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回頭看過去的歷史,很多事物發展起來,都走過崎嶇的道路。我們未來回望,會發現國家的創科發展是這樣,香港的金融發展也是這樣。
港股過去半年受內地科技股帶動,表現良好,單是恒指從去年4月的低位16000點,到現在升穿24000點,升幅超過50%,已經相當厲害。如果再看全部由內地科技股組成的恒生創科指數,更是從去年低位3200點,升到5800點,升幅超過80%,更加驚人。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創科股票,估值長期被壓低。過去半年的上升,是一種價值的回復,但是也不要將事情看得太過一帆風順,未來還會有很多挑戰,主要有3個方面。
第一,來自內部的壓力。我們國家去年在內外重壓之下,在驚濤駭浪之中,仍然能夠保住5%的經濟增長,出現一個前高、中低、後上的形態,是既混雜了國內創新產業如電動車的爆發,亦有國家出力支撐,在去年9月26日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推出大量提振經濟措施,全力將第4季的經濟推到增長5.4%的水平,保住全年5%的增長率。
今年國家再訂了5%左右的增長率,挑戰更大。來自美國的貿易戰,已累加20%的輸美關稅,再加上之前美國已經增加了的19%中國產品進口關稅,我國產品輸美的平均關稅高達接近40%,這無論如何會造成對美出口的影響。雖然是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值已經降低只佔中國出口17%,但是影響還是有的。
更大問題是美國亦向主要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增加關稅,這樣會觸發報復性關稅,拖累全球增長,這亦會影響到我國對其他國家的出口。今年第一季度由於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措施仍然生效,經濟增長問題不大,但到第二、三季度開始,壓力就會到來,中央亦會大力應對。但我對國家推動經濟有信心,這部份風險較低。
第二,美國衰退的風險。對香港金融市場,來自外部的風險之一是美國自己的衰退風險。特朗普上台之前,華爾街本來炒作一個「特朗普效應」,認為他上台會把公司的利得稅由21%減至15%,削減政府開支,整體利好市場。但是特朗普對全世界大加關稅,幅度超乎市場預料之外,而裁撤聯邦部門的手法也相當粗暴,觸發市場擔心美國削開支會影響消費,疊加關稅的惡果要由消費者來承受,通脹會急升,導致經濟衰退。近日美股回落和美元下跌,就是這種「負特朗普效應」的結果,市場對特朗普上台帶來的影響,由正面變成負面。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惡化,可能會觸發美股大幅下跌,萬一出現股災,全球都會被美股拖累。此風險屬於中度,不可不防。
第三,美國惡意政策的影響。特朗普要和中國打一場貿易戰,然後通過談判來大量索取利益,他的策略是虛張聲勢,先大幅增加對華關稅,不能排除打壓香港,亦會是他另一種增加談判籌碼的手段。特朗普在上一任的時候,已曾經大力唱衰香港金融市場,未來再唱衰香港甚至出招打壓,亦毫不令人意外,香港要做好準備。
特朗普現在的焦點,仍然是先和俄羅斯談判,結束烏克蘭戰爭,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策略是先作拖延,讓俄羅斯全面收復被烏軍入侵的庫爾斯克洲領土,消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手上的籌碼後,才正式開始和談。而特朗普亦全力配合普京在和談上拉布的行動,所以烏克蘭的談判還會拖一段短時間,但相信今年上半年也可以收尾。當特朗普搞定了烏克蘭戰爭,分割了烏克蘭的利益之後,就會全副精力轉向亞洲,針對中國。
總括而言,香港現在的金融市場是危中有機,一方面在中國創科產業爆發和國家資金大力支持之下,香港的股市重新煥發生機。另一方面,在內外壓力之下,當中也隱伏風險。相信國家和特區政府對這些風險已經有充足的預計,有全盤的應對計劃。不過無論如何,香港在金融市場發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滿挑戰。港股上升過程中,仍然會有風險。
盧永雄
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香港人都要明白國家安全的重要。
如今較往常的日子更加要注重國家安全,因為我們國家正身處一場環球貿易戰,而對手美國正鎖定中國作為主要的襲擊對象,目的就是要搞垮中國、摧毀中國、顛覆中國政府,消滅一個在經濟上、在科技上、在軍事上,足以挑戰美國地位的對手。
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上發言時直指,「外部勢力妄圖搞亂香港,讓香港回到過去的動盪不安,那是癡心妄想!外部勢力妄圖阻礙我們過上美好生活,讓我們回到過去的一窮二白,那是癡心妄想!外部勢力妄圖遲滯甚至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我們回到過去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那是癡心妄想!美國一而再、再而三對香港進行遏制打壓,換來的只能是其在香港的代理人的加速滅亡,最終必將反噬其自身。讓美國那些『鄉巴佬們』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鳴吧!」
夏主任的提醒直接而且合時。美國對中國挑起這場戰爭的方法是關稅,大幅增加關稅謀求美國的最大利益。
第一,借芬太尼,胡亂出手。1937年7月7日,日本聲稱在北京盧溝橋走失了一名士兵志村菊次郎,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藉此過橋動武,拉開了8年抗戰的序幕。如今美國就以中國輸出毒品芬太尼的前體化學品為藉口,第一波先加中國20%的關稅。可以想像,即使中國完全禁絕芬太尼前體出口,美國費城的街頭,仍然是充滿著喪屍那樣的吸毒流浪漢。芬太尼只是藉口,不是美國毒禍的原因。不過,貿然要向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這三國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開打貿易戰,美國總要有一個堂皇一點的理由,芬太尼和非法移民就是最好的理由。
第二,來勢洶洶,全面進攻。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攻擊中國,一開始亦是以雷霆萬鈞之勢出動大軍全面進攻。而美國打這場貿易戰,雖然向環球出手,但是聚焦中國。表面上是因為中國敢於還手,夠膽反加美國關稅,實際上除非中國跪地投降,滿足美國所有要求,否則美國大軍壓境的姿態,不會改變。
第三,既要錢財,也要土地。特朗普天天戴著那頂「MAGA」的帽子(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縮寫),擺明車馬是為了美國的利益行事。特朗普既要土地也要錢財。他聲言要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要取回巴拿馬運河,要取得扼住北極航道咽喉的丹麥格陵蘭。強搶土地,是帝國主義者的一個典型動作,特朗普亦不例外,他想在北美洲建立一個「大北美共榮圈」,就像當年日本要在亞洲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一樣,表面是共榮,實質是吞併。中國離美國遠一點,沒有土地可供美國兼併,主要是索要錢財。
在特朗普1.0的時代,主要是想減低貿易赤字,和中國連番談判,其中一個核心是要中國大量採購美國的商品,一年最好能增購1000億美元的美國貨,縮減美國對華的貿易赤字。如今特朗普2.0胃口大了,什麼都想要,他採取先徵高額「對等關稅」的手段,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極限施壓,然後逼你坐埋枱和他談判,簽訂城下之盟。除了要不同國家增購美國貨之外,還要受其軍事保護的國家大幅付費,最後還想賴債。
美國有36萬多億美元的債務,一年利息開支超過8820億美元,成為美國沉重的財政負擔。在特朗普上台前,他就在他的海湖莊園和他的一班軍師,研究所謂「海湖莊園協議」,其實這並不是一個什麼協議,而是一個他們掠奪世界的大計,性質就和1985年逼日本和西德簽訂的「廣場協議」類似,想在強權之下,將對手完全打壓下來。
海湖莊園協議有兩大要項,第一是弱化美元,第二是削減美債。據說其中一個條款,是要求各國將現在持有的美債置換成100年期的無息美債,這絕對是一個搵笨安排,表面看,美國一下子不用再支付債券利息,假設各國都同意置換,美國一下子每年就可以節省幾千億美元由外國持有的美債債息。
不過真正誇張的是其賴債的本質,將有息的債券變成100年後才償還的無息債,以美國十年期國債現在的債息4.5厘計,如果將這張100年期的無息債券貼現,一張面值100美元的債券現值只是1.2美元。美國要求他國置換百年無息債券,即是等於要賴債98.8%。美國想逼中國回談判桌,亦是想要實現這些無理的目標。這就是夏主任講到的「讓我們回到過去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
不要以為現在是太平盛世,美國現在正在對中國開戰,要摧毀我們的國家。如果國家毀滅了、政府倒台了,出現利比亞、敘利亞那種亂局,香港可以一夜之間被戰火屠城,到時不知道由哪一個軍閥佔領香港,這就是利比亞、敘利亞的現況。
我們首先要有國家的觀念,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同時要有保障國家尊嚴和利益的意識,然後行事以國家利益為重,協助國家,打勝這場艱苦的戰爭。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