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航空業擬輸入最多6300名外勞 包括地勤飛機維修技工等10個前線工種

社會事

航空業擬輸入最多6300名外勞  包括地勤飛機維修技工等10個前線工種
社會事

社會事

航空業擬輸入最多6300名外勞 包括地勤飛機維修技工等10個前線工種

2023年06月13日 16:52 最後更新:17:28

政府推出航空業輸入勞工計畫。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13日在記者會表示,本港空運量在全面通關後迅速反彈,今年4月達到疫情前約五成,條件許可可在明年回復疫情前水平。根據機管局調查,預計明年年底業界人手缺口達1.6萬人,當中七成半、約1.2萬個前線機場職位出現空缺。

林世雄表示,建議針對10個人手短缺特別嚴峻、本地招聘有困難的前線機場工種輸入外勞。

林世雄表示,建議針對10個人手短缺特別嚴峻、本地招聘有困難的前線機場工種輸入外勞。

李永富指,機場的交通配套欠完善,凌晨巴士班次不足

更多相片
林世雄表示,建議針對10個人手短缺特別嚴峻、本地招聘有困難的前線機場工種輸入外勞。

林世雄表示,建議針對10個人手短缺特別嚴峻、本地招聘有困難的前線機場工種輸入外勞。

林世雄指,參與計畫的僱主必須就每名輸入勞工每月向機管局繳交400元,用以資助負責機場營運的本地員工交通費。資料圖片

林世雄指,參與計畫的僱主必須就每名輸入勞工每月向機管局繳交400元,用以資助負責機場營運的本地員工交通費。資料圖片

林世雄指,機管局預計明年年底業界人手缺口達1.6萬人。資料圖片

林世雄指,機管局預計明年年底業界人手缺口達1.6萬人。資料圖片

林世雄指,估計絕大部分勞工仍然居住內地。資料圖片

林世雄指,估計絕大部分勞工仍然居住內地。資料圖片

林世雄預計,預計收到申請起1個月內完成審批。資料圖片

林世雄預計,預計收到申請起1個月內完成審批。資料圖片

林世雄表示,航空業配額上限6300個。資料圖片

林世雄表示,航空業配額上限6300個。資料圖片

林世雄表示,建議針對10個人手短缺特別嚴峻、本地招聘有困難的前線機場工種,包括地勤人員、機坪服務員、機艙工作員、飛機維修持工/技術員、牽引車司機、創務處理員/貨站服務員、機械/升降台操作員、客戶服務員、飛機拖車司機及維修員,配額上限6300個,大約是前線職位出缺總數一半,其餘職位空缺繼續由本地勞工填補。他續稱,透過有關計畫輸入勞工,必須與機管局有直接合約關係的航空業相關公司,配額分配將考慮市場份額和員工總數等。如果申請人提交資料齊備,預計在收到申請起1個月內完成審批。

林世雄指,參與計畫的僱主必須就每名輸入勞工每月向機管局繳交400元,用以資助負責機場營運的本地員工交通費。資料圖片

林世雄指,參與計畫的僱主必須就每名輸入勞工每月向機管局繳交400元,用以資助負責機場營運的本地員工交通費。資料圖片

他續稱,由於機場臨近港珠澳大橋,估計絕大部分勞工仍然居住內地,機管局會統籌跨境交通,讓輸入勞工即日來回機場工作。員工需自行承擔交通費,屆時有監管機制防止濫用和違規情況。

林世雄指,機管局預計明年年底業界人手缺口達1.6萬人。資料圖片

林世雄指,機管局預計明年年底業界人手缺口達1.6萬人。資料圖片

林世雄強調,推出計畫大前提是優先保障本地勞工,他指本地工人缺少到機場工作動機,主要是由於機場交通費昂貴,參與計畫的僱主必須就每名輸入勞工每月向機管局繳交400元,機管局每年亦會撥出同僱主所交總額相約的款項,全數資助負責機場營運的本地員工交通費。同時也會加本地招聘力度,何如舉辦大型招聘會,並加強本地培訓,包括提供僱員再培訓課程及香港航空學院內航空營運文憑課程,更利用海運及海運培訓基金等。

林世雄指,估計絕大部分勞工仍然居住內地。資料圖片

林世雄指,估計絕大部分勞工仍然居住內地。資料圖片

有關優化的輸入外勞計畫,每位輸入外勞的僱主要為每位外勞繳交400元,全數用於加加強培訓及再培訓本地勞工,僱主每聘用1名輸入勞工,須聘用2個全職勞工。

林世雄預計,預計收到申請起1個月內完成審批。資料圖片

林世雄預計,預計收到申請起1個月內完成審批。資料圖片

林世雄表示,航空業配額上限6300個。資料圖片

林世雄表示,航空業配額上限6300個。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李家超重申外勞同受法例保障 倘被剝削會大力打擊

2024年09月17日 10:05 最後更新:10:55

李家超表示非常關心外勞被剝削問題,已經成立跨部門調查隊,由勞工處、警方等組成,重申無論是本地勞工還是外來勞工,均受到勞工法例保護,強調會大力打擊、依法嚴懲。

李家超。資料圖片

李家超。資料圖片

李家超說,有很多是涉及代理、中介或「艇仔」,如有違反任何制度或法律,一定要依法處理。他說,在輸入勞工方面,政策是以本地就業優先,會確保本地工人的工資,任何輸入勞工的工資不能低於行業中位數,以確保本地工人工資受保障,亦確保不會有廉價勞工。

早前有30多名聯合醫院重建項目工程的外勞,在地盤外抗議,不滿管理公司向他們徵收中介服務費,以及不同的額外費用。資料圖片

早前有30多名聯合醫院重建項目工程的外勞,在地盤外抗議,不滿管理公司向他們徵收中介服務費,以及不同的額外費用。資料圖片

他又說,整個勞工政策重視培育本地勞工,即使是在輸入勞工時,也要求每位外勞每月支付400元培訓費用。而根據補充勞工計劃,輸入任何勞工都需經過四星期的招募,勞工處會審視程序。

李家超強調,政策是以本地工人為先,輸入的外勞是輔助亦是短暫,又說勞工市場部分領域有短缺,但會嚴格審批,當局會平衡,既要保障本地勞工,亦要確保行業運作有足夠人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