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97歲,在九十六歲時中風,進醫院一個月,在醫院的時候,只能配合醫院的治療,一天吃十幾種藥物,要全部壓碎一杯子一起吞,我天天去醫院看她,醫院就叫我幫她塗濕疹藥膏等等,也沒有見到什麼效果。
當時心中就一直想著讓她儘快出院,用我們方法護理康復。
逃出舒適圈
1. 藥物舒適圈
要有效護理好老人身體,就必須逃出舒適圈。醫院會出一套方案治療這些老人家,這個是醫院的舒適圈,這裏簡單說說。
老人總是會說痛,醫院方法通常不會認真去治,覺得老人生活就是這樣,給的是一大包止痛藥,我媽說大腿筋抽著,醫院給的是抗癲癇藥,結果就變成一天十幾種藥,包括止痛藥、抗癲癇藥、胃藥、化胃氣藥、瀉藥、降膽固醇藥、鉀丸、幾種降糖藥、幾種降壓藥、薄血丸、皮膚特效藥膏、維生素、退燒藥、把水變成啫喱狀的添加等等。
因為吃那麽多藥,在醫院驗了多次血,驗肝功能腎功能等等,最後前臂沒辦法抽到血,要去抽上臂,因為我媽一邊動過手術,抽血只能抽右邊,結果右手摸冰涼金屬,感覺都是燙手的!
以前在政府診所治療,一直也是要求我媽每兩三個月抽多試管的血來驗。
醫院也不管病人如何加餐,結果有一天懷疑吃了腸粉後,飯後血糖飆升到17以上,醫院在我媽萬分不情願下,幫她打了胰島素。
好不容易讓她出院,接到我家。我們的工作就是打破這些舒適圈,對病人家屬,按照醫院指引吃藥,也是舒適圈。但是以我們的認知,可以肯定說,親人的細心觀察和照顧,比起醫院的籠統治療,絕對不會差。
簡單說,我們用的是針灸、按摩、艾灸、泡腳、食療…,濕疹用的是中藥洗滌,看著她身體各樣表現,一天比一天好。
是藥三分毒,把藥物用量降到最低,現在一天給我媽吃一粒降壓丸,一粒降糖藥,每天早上空腹血糖和血壓都控制得很好,一直在正常範圍。
現在吃得好,睡得香,根本可以考慮完全不吃藥,只是我媽吃了二十多年藥,就讓她安心點,算是心理治療而已。
大家可以看看對比的照片,就知道一二。
2. 活動舒適圈
另外注意的就是中風後,身體神經肌肉等等有一定的傷害。老人家就是懶,覺得年紀一大把,鍛鍊難有成果。
但是要明白,不鍛鍊不跳出舒適圈,年紀越大活動能力就丟失越快(我們都面對這個問題),也會容易發生各種危險,所以要蘿蔔棍子兼用,帶她喝茶做誘餌,逼著她運動,恢復身體活動能力,面對未來挑戰。
Lobo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