移民政策,而「救生艇」上的港人手中無選票,政治影響力近零,政府又怎會開閘讓港人湧入?

可憐一衆「黃底」港人,包括張超雄,永居無期,打工無望,只能坐困愁城。他們可能越來越覺得,過往一片痴心,原來只是「單戀」。

絕望之餘,不如換個思維,返回香港重新開始吧。不過張超雄沒有這個option ,因他去年參加港獨、藏獨和疆獨的集會,大聲疾呼高喊「相信中共總有倒台的一天」,寄語港人和其他民族不要放棄,颇有煽動意味,也超越國安红綫,如果返港,香港當局會當他沒講過嗎?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