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越
自2019年以來,從香港黑暴到抹黑新疆,一直延續到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一直以來在互聯網出現的以抹黑和污蔑中國的行為又有了新的勾當------「翻譯仇中」,這樣斷章取義的碎片化資訊方式,儼然成為更加令人厭惡的「網路病毒」,並且在傳播錯誤資訊和製造誤解中,悄然發生著「變異」,對香港和中國的對外宣傳和國際形象塑造產生較大負面影響,也使香港市民對於祖國產生更多的誤會和抵觸心理。
這樣的行爲不僅出現在推特,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等社交平台,組織者反華宣傳帳戶的建立,使其從零散狀態走向了有資金,組織化,其關注人數也越來越多。起初,參與者主要惡意選取香港和內地少數網友在自媒體上的極端言論,並把這些隻言片語放大,乃至固化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從而達到誹謗,造謠和抹黑香港和中華民族以及國家的目的。
在實現了自身組織化後,翻譯的內容也由原來的自媒體言論逐漸轉變為官方媒體、知名媒體新聞之下的網友評論。這些評論是經過蓄意選取的負面言論。這意味著,只要能反映線民負面情緒且點贊量高的評論,都會成為其選擇的目標。
另外,民眾此前對互聯網反華的認識更多停留在其主要翻譯內容來自香港和內地的自媒體或者一些平台上的過激言論。如今,這些內容不僅來自微信、微博、抖音等內地自媒體,還有包括內地的B站、小紅書、知乎、豆瓣等年輕人喜歡流覽的互聯網社區。而且,目標不再局限於網路評論,甚至擴展到視頻彈幕。
險惡用心是為製造更多反華情緒。這些反華的參與者具備的特徵是懂中文、會翻譯,卻不希望香港和祖國變好,共同目的是在香港和全世界範圍內製造更多反華情緒。當然,這一群體的訴求也不盡相同。有些參與者是單純對所選取觀點的不支持、不認同。有些參與者很早就移民國外並加入外國國籍,希望通過醜化中國的言論,為自己離開找藉口,找籌碼。有些參與者是典型的「恨國黨」,他們不希望香港和祖國發展,也不希望香港和祖國的人民生活得更好。
另外,參與者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是為了將自身打造成所謂的「政治觀察家」,獲取更多反華勢力和人群的認可。有的是為了從反華政府和反華勢力那裡獲取綠卡、資金支持及社會認可等。這些反華者潛在的受眾在不僅在西方,其中一部分也在不明真相的香港市民中,他們中一些人保持著文化上的優越感,心理上難以接受中國快速發展的事實。他們需要通過虛幻的優越感讓其感覺更好,而這些反華抹黑的方式,正迎合了他們的這一需求。另外就是一些港青被互聯網這些反華港獨的宣傳和抹黑受到影響,認為香港的問題,都是中央的問題,把港區政府的問題強加在中央身上,遷怒一國兩制的制度和中央政府。此外,一些對華不友好的西方和香港媒體記者在背後聲援,不僅對其大肆宣傳,還將其視為重要的稿源。
多維度實施澄清與反制。翻譯應該成為不同語言、不同文化民眾之間交流的橋樑。這些反華分子的所作所為卻是將翻譯變成煽動對立和仇恨的工具,使之成為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障礙。其惡意翻譯的內容可能引發所在國的「反華」「排華」情緒,乃至歧視亞裔的現象。參與者自身的亞裔面孔,也會成為當地歧視和迫害的對象。
為遏制這種「網路反華病毒」的蔓延,港區政府需要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從官方層面上,需要依法依規加強對港區的網路平台的管理和約束,對於平台運營企業要進行必要的監督,規範線民行為,加強網路監管,強化與外部世界的交流溝通,用事實和資料講好中國和香港故事。從民間層面上,需要發揮有家國情懷、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的香港學生和愛港愛華的留學生,愛國華人華僑群體的海外傳播優勢,引導其正面宣傳真實的香港和真實的中國,努力塑造好香港和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
三國時代曹丕在《典論·論文》指出語言文化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始終把語言文化看作是穩固執政的重要手段,也是頂起中華民族精神永恆之柱。
烏克蘭在前蘇聯解體後,它作為一個單獨的實體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烏克蘭語言的使用範圍遠比前蘇聯時期廣泛,講俄語的人和講烏克蘭語的人之間有了語言隔閡,一種新的認同感正在與日俱增。隨著語言、文化「向西轉」的改變,俄烏戰爭的爆發已不是偶然,有北約東擴引發的因素,更有語言文化分裂的因素,而後一個因素讓轉變來得更深刻。烏克蘭從語言分離到政治分離,這個現實版對我們是一個警示。香港2014年發生「佔中」以後,有不少本土激進分子就是搞語言分裂,針對講普通話的人,不是罵之就是追打之,欲將「普通話」從香港驅逐出境,這與實質分離已經沒有區別了。
中央早已預見了香港回歸是政治上的重大轉折,在制訂基本法時,既賦予特區政府有高度自主權,有自行制定政策的空間;同時也提示特區政府要因應這一變化,不能僵化地維持現狀不變。要有「發展和改進」的思維,現在很多內地地方政府都有學習粵語的行動,香港也應該加強普通話的學習和訓練,包括從文化儀式做起,升國旗、唱國歌、操中步等,這是「時代變了」的標誌。
在未來管治中,要重視對中華語言文化的教育和推廣,這是香港人心回歸的基礎性建設,也是彌補過往重經濟、輕文化,讓香港失去一代年青人的過錯。首先,要盡快加強和推廣中文正規語言教育的普及率,同時應科學地研究普通話和粵方言的在教育上的定位,例如能否以古文言用粵語,近現代文學用普通話。此外,按照基本法的規定,特區政府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礎上,自行制定有關教育的發展和改進的政策,包括教育語言等方面。同時,也授權特區政府自行制定文化、體育等方面的政策。
對西九文化區也需要重新定位。「西九」是特區政府耗資巨大、歷時近二十年地標性文化區,理應建設成集休閒旅遊、公眾娛樂、文化展示於大全,但其最大功能應該是中華文化教育、展示和交流的地方。然而耗資近50億元的M+博物館去年11月正式開幕,希克展廳的藏品包括內地藝術家作品《新北京》、異見藝術家艾未未兩套作品《洗白》及《長安街》等,引起社會很大爭議。「西九」展出中華文化精品,不但可以提升港人的國家觀念,影響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文化認同感,是一件功在當下,利在長遠的事。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從來不排斥外來文化,但強化自身的中華文化內涵,更為重要。因此,「西九」選擇什麼展品,不但關係到文化區的運營,更涉及到文化區的定位。可惜香港仍以外國人或是追崇「洋文化」的代理人,把持著香港大小文化場景的管理權和選擇權。他們或對中華文化一竅不通、或帶著「西方濾鏡」看中華文化,甚或有利用他們的選擇權作為特定西方利益的打手。長期下去讓港人談中華文化自信,如同癡人囈語。況且,除大陸同胞以外,外國人到香港旅遊,他們要看、要購買的,首選也會是中華文化的作品,如果千里迢迢來香港參觀,滿眼都是西來展品,他們大可到義大利、西班牙或法國等地,其展品更豐富、更有共鳴感。因此,對西九文化區管理,應該盡早作出適當人事調整。
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從中增強文化自信。在香港社會環境和互聯網時代,新的問題層出不窮,同時也對文化自信的樹立和增強提出挑戰。因而,就需要及時對新問題、新現象作出反應,有力介入,儘早干預,包括需要必須掌握社會文化和網路文化建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任何輿情及其所反映的問題,都不僅會受到個人經驗的影響,還會受到文化傳統與價值觀的影響。由此,面對同樣的輿情,不同文化與民族的反應也是不同的。這既是輿情管理最難的地方,也是最有規律的地方,相當於硬幣的兩面。從這個角度出發,最有效的輿情管理,就是文化與價值觀引導。而長期的、富有成效的文化與價值觀引導,其結果就是文化建設的行穩致遠,就是社會環境和網路輿論氛圍的風清氣正,就讓文化自信的更加堅定。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使文化自信在香港民眾的心中生根發芽。
【作者係香港青年事務發展基金會 政策研究主任】
香港青年事務發展基金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