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經管學院今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2」,就香港經濟政策的主要範疇作出分析並提出新舉措,為未來經濟發展作出貢獻。港大經管學院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教授表示:「香港經濟當前面對重重挑戰,要走出困局,除了外部環境因素外,關鍵在於如何調整自身政策,謀求發展。」

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黃乾亨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兼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總監王于漸教授表示:「香港的競爭優勢在於人力資本、專業服務和誠信標準、各種無形資本優勢,加上健全的法律制度可為後盾。香港可透過招聘海外人才和投資本地人才,以擴充知識人才庫;降低入境簽證門檻以吸引國際人才,更應是重中之重。」

港大經管學院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表示,「香港應聚焦於驅動繫於科技和研發的知識型經濟發展,以及按照自身比較優勢,鞏固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有效經濟合作和融合,再工業化是事在必行。」

「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2」輯錄八篇文章,內容包括香港經濟未來方向、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創建優質工作之城、建立國際碳交易樞紐角色、推動創科,以及房屋問題和北部都會區發展等。重點分析包括:

香港經濟里程如何揭示未來方向

香港須勇於制訂一套進取而周詳的政策,累積人力資本和無形資本、堅守誠信標準,並促進本地工商業支援服務業的效率和競爭。可經由本地的資本和金融市場,亦可透過以折扣價向現有租戶出售租住公屋來融資。同時,香港須構思大都會願景:在今後25年內容納千萬人口,其中具備寶貴的人才和能力特質,即每年引進10萬人才。

香港如何保持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香港上市公司的市淨率較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為低。若將指數中成份股公司合為一家,其市淨率則為0.83倍。企業管治不足,有礙實際反映上市公司的身價;若能透過改善企業管治而提升公司市淨率,即可令香港股市估值搖身一變,躋身世界前列。

創建優質工作之城

通過將香港創建為優質工作之城,可解決香港面對著經濟增長放緩,提供中等收入的商業活動流於空洞化,社會不均加劇等問題。提高產業多樣性,擴充市場規模,並改善勞工流動情況,逐步調整,以達致加強版金融業、升級版服務業,以及新興高科技業。

香港譜寫國際碳交易樞紐新章

香港綠色金融和碳交易發展比其他成熟金融經濟體(如歐洲)落後約10年,必須急起直追,借助自身優勢為中國內地與區內綠色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目前,除內地以外,亞洲的碳交易市場規模有限,若能建設一個開放、運作暢順的碳交易市場,對環球資金無疑極具吸引力。

香港在大灣區邁向全球創新樞紐大道上的功能

推動經濟多元化,有助促進香港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經濟增長。在邁向再工業化和創新的路上,香港面臨連串挑戰,包括來自大灣區城市的競爭、高昂的勞工和土地成本、昂貴的住屋開支和租金、跨境合作和融合過程中的齟齬,以及在金融和專業服務掛帥的經濟中,研發文化匱乏。

要為創新和再工業化鋪路,必須加大力度,制訂有利研發的政策,例如對研發的稅務寬減,以及研究人員與大學之間知識產權分享的改善安排;通過優化措施,以吸引更多國際創新公司來港;挽留人才;各政府部門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企業的跨境合作。

香港應聚焦創科發展以應對全球大變局
長期來看,服務業佔GDP比重超過90%的結構性問題凸顯。特區政府應按形勢發展適當轉變自身角色,從單純的有限政府轉成為「有限政府+有為政府」的有機結合,由經濟增長的預測者轉變為經濟發展目標的提出者,充分利用本地發展高端製造業的比較優勢,以北部都會區發展為契機,以加快創新科技產業發展為主線,而創科產業與金融產業的雙向發展有利於優化整體經濟結構,促進多元發展。

減少公屋錯配 提升產力 再創香港傳奇

公營房屋政策僵化導致重大效益損失,租戶與單位錯配是主因之一。建議任何調遷或安置行動,應以住戶的就業及經濟活動作為編配地區的考慮。而大灣區將進一步帶來改善公屋編配效率及解決房屋短缺的機會。

香港房屋危機之謎

長遠而言,政府應該將所有公屋低價出售給住戶,並且容許買者毋須補地價就能自由出租。這個方案能讓低端私樓的價格不再對房屋的供求狀況異常地敏感,也能讓「太空艙」和劏房泛濫的現象不再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