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認為,只要馬斯克(Elon Musk)存在,沒有國家可以挑戰美國的太空地位。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昨日搭載長征五號火箭成功在文昌升空,整個計劃野心很大,中國要成為首個第一次發射,就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的國家。美國從1971年第一次成功環繞火星飛行起計,用上25年時間才逐步完成以上三大任務,還不計之前的多次失敗。不過,中國的火星宏圖在SpaceX創辦人馬斯克面前,或許不值一談。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旨在刷新多項紀錄。(新華社圖片)
兩個月之前,聲稱2025年便可以載人飛抵火星,隨後移民100萬人上火星的馬斯克宣布一項驚人的火星改造計劃︰不惜用上1萬枚核彈爆破火星的兩極,從而釋出大量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令火星從平均的-50度,變得接近地球的宜居溫度,實現火星「地球化」。面對各方專家的質疑,馬斯克輕描淡寫的回應︰「沒問題。」
中國同樣受人質疑,為什麼中國要探索火星呢?其實,我們跟其他國家沒有兩樣︰一、想知道火星是否存在過生命;二、火星能否成為人類第二家園;三、如果征服了火星,有沒有可能以此為前哨基地,繼續向其他行星進發。須知道,別國不會與你共享火星探索的寶貴資料,中國需要自主進行火星計劃,否則到了那一天,人家都飛到火星旅行或移民時,中國怎辦?難道我們只能去月球?
月球離地球最近,人類已經成功登陸,並且建立太空站,何不先開發這裡?原因是月球沒有大氣層保護,表面有大量輻射,人類無法長期抵受。此外,月球暗陰缺乏太陽能,溫差巨大(最高160度至-180度),加上沒有水源,土質差又長年有灰塵,你想上月球居住難比登天,所以我們沒有考慮它,把寄望放在條件相對好得多的火星,美國、蘇聯早於上世紀60年代便展開火星探索競賽。
馬斯克是近年美國太空計劃代言人,對火星屢有瘋狂奇想,吸引全世界眼球,有人感嘆中國沒有這樣的人物,事實上,中國有比他更狂的人,不過是活在600年前。

美國太空計劃代言人SpaceX創辦人馬斯克。(AP圖片)
有一個成語「萬戶飛天」,來自真人真事︰明朝一位名為萬戶的官員,醉心於科學,很想實現航天之夢。有一天,他忽發奇想,坐上綁有47枝火箭的椅子,雙手舉起一隻大風箏,想利用火箭的推動力,飛上天空,然後以風箏平隱著陸。很可惜,火箭爆炸了,結果他贏得「世界航天第一人」,但不幸殉道。
今天的火箭原理是靠燃料爆發產生強大推力而升空。90年前,德國火箭迷成立一個宇航團體,核心成員是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他於1934年把載有500千克液體燃料的火箭成功發射,二次大戰時期,他研發可飛出200公里的A4火箭,德國成為第一個火箭國家,並用於遠程攻擊。戰後馮.布勞恩服務美國,研製出「朱諾1號」火箭,成功把美國第一顆衛星送入太空。
由此可見,萬戶的科學原理不算離譜,只是技術掌握不足,他的航天的雄心值得尊敬。馬斯克也很不錯,2016年他表示,如果技術成熟的話,70%機會他要坐火箭親自前往火星——「馬斯克飛天」,全世界都在期待。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