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新疆男直播被質疑「背景太假」續發影片力證卻遭「瘋狂二創」

Plastic

新疆男直播被質疑「背景太假」續發影片力證卻遭「瘋狂二創」
Plastic

Plastic

新疆男直播被質疑「背景太假」續發影片力證卻遭「瘋狂二創」

2022年08月01日 11:30 最後更新:15:59

近日,新疆的一位年輕人在直播時被網友質疑「你這背景太假了」,於是他當即再發布影片力證,但搞笑的是這條「證明視頻」被網友「瘋狂二創」引起熱議,網友紛紛笑言「再怎麼證明你的背景都太假了」。

網上截圖

網上截圖

這名男子網名為「疆域阿里木」來自新疆尉犁,頻道經常會分享自己家鄉壯麗的景色,還會經常直播介紹家鄉的風土人情,在他的鏡頭下,可見清澈的湖水、淳樸的人們、成群的牛羊。別看他皮膚黝黑,其實他今年才25歲,還是新疆尉犁縣養蜂協會會長,雖然新疆的蜂蜜質量很高,但因為銷售渠道、運費等因素,令蜂農收入不穩定,於是他才有了開通頻道直播的念頭,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苦心經營的頻道卻因無意中分享了一支影片走紅。

網上截圖

網上截圖

只見影片中過於完美的景觀引來網友質疑「你這背景太假了」、「後面的樹都不會動,假的吧」、「你這直播P圖技術不錯」,到後來阿里木直播帶貨時,影片已然成為了「打假直播」,網友熱烈的留言令該影片廣泛流傳,三個半小時的直播累積觀看數竟高達3,762萬人次,直登熱搜榜首。

網上截圖

網上截圖

後來網友除了「質疑」還發揮想象力對影片進行「二創」,可見本來影片中阿里木為了證明,把水桶扔進河裡又連忙撿回,網友又給他換上足球比賽現場、火山爆發、飛機、跳舞等等場景,意外毫無違和感,令網友都被影片逗笑了,表示「中國男足的希望」、「一起跳舞的那個毫無違和感」、「網友都是人才」。

事後,阿里木對爆紅回應指,他們二創的視頻挺好玩的,而且最好的一點是,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可以帶大家欣賞新疆的景色。

影片來源:點擊此處

網上截圖

網上截圖

位於上海的「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械人創新中心具身智能訓練場」(簡稱國地中心),即將正式投入運行,「入學」的機械人日以繼夜練習,務求進化至有血有肉的地步。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中心今年7月運作

《澎湃新聞》報道,「國地中心」位於上海張江模力社區,將於2025年7月正式投入運行,這是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械器人訓練場,聚集了10多家企業百餘台人形和類人形機械人,日夜操練各種動作,獲取資料以實現「進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將學會如何思考

國地中心市場體系總監楊正葉表示,如果說過去業內實現了人形機械人人「骨骼骨架」的活化,那麼今年,隨著多物種的「開源」以及上線,機械人是學會『思考』的開始,或者說『蝶變』的開始。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復刻資料採集員動作

走進國地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資料採集員坐在電腦面前,兩手交替訓練機械人做抓的動作,電腦螢幕上,一個虛擬的人形機械人雙臂「復刻」資料採集員的動作,不斷練習如何「抓」。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採集員每天做600次

產生數據、採集數據、擴增數據、分析數據,是國地中心最基礎的工作。其中一名採集員說: 「一個動作,一名採集員每天要做600次」。對人類而言,「抓」這個動作很簡單,但對機械人學習而言,「抓」的物體的大小形狀、放置角度等,即使有微小的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數據。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人與機械人每天都在練習

在這裡,不管是人還是機械人,每天都在練習:抓拿取放、清潔洞眼,即便是趣味性最強的踢足球機械人,也是在兩個機械人「對戰」的場景中練習前跑、後退、臥倒,後翻起身,進球後振臂等。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練習5萬次後有泛化能力

「每個資料都是不一樣的,當一個動作練習5萬次時,同一類型就有了泛化能力。」楊正葉說,以上文提到的「抓」為例,讓機器人去「抓」一個先前沒有見過的物體,比如一袋感冒沖劑,它會先從資料庫中尋找匹配的抓取方式,如果資料庫中的抓法不行,然後再呼叫其他的抓取方式。從這一步開始,機器人的學習和自我更新能力就會呈現幾何倍增長。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目標突破1000萬條數據收集

楊正葉透露,嚴格來說,訓練基地目前還在調試、整改,一天約能生產2萬至3萬條資料。待到整改結束,預計今年7月將完全投入使用,屆時一天約能產生5萬條數據,預計年內就能突破1000萬條真機數據的收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