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讚揚中美在巴厘島峰會上重啟對話,不過,他表示,要防止兩個超級大國不發生衝突,任重而道遠。
習近平在G20峰會議上呼籲撤銷單邊制裁措施,取消對相關科技合作限制。這是中美之間的一個重要矛盾,在習拜會之前,美國已經通過很辣的《芯片法案》——傳媒引述專家私評估,旨在封殺中國芯片未來10年發展,法案要求美國補助的企業在美國建廠後,10年內不得擴大對中國高端芯片的投資,也就以14nm為界,之下更微型的芯片不能在中國設廠生產等。
美國科企對法案也有微言,因為等於是強迫高通、英特爾、AMD、德州儀器、英偉達、三星等國際芯片大廠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同時荷蘭阿斯麥爾(ASML)國際光刻機廠已要身不由己,要麼順從美國對華制裁,不然就會遭到華盛頓不計手段的打壓。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精密技術及半導體企業東芝,違反對蘇聯技術支援,爆發所謂「東芝事件」,於是連同日本其他企業也被美國制裁,最後有勞時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宏1987年4月到美國國會「解畫」兼譴責東芝的「非法」行為,而東芝更要花之1億日圓(當時1美元兌120日圓左右),在美國50間報刊登道歉聲明。
事件對於科技業界而言,是不可磨滅的記憶,拜登把芯片的大門鎖好了才跟習近平會面,儘管場面是友好而和諧的,大家又在響起中美「緩和」之說,然而,基辛格一方面讚賞兩位領導人會晤啟動了「架設橋樑的努力」,包括恢復在氣候變化和全球經濟等領域的合作,在另一方面擔憂這只是短暫的調整,事關中美都意識到再不剎一下油門,便會撞上「經濟災難和軍事衝突」的可能。基辛格很婉轉的作出這樣的結論︰「我們今天只能說,雙方已經商定了一種討論方法,並發表了與合作性世界相符合的一般性聲明,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習近平表示,中美應確立對話而非對抗、雙贏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調。拜登則表示,美國將繼續奮力與中國競爭,但兩國的競爭不應轉變為衝突。美方不提雙贏,只擔心「競爭」變成「鬥爭」,競爭可以用盡方法讓比賽維持下去,「鬥爭」就是另一回事,你懂的。
美國絕不願意中國經濟科技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因為中國再走前一步便會超過美國,不過,中國多年前的佈局就是讓中美經濟合作發展,過去30年的全球化已經讓美國難以完全與中國脫鉤。美國財長耶倫說︰「這次會面的目的是穩定美中關係,為美國企業的未來提供一些確定性。」她補充說,美國並沒有尋求讓美國公司離開中國,也沒有削減兩國之間廣泛的商業活動。但我反復表達過我們的擔憂,我們在電動汽車電池、太陽能電池板板方面所需的稀土過度依賴中國。我們希望有一個更安全、更有彈性的供應鏈。
講來講去中美沒有建立合作共贏的互信。1982年,中共十二大會議確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奠定中美關係基石。不過,鄧小平判斷,中美關係好不到哪裡去也壞不到哪裡去。他強調,「要從全球戰略角度來看待中美關係,而非從一些暫時的策略觀點出發。」重溫此言,大家可以更了解習拜會的底蘊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