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0282)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正身陷牢獄,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本月14日根據《港區國安法實施細則》附表3作出指示,凍結黎智英持有的71.3%壹傳媒股份及其三間私人公司銀行財產。
壹傳媒上周一停牌,等待公布黎智英資產被凍結後,對公司財政有無影響。壹傳媒昨日(5月26日)通告指,事件不會對公司營運造成即時負面影響。該股今早復牌,停牌前收0.186元,一開市已抽上0.48元,開市不久更曾飆升3.3倍至0.8元創逾9個月高位,旋即快速回落,收報0.28元,仍漲50%,如果在開市後在高位0.8元追入,便中了這個殺人局,即使收市價比停牌前0.186元升了50%,今早高追都可以輸死人。
壹傳媒成交激增至5.4億股,創逾5個月高,成交金額2.28億元。以其流通股份佔總股數28.7%計,即有7.6億股,今日有71%流通股份轉了手,或者部份股份多次轉手,不排除有人借肥佬黎的支持者入市時散了貨。
壹傳媒昨日公佈指,對於凍結黎智英及其所擁有的3間私人公司於本地銀行帳戶內的財產,壹傳媒並不預期凍結資產會對集團的財務狀況或營運造成即時負面影響,因為凍結的資產為黎智英的資產,而非公司或其附屬公司的資產。而凍結指定財產並不影響黎智英向集團提供的未償還股東貸款,相關資金存於集團成員持有的銀行帳戶中,戶口如常運作。
截至今年3月底止,集團的未經審核銀行及現金結餘約為5.21億元,資金足以支持集團自4月1日起至少18個月的營運,而無須黎智英提供額外資金。於3月底,集團的未償還銀行貸款總額為9360萬元,公司預期將繼續按時還款。近期決定停止台灣蘋果日報的紙本發行,將節省成本,並繼續在網上提供電子版。 黎智英所持之股份已長期沒有在市場上進行買賣;不計由黎智英及公司董事持有的股份,公司仍然符合上市規則下有關25%公眾持股量的規定,財報將如期刊發。
不過,前特首梁振英於面書發文狙擊,稱公告並沒有確認行政總裁張劍虹早前說的「集團及《蘋果日報》的運作及資金財務絕不受影響」,質疑其財務披露,指集團除了有未償還銀行貸款9360萬元,還有其他流動負債3.81億元及合約負債總額為6940萬元,所以即使有應收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總額為1.81億元,其實淨現金只有1.58億元。梁振英亦批評指這個營運資金的評估,是來自管理層,而非董事會。
如果每個月燒錢約2900萬計,淨現金只足夠5.4個月營運,亦即是到今年9月中,而不是至少能足夠18個月的營運。
路透社今日報道,保安局長李家超向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發信,指出若處理黎智英在港的帳戶,有可能面對最高7年監禁。信件於保安局宣告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以及其擁有的3間公司於本地銀行帳戶內的財產後發出。
其實政府向銀行發出這些警告信,也是正常。
壹傳媒股價的大幅波動,早有先例,2020年8月10日,警方於早上7時許派探員到黎智英於嘉道理道的寓所,以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中的「勾結外國勢力」罪名,拘捕黎智英及其次子黎耀恩。當天壹傳媒股價由0.09元水平炒高至0.4元,給人的印象是,原來壹傳媒有壞消息,股價便會炒高。翌日(8月11日),股價高見0.79元,8月12日更炒至1.75元,之後才急速回落。股價在今年5月17日停牌,停牌前只有0.186元。
股價如果只是炒供求,更以壞消息當好消息亂炒,風險之大,真的是要買者自負。事實上,如果你看基本因素,壹傳媒連年虧損,全無起色,2016年3月底止年度起,一連5年,每年虧損由3.24億元至4.75億元不等,此等股份,怎買得落手呢?
尚風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