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引發憎恨」難界定?曉明哥一句KO外媒記者

博客文章

「引發憎恨」難界定?曉明哥一句KO外媒記者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引發憎恨」難界定?曉明哥一句KO外媒記者

2020年07月01日 14:41 最後更新:14:45

國新辦今日一早開記者會,請來內地兩位熟悉香港法律的高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同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迎戰各路駐京記者提問。記者會開足兩個小時,無論內地傳媒和外國傳媒,都問到外界最關心同國安法最核心的內容。

國新辦記者上坐滿中外記者。

國新辦記者上坐滿中外記者。

英國路透社記者就問到:對勾結外國勢力的具體定義是什麼?特別是(勾結罪相關的)什麼行為屬於引發對中央人民政府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憎恨的行為?勾結外國勢力的適用範圍有多廣?

發問的路透社記者

發問的路透社記者

曉明哥先解「勾結」,點出可能港人對「勾結」字眼不太熟悉,其實在內地刑法裡有這種的概念,在其他國家的刑法裡也有類似規定。條例中的「勾結」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對外交流交往。一般的、正常的對外交流交往,根本不存在涉嫌犯罪的問題。佢話, 「勾結」這個詞彙,字面意思就是相互串通幹壞事,是個貶義詞。在刑法裡面「勾結」就不是一般的做壞事,是指幹犯罪的勾當。國安法第29條對勾結行為的主要表現方式有明確規定,對於哪些勾結行為可能構成犯罪也有明確限定。

至於勾結外地勢力,引發對中央人民政府或香港特區政府憎恨的「憎恨」到底指的什麼,可能外界唔少人都有疑問係咪有啲「空泛」,熟悉香港法律的曉明哥一句就答咗:「『憎恨』這個詞或者『引發憎恨構成犯罪』這個概念是我們照抄的香港法律。」

佢話,香港現行法律當中有一個《刑事罪行條例》,《刑事罪行條例》第9條、第10條規定了引發居民之間的憎恨和引發對政府的憎恨可能構成犯罪的規定。佢仲借勢補充,呢一點正正體現咗香港國安法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香港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香港現行法律的規定,充分考慮到香港普通法的一些概念和習慣,儘量予以吸收。

曉明哥用英國人當年在香港定下的罪名,去回應英國記者的提問。可能那個記者年紀尚淺,對香港當年的法律也沒有概念。

張曉明回應記者提問。

張曉明回應記者提問。

曉明哥又舉咗兩個實例,話如果通過造謠的方式引起全社會對政府的某種仇恨,類似于去年修例風波中,突然有人造謠說香港太子站發生打死人事件,把社會不滿情緒集中指向香港警方,子虛烏有的事情。當然造謠也可能是針對中央政府來的,惡意的,而且造成了嚴重後果的就可能構成犯罪。至於說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要舉個例子的話,去年修例風波當中也有人到國外去乞求外國政府制定法律對中國政府進行制裁,這也是故意而為。如果造成後果的話,那也是可以論罪處罰的。

雖然無點名,高人話從這種講法,可見中央都充分認清過去一年的修例風波中,外部勢力(包括台灣)插手好深啦,所以曉明哥舉例都好有針對性。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最近香港著名導演杜琪峯接受英國BBC訪問時,發表了一番頗為惹火的言論,指香港當前的政治氣候,令他自己和香港「都失去靈魂」。他的言論引起極大爭議。有傳媒訪問其「同行」另一著名導演王晶。王晶直言,杜Sir過去9成作品,即使今時今日拍,相信都不會受限制。

杜Sir在BBC訪問中自言,最近經歷「人生的低潮」,因為「覺得現在沒有了靈魂…包括我和香港都沒有」;而「靈魂」就是「自由,言論的自由…簡單一點就是人權和自由」。他說,現在的香港與他生活了幾十年的香港有很大分別,認為當藝術或其他事項「完全政治化」時,傷害極大。

杜琪峯接受英國BBC訪問,指香港當前的政治氣候,令他自己和香港「都失去靈魂」。(BBC訪問片段截圖)

杜琪峯接受英國BBC訪問,指香港當前的政治氣候,令他自己和香港「都失去靈魂」。(BBC訪問片段截圖)

杜Sir還說,當前香港整體社會都「有條線」,不少電影因此過不了而無法上映,惟他沒提到哪些主題「可能觸碰紅線」,但指如果不想被懷疑,就不要拍太多香港政治上的事,「多拍愛情、親情、動作片即可」。他認為這種審查不只存在於電影界,而是整體社會,又說香港現在於電影工業及藝術各方面「都不是一個好的時代」,部分導演近年選擇不走「香港路」而改讓電影參加國際影展,在海外放映。

杜琪峯的言論,引起另一名導王晶的「質疑」。王晶接受香港傳媒訪問時就說,香港電影創作自由度無任何改變,又覺得杜Sir以往的作品,「9成今日拍都唔會受限,咁另外嗰1成呢?可能『太黑幫吧』」。

杜Sir口中的香港政治氣候,令香港很多電影都過不了「紅線」,又說現在對香港電影工業而言「不是一個好時代」,甚至有導演選擇不走「香港路」。高人對此講法大感奇怪,因事實剛好相反,香港近年有好多優秀電影上映,如《九龍城寨之圍城》、《毒舌大狀》等,本地票房屢創新高,亦有在內地上映。

《九龍城寨之圍城》創下全球票房累計逾1.1億美元紀錄。

《九龍城寨之圍城》創下全球票房累計逾1.1億美元紀錄。

以《九龍城寨之圍城》為例,自5月1日首映以來,全球票房累計超過1.1億美元(約8.5億港幣),躋身香港電影史上華語片票房第二位,創下近170萬人之最高入場人次紀錄,並代表香港提名角逐2025年奧斯卡金像獎之最佳國際影片獎,更打破了所謂「港產片式微」的講法。《九龍城寨之圍城》導演鄭保瑞在同一個香港環境,可拍出如此佳作,但杜琪峯又話拍片,為何在他眼中,港產片前景一片灰暗?

高人認為,杜琪峯最大的問題,就是將一切問題政治化。其實電影創作本身,絕大多數都與政治無關。好似今年迪士尼與Pixer製作的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全球狂賣16.75億美元票房,相信大家都看不到有何政治色彩。

《周處除三害》 可在內地上映,累計票房更突破6.6億人民幣。

《周處除三害》 可在內地上映,累計票房更突破6.6億人民幣。

如果無本錢拍荷里活大片,也可看看由香港導演黃精甫執導的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 ,不單在台大受歡迎,在內地上映更創出極高票房,累計已突破6.6億人民幣。高人話,此片非荷里活級製作,惟單憑有創意的題材,導演拍出電影的張力,令其票房在多處都極亮眼,即使在串流平台Netflix播放後,也持續蟬連高達近2個月的電影觀看冠軍。

高人認為,由此可見,無論香港、台灣、或內地的電影人都能拍到出色的電影,關鍵是不要把一切問題政治化,甚至把自己拍不出好電影,找政治來作理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