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九成內地來港生畢業回流 港漂:生活十年仍覺「漂」

社會事

九成內地來港生畢業回流 港漂:生活十年仍覺「漂」
社會事

社會事

九成內地來港生畢業回流 港漂:生活十年仍覺「漂」

2022年06月26日 10:29 最後更新:15:33

近年內地來港學生數量不斷上升,但超過九成畢業後離港,「剛畢業那幾年是最動搖的,住得貴,在這個城市又沒有立足點,很漂很漂的感覺。」在港十年的莎梨對《星島日報》記者感歎,加上內地和香港發生社會矛盾,彼此有成見,部分港漂很難融入本地。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來自江蘇的莎梨在二○一三年到香港大學讀一年制碩士課程,是少數畢業後留港的內地生。她留下的原因是當時的香港男朋友(現在的老公),兩人相識於大學本科,莎梨也是為他而來的香港。

莎梨發現,「留下來的基本是廣東人,很多同學不會粵語,剛畢業也沒有工作經驗,在香港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最後實在不行就離開了。」

「留下來的基本是廣東人」

統計數據顯示,二○一九年,入境事務處向內地學生發出的來港就學簽證約三萬零七百宗,較二○一五年增加六成五。但同時期,留港人數僅微升百分之二,約九千七百人。去年內地生留港人數更大跌至六千一百零五人。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除了求職困難,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是許多內地生離開的原因。為了省錢,莎梨在畢業後的第一年,依然住在讀書時和同學合租的公寓中。她的房間僅得四十呎,一張碌架牀,一張小書桌,已經將房間擠得滿滿當當,連放衣櫃的位置都沒有,「這麼小的房間月租也接近四千」。

莎梨剛畢業居住的四十呎房間。受訪者供圖

莎梨剛畢業居住的四十呎房間。受訪者供圖

劉希(化名)租住的公寓也非常狹小,所以她盡量將個人物品控制在「一個行李箱內」。她碩士畢業後留港工作,至今已有四年,但這種居住狀態始終令她覺得「香港不是家」。

生活了十年仍覺「漂」

按照民間定義,港漂泛指從內地來港留學或就業,但未合資格獲得永居身分證的群體。但港漂Leslie對《星島日報》記者說,她身邊很多朋友在香港生活了十年,仍有那種「漂」的感覺。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封關對這類「港漂」尤為煎熬,甚至被逼要在兩地二選一。Leslie一位客戶的家人在上海,封關前每兩個禮拜就飛一次。如今由於隔離時間太長,他最終決定辭職,「如果不回去,不僅錯過孩子的成長,甚至還會錯過給老人送終的機會。」

警方搗破一個由黑社會操控的詐騙集團,拘捕11人,涉嫌有人充當「二房東」,詐騙至少150名「高才通」來港就業人士或港漂學生的租金,涉款達1300萬元。

警方搗破專呃高才通及港漂學生租金詐騙集團,拘捕11人。

警方搗破專呃高才通及港漂學生租金詐騙集團,拘捕11人。

西九龍重案組第二隊總督察謝于毅表示,警方於2025年2月上旬接獲多名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就業人士及港漂學生報案,指被一間公寓管理公司詐騙租金。截至行動前,已有至少150名受害人報案,損失金額達1300萬港元。經深入調查及情報分析,警方迅速鎖定一個由黑社會操控的犯罪集團,並於2月13日至14日期間展開行動,成功拘捕一名集團主腦、一名持牌地產代理及九名骨幹成員,罪名為「串謀詐騙」。

西九龍重案組第二隊總督察謝于毅

西九龍重案組第二隊總督察謝于毅

西九龍重案組2A隊主管高級督察林子鎌指出,犯罪集團利用本地人士作為「二房東」,以短期租約形式租用住宅單位,並冒充業主將單位轉租予新來港人士或港漂學生。集團以折扣優惠誘使受害人預繳一年租金,從中詐騙差價。此外,集團透過社交平台(如小紅書)發布虛假租盤廣告,並以高佣金招攬港漂學生作為代理人,負責推銷租盤及帶受害人睇樓。檢獲的分佣表顯示,代理人若達成1800萬港元業績,可獲高達465萬港元佣金。

西九龍重案組2A隊主管高級督察林子鎌

西九龍重案組2A隊主管高級督察林子鎌

警方指,超過六成受害人為港漂大學生,因不熟悉香港租屋程序而受騙,平均每人損失10萬至20萬港元,最高損失更超過30萬港元。集團後期更在未租用任何單位的情況下,直接詐騙受害人租金,導致部分受害人從未入住單位。

地產代理監管局執行總監陳汝儆呼籲市民,特別是來港就業或求學人士,租屋時應核實業主身份及單位資料,避免預繳大額租金。如有懷疑,應立即向警方或地監署舉報。他又亦提醒市民切勿輕信社交平台上的高佣金招聘廣告,以免成為犯罪集團的工具。

地產代理監管局執行總監陳汝儆

地產代理監管局執行總監陳汝儆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