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令陸上行舟的情況將成為歷史,香港有望水浸零黑點。
在70至80年代,豪雨成災經常發生,陸上行舟並非奇景;及至92年依然有金鐘太古廣場對出行車線出現水浸及膝的景像;2000年打後的中環海味街也時有商舖被豪雨浸濕海味,不過,時至今日,零水浸黑點並不是奢望的要求。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溫良謙指出,1995年最高峰期有90個水浸黑點,直至2010年已完全消除嚴重的黑點(見圖)。他解釋,嚴重意思是受影響面積多於100公畝的土地,即5個維園的大小都被水淹蓋,直至今時今日,只餘下6個黑點(見圖)。
他坦言,天氣變化莫測,人也有極限,渠務署一直致力防洪,希望盡快處理這些黑點:「我有個心願,希望零黑點,因為一個都嫌多。」過去成功減低黑點至個位數,他說全賴防洪3招,包括上游的截流、中游的蓄洪和下游的疏浚。
說起來十分技術性,但跟大學教授共同做起來,卻找到很多創新方法,獲世界各地採用,甚至獲獎無數,其中有漩渦式進水口系統設計,可以減低水輸送到出水口的撞擊力;反井建造法興建豎井,則可在挖掘過程中減低噪音、沙塵及運輸成本。
渠務署也因為採用種種嶄新的技術,減低對市民或道路的滋擾,才完成可以處理200年一遇暴雨的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解決上環海味街的水浸情況。
不過,有了合適方法和技術,也不一定可以很快完全殲滅水浸黑點。溫良謙指出,六個黑點之一的元朗石湖圍,因為涉及私人土地和農田,必須有村民、持分者和土地擁有人達成共識;而另一個黑點尖沙咀漆咸道,不但人多車多,地下管道更多,在馬路之下,實在插針難入,要做大型的渠管改善工程,根本無法施行。
他說,只好透過在科學館附近的百周年紀念花園的地方,希望能製造一個地下蓄洪池,把雨水臨時引到蓄洪池,減低路面水浸的情況,其後不但有復原的工程,還會加以美化,令更多市民可以享用此設施。
儘管有望消滅6個水浸黑點,但原來黑點也有「可加可減」機制,溫良謙說:「大自然的力量很大,所以我們無辦法控制大雨的出現,假如真的出現,也造成水浸,在我們現有黑點的機制是可加可減,我們也不排除會增加新的黑點,但是近年我們防洪的成效很好,因下雨而導致水浸的黑點實在很少。」
杏花邨每逢颱風,都有水浸,卻不入水浸黑點,溫良謙解釋,近年因為「天鴿」及「山竹」等颱風引致海邊地區水浸,為了識別與天雨造成的水浸黑點的分別,便成立了「風暴潮點」及「越堤浪點」,前者是因為風暴導致海水潮水大幅上升,令低窪地區水浸;後者並非處於低窪地帶,因為浪大衝到海堤上而造成水浸。
於是除了防洪3招,溫良謙稱也有採用其他結構性措施,例於擋水板,在颱風前夕,便預先裝上,令海水不會衝入屋入;也有「止回閥」,只讓水出,防止海水倒灌,影響水浸。
要達到零黑點,便要未雨綢繆,有長遠的規劃,他說,現時有雨水排放整體計劃,把全香港大槪分為10個集水區,看哪些地區有水浸記錄,透過電腦軟件,進行數學模型分析,以水力學看哪些地方排水不足,再行改善。不過,若黑點增加,他說渠務署也無壓力,大家都是希望積極處理,盡量減低香港水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