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發現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男長者升幅最為顯著

社會事

中大發現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男長者升幅最為顯著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發現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男長者升幅最為顯著

2022年08月04日 12:11 最後更新:15:05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合作,調查多發性骨髓瘤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結果顯示,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與各地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人類發展指數、缺乏體能活動、超重、肥胖及糖尿病患病率有密切關連,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發病率普遍較高。近年來,全球多發性骨髓瘤的整體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以高收入國家的男性長者升幅最為顯著。研究建議,應針對高危人口採取危險因素控制及早期癌症檢測措施,以控制上升趨勢。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資料圖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資料圖片

為了解多發性骨髓瘤引致的最新疾病負擔地理分布,以及找出相關高危人群,研究小組從「全球癌症觀察站」、「世界衞生組織死亡率數據庫」,以及「世界衞生組織全球衞生觀察站」等國際資料庫收集數據,包括經年齡調整後的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和各風險因素的流行率。研究發現,多發性骨髓瘤於各地引致的疾病負擔存在差異,其中以澳洲-紐西蘭地區(以每10萬人口計算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為4.9)、北美地區(4.8)、北歐地區(3.8)的發病率最高。雖然東亞地區的整體發病率相對較低(1.1),但本港發病率(2.0)較中國內地(0.91)高逾一倍。此外,多發性骨髓瘤疾病負擔與GDP、HDI、缺乏體能活動、超重、肥胖及糖尿病患病率呈正比,意味著上述相關風險因素水平較高的國家,發病率和死亡率亦通常較高。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網圖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網圖

近10年,全球的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發達地區的升幅更為顯著。以「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AAPC1)作比較,男性的發病率以土耳其的升幅最大(5.6),其次是德國(4.6)及丹麥(3.8);女性的發病率以丹麥的升幅最大(3.8),其次是英國(1.9)。另外,50 歲以上的男性相對其他人群呈更明顯的發病率上升趨勢,其中以德國(6.7)最高,其次是丹麥(3.9)及南韓(3.3)。相反,全球多發性骨髓瘤死亡率整體呈跌勢,其中女性患者死亡率跌幅較明顯。

環太平洋大學。網圖

環太平洋大學。網圖

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博士後研究員黃俊杰表示,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地區差異,可能與各地診治水平、環境生活方式,及代謝疾病流行率相關。研究為多發性骨髓瘤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提供最新及更全面的證據。醫學界值得進一步探索導致這些流行病學變化的原因,爲多發性骨髓瘤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據。研究的高級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補充,今次研究亦顯示,缺乏體能活動、超重、肥胖及糖尿病等可能是驅使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各地政策制定者應實施具針對性的循證預防策略,以控制有關風險因素。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和黃俊杰。中大圖片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和黃俊杰。中大圖片

由熱衷於童年興趣的「大細路」(Kidults)帶動熱潮,香港收藏品市場持續升溫。在Carousell上2024年「興趣與玩具」類別成為二手交易量最高的品類,佔東南亞、香港及台灣交易總量近45%。

Chiikawa成為港人喜歡的收藏目標。網上圖片

Chiikawa成為港人喜歡的收藏目標。網上圖片

Carousell針對平台上的香港玩具及收藏品活躍買家進行調查,揭示這群收藏家的消費習慣、社群互動及市場動向。

肯花肯買:年均消費最高逾萬港元

調查顯示,58%受訪收藏家年齡超過31歲,其中50歲以上群體佔23%,為最大比例。51%受訪者更已收藏玩具超過5年,反映「大細路」的長情投入。

這份熱愛也反映在他們的消費習慣中。大多數受訪者每年在收藏品上花費港幣1000至 10000 元,其中 31–40 歲群體最為活躍。在 26-30歲受訪者中,亦不乏每年豪花超過10000港元的狂熱收藏家。

陳茵媺分享自己收到仔女們送的Labubu盲盒。

陳茵媺分享自己收到仔女們送的Labubu盲盒。

收藏成生活日常 線上線下齊發掘

香港的「大細路」不僅熱衷於收藏,也積極參與收藏社群,將收藏視為一種生活方式。調查揭示了他們的收藏習慣:

74%的受訪者使用 Carousell 探索及購買收藏品,使其成為首選平台,而實體店(67%)則緊隨其後。

42%的受訪者每月至少購買一次收藏品,保持穩定的購買節奏來擴展收藏。

59%會系統整理收藏,這種習慣在 31 歲以上的收藏者中特別常見,他們會使用筆記本或電子表格來詳細記錄藏品。

48% 活躍於收藏社群,參與討論與交易。

Chiikawa不只是小朋友的玩意:30+ 「大細路」掀起香港玩具熱潮。

Chiikawa不只是小朋友的玩意:30+ 「大細路」掀起香港玩具熱潮。

世代偏好大不同:Chiikawa壓倒龍珠 LEGO迷集中31-40歲

調查亦顯示,手辦及玩具(64%)是各年齡層最受歡迎的收藏品,特別是「泡泡瑪特」(POP MART)及「S.H. Figuarts」等知名品牌。交易卡則排名第二,書籍及漫畫緊隨其後。

不同年齡層的收藏偏好亦有所不同。26 歲以下的受訪者更偏愛明星周邊商品,而 26 歲及以上的受訪者則更熱衷於書籍和漫畫。樂高(LEGO)在 31–40 歲的收藏者中最受歡迎,而50歲及以上的收藏者則更偏好郵票收藏,體現較傳統的收藏風格。

2025熱搜趨勢:Chiikawa‧寶可夢卡‧盲盒公仔

Carousell 的調查結果與搜索趨勢數據交叉對比後發現,香港用戶對收藏品的需求正不斷變化。過去數年,「PS5」、「任天堂 Switch」、「iPhone」及「香奈兒」等電子及奢侈品關鍵詞一直佔據搜索榜前列,而近年來玩具與收藏品的熱度亦顯著上升。「Jellycat」公仔是首批熱度激增的收藏品之一。對比2024年第一季度與2025年第一季度的「興趣與玩具」類別搜索趨勢可見,這股熱潮持續演變,香港收藏群體不斷追求新興與經典收藏品。

公仔: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Chiikawa」從2024年第一季的第八大搜尋關鍵字上升,超越了先前排名第一的「龍珠」,成為最受歡迎的搜索關鍵詞。這一轉變延續了 2024 年的顯著增長,當時「Chiikawa」已經躍升至第二大搜尋關鍵字。此外,「泡泡瑪特」的「Labubu」與「Crybaby」等系列亦躍升至第二及第六位,顯示盲盒及限量版收藏品的熱潮仍在增長。

集換式卡牌:集換式卡牌熱度持續上升,「寶可夢」卡牌的搜索排名由 2024 年第一季度的第 22 位上升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 7 位。

玩具與遊戲:「桌遊」與「拼圖」的搜索量大增,分別佔據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四及第五位,顯示互動式收藏體驗的興趣正在提升。同時,桌上遊戲的興起也反映了這一趨勢,成為香港人休閒娛樂的熱門選擇。

書籍類: 近期熱門的韓國漫畫《我獨自升級》(改編自網絡小說)搜索量迅速增長,2025 年第一季度排名第 18 位。此外,經典小說《哈利波特》在香港的熱度亦持續升溫,從 2024 年第一季度第 44 位上升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 40 位。

92%人邊買邊賣 三大動機:騰空間‧換新歡‧賺差價遇

「大細路」帶動收藏熱潮, 港人年花萬元買童年回憶。

「大細路」帶動收藏熱潮, 港人年花萬元買童年回憶。

調查發現,92%的受訪者同時也在出售收藏品,把握市場需求,將收藏轉化為商機。出售收藏品的主要原因包括:

40% 的受訪者出售藏品以騰出空間,確保收藏保持精緻與有序。

32% 的受訪者出售藏品以獲取資金,繼續擴展收藏且不增加額外財務壓力。

20% 的受訪者出售藏品以獲取利潤,把握市場熱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