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研究指加強中學生希望感 有助確立個人目標和未來發展

社會事

研究指加強中學生希望感 有助確立個人目標和未來發展
社會事

社會事

研究指加強中學生希望感 有助確立個人目標和未來發展

2022年08月20日 18:43 最後更新:19:29

新冠疫情改變市民上學上班、購物用餐和優閒娛樂的模式。由於經濟環境轉變,青年很可能會對未來發展感到悲觀,以及對未能預測的社會環境缺乏信心和產生負面情緒。有見及此,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在 2019-2022 年期間獲當局支持,於14間合作中學推行「青年生活世界設計」的生涯規劃教育計劃。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Facebook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Facebook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與以往的生涯規劃課程不同的是,項目主張「職業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人生 獨特身份的一部份」,因此,會在協助訂立升學目標之外,引導學生探索個人需要,發掘自我長處,提升他們的能力感及對未來發展的希望感。

更多相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Facebook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Facebook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為中學生生涯規劃作追蹤研究,於2022年8月20日進行「青年生活世界設計」服務框架成效研究發佈會。(由左至右)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楊浩麟、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社工趙萃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研究助理梁梓晴、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黎可欣博士、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總幹事趙漢文、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社工蔡冠堯、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團隊隊長蔡鈺婷及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總監周靄婷。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為中學生生涯規劃作追蹤研究,於2022年8月20日進行「青年生活世界設計」服務框架成效研究發佈會。(由左至右)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楊浩麟、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社工趙萃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研究助理梁梓晴、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黎可欣博士、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總幹事趙漢文、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社工蔡冠堯、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團隊隊長蔡鈺婷及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總監周靄婷。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主辦方亦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合作,進行成效研究,發現計劃有效地協助參加學生建立職業方向,當中的三大成效包括:1)有效提升計劃學生探索未來職業方向的動機;2)有助提升學生 對未來職業方向的希望感;以及3)有效地激發學生實踐目標的行動力及確立未來職業方向。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活動圖片

與此同時,研究建議生涯規劃教育應包括:1)及早提供校本生涯規劃教育,由高小至初中開始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從小探索自我,發掘個人優勢強項,從而建立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2)提供個人諮詢服務,並且與高中生一起度身訂造更 切合個人需要的人生設計藍圖,補足因課堂未有足夠時間和空間照顧 他們個別化的需要;3)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支援,並就他們的自信心方面加強培育,提升自我效能感;以及4)將生涯規劃教育納入常規課程,以持續及穩定的模式,更可有效地協助 學生建立良好的職涯身份。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為中學生生涯規劃作追蹤研究,於2022年8月20日進行「青年生活世界設計」服務框架成效研究發佈會。(由左至右)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楊浩麟、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社工趙萃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研究助理梁梓晴、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黎可欣博士、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總幹事趙漢文、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社工蔡冠堯、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團隊隊長蔡鈺婷及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總監周靄婷。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為中學生生涯規劃作追蹤研究,於2022年8月20日進行「青年生活世界設計」服務框架成效研究發佈會。(由左至右)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楊浩麟、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社工趙萃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研究助理梁梓晴、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黎可欣博士、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總幹事趙漢文、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社工蔡冠堯、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團隊隊長蔡鈺婷及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總監周靄婷。

往下看更多文章

有機構為照顧者提供休息日服務 發現能有助減輕壓力和抑鬱症狀

2024年09月14日 17:21 最後更新:18:04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長者社區支援及護理服務」去年一月起為照顧者推行星期日休息服務,計劃並與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合作研究,發現使用「休息日」的照顧者一個月間的照顧壓力顯著下降;在三個月間的抑鬱症狀亦顯著減輕。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FB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FB圖片

研究於2021年11月至2024年6月舉行,合共有278名照顧者參與,實驗組及對照組各佔約五成。

結果顯示,使用「照顧者休息日」的高壓照顧者人數在一個月內由72.7%下降至36.4%;而高抑鬱徵狀照顧者群組的人數在三個月間由42.2%,下降至15.6%。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FB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FB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建議,為正照顧輪候正規資助服務的照顧者提供休息日,包括中心及家居暫託服務; 針對在職照顧者提供假日暫託服務,以減輕照顧壓力。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FB圖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FB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