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普遍定期審議工作組」會議周二(1月23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美國、英國借會議搞香港,叫香港廢除《港區國安法》。
美英等國在開會前已搞小動作造勢。
1. 美國事先披露提問內容。
美國透露將在會上提問,基於香港對《國際公民和政治權利公約》的義務,中港會否停止實施《港區國安法》及「煽動罪」。美國又認為,港府利用《港區國安法》和「煽動罪」對鄒幸彤、黎智英及「47人案」被告作出檢控,質問港府會否停止打壓港人言論和發表自由。
2. 4個聯合國人權專家發聲明。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4個「特別報告專家」在1月22 日發表聲明,要求香港政府立即釋放黎智英,並撤銷針對他的所有起訴。他們指今次的聲明是由負責言論自由、結社自由、酷刑、法官與律師獨立等4大領域的4位特別報告員發出。
要了解美英等國正在玩什麼,要先了解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結構和職能。
人權理事會是聯合國系統內負責人權事務的主要政府間機構,由聯合國大會於2006年設立,取代了之前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負責在全球範圍內增強保護人權的工作。
人權理事會由47個成員國組成。人權理事會一年至少舉行3次常會,除常會外,理事會還可就國別問題或專題問題召開特別會議或緊急辯論,並制定特別程序任務,有需要時成立調查委員會和實況調查團。
而人權理事會今次進行的「普遍定期審議」是一項獨特的「同行審議」,由其他會員國對聯合國會員國的人權紀錄進行審議。聯合國193個會員國都可以要求在人權理事會的「普遍定期審議」中發言,不一定是人權理事會的47個成員國才有發言權。
由於美西方國家擺明車馬,要利用人權理事會今次對中國的「普遍定期審議」來搞事,所以亦有大量支持中國的國家要求在會上發言。
結果有163個國家已經登記在這個只有半天的會議上發言,每個國家平均只有45秒發言的時間。簡而言之,這是一場各說各話的會議。
至於那4個所謂「聯合國人權專家」事前發出要求釋放黎智英的聲明,亦屬於「識就笑死、唔識就嚇死」的類別。
這些專家屬於人權理事會的「特別程序任務」,意指人權理事會可以就大量不同課題,公開讓人申請作為專家,進行研究和提出建議。這些專家申請後若獲委任,無薪履職,他們也不代表人權理事會。截至2023年11月,人權理事會共有46項專題任務和14項國家任務,很多任務有多於一個專家,即是有過百個專家。
換一個角度,若中國想找4個特別任務專家,要求美國釋放被她判監22年的右派組織「驕傲男孩」領袖塔里奧,也可以找到專家出來講話。
所以美英操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搞香港,頂多叫自己友媒體各取各需,引述支持美英的意見,搞搞宣傳而矣,不會搞得出什麼成果。
其實以色列在加沙開戰日日大量死人,美英是否更應該叫人權理事會開緊急會議,討論加沙停火呢?
盧永雄
這個復活節假期發生的事情很多。美國對華的關稅戰有點打不下去的感覺。
第一,特朗普口風由硬轉軟。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宮與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會晤時表示,美國正與中國對話,他更指,「中國已多次主動聯絡」,強調雖然目前對中國的商品關稅仍在實施,但未來可能會根據談判進展進行調整,「不排除會下調」。這是特朗普在中美關稅戰中,首度放軟口氣說會下調關稅,與之前日日話加稅的態勢,有明顯差別。
一日之後,到了4月18日。心急的記者在白宮不斷追問特朗普是不是已經和習近平主席通了電話?特朗普顧左右而言他,只說中美有接觸。在記者反覆追問特朗普有沒有和習主席通電話時,特朗普並無發火,只強調他會和所有人達成協議,「在3、4個星期內就會和中國達成協議」。雖然特朗普說話吹牛成分極強,但是至少顯示出他一個態度,就是不但不想和中國再反面,更加有意放出利好消息,可能他恐怕金融市場會崩潰。
第二,加中國船隻收費推遲半年。美國政府宣布,完成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將對中國製造的貨輪按運貨量收費,收費標準是每噸50美元,會在3年內逐步增加。但這個看似強硬的政策,第一要半年之後才生效,看來特朗普擔心新政策對美國物流破壞太大,希望今年的美國聖誕訂單貨物都交付之後,才實施所謂新收費,讓船公司在此之前,重啟對美國的貨運業務。第二是新收費並無包括中國製造的液化天然氣貨輪,對液化天然氣貨輪收費要在2028年4月之後才生效。反映美國很擔心,若對運送液化天然氣的中國貨輪收費,美國連天然氣出口都會凍結。美國這個對中國貨輪的所謂收費政策,虎頭蛇尾,露底味極濃。
第三,美元大跌,特朗普手足無措。本周一,美元匯價急劇下挫,反映美元對六隻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單日下跌1.2%。以美元這種主要貨幣來說,這種跌幅相當驚人,背後是美國國債和股票同步大幅下跌。投資會者急急拋售美元資產,沽美債換日債、歐債;另外美債亦喪失避險功能,才會出現美股美債同步下跌的怪現象,因為一般情況下,美股下跌,資金會走到美債避險,會出現股跌債升的情況,但現在股債雙殺,顯示資金逃離美國,拖冧美元。
美元資產暴跌,和美國對全球打關稅戰觸發衰退擔憂有關係。再加上特朗普多次逼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減息,以挽救急速下滑的經濟和股市,但鮑威爾拒不遵從,特朗普政府聲言要提早撤換鮑威爾,市場擔心聯儲局失去獨立性,進一步沽美債和美元。特朗普面對這種跌市,回應無力,只能夠死撐說能源和雞蛋等食品成本下降,美國「現在幾乎沒有通脹」,但特朗普也承認經濟可能放緩,除非「太遲先生(指鮑威爾)現在減息」。
特朗普已進入一個「死淨把口」的境界,但市場對他信心盡失。
美國發動這場貿易戰,本來最佳的局面是聯同全世界來圍堵中國。但現在正好出現相反的狀態,全世界都站在特朗普的對立面。特朗普於是老羞成怒發動外交攻勢,逼迫其他國家聯同美國對中國打貿易戰,要她們犧牲中國的利益,來換取美國不對他們增加那麼多的關稅。
中國對此反應強烈。國家商務部在本周一明確表示,堅持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各方在「對等關稅」問題上應該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應該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以犧牲別人利益換取關稅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商務部強調,在此基礎之上,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國絕不會接受,將堅決對等地採取反制措施。
特朗普在關稅戰第一回合就打得一個灰頭土臉,想逼盟友圍堵中國,但馬上遇到中國強硬表態。現在世界各國都樂得拖慢和美國的談判,例如歐盟和日本,就跟美國談完都談不出什麼所以然出來。其他國家亦正採取觀望態度,先看一下中美關稅戰分出高下,才落注也不遲。
這場關稅戰已經變成為中美的割喉競爭,香港人也要醒醒定定,不要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誰敢出賣國家利益後果自負。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