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繼續聽取各界對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建議政府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發展,打造香港「非遺+旅遊」的優質品牌,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大型非遺市集和工作坊,建立「產、學、研、玩、購」及培訓非遺傳承人功能於一身的非遺基地及景點園區。
林振昇FB
勞聯提出延長產假及侍產假日數,將有薪產假由目前14星期延長至18星期,法定侍產假增至7日,父母雙方在子女3歲前,每年各可享10天育兒假,由政府補貼僱主部分已支付的育兒假薪酬,容許特定公務員可申請彈性工作包括四天工作安排。
林振昇FB
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周小松關注去年至今已批准輸入逾3萬多名外勞,輸入步伐正不斷加快,促請政府應制訂停止輸入外勞路線圖,又建議設立「三方工作小組」,商討保障數碼平台接單並按次計酬的外賣員和速遞員,享有工傷補償、最低工資及強積金退休保障等基本權益。
林振昇FB
另外,勞聯建議上調強積金供款入息上下限、調整暑熱警告觸發門檻、研究就建築安全設計立法、全面推行「聯廈聯管」以及放寬職津的兒童津貼規定等。
2024《施政報告》繼續推動一系列環保措施,透過持續推動減廢回收、加速生產綠色轉型、推展生態保育、擴大電動車充電網絡及推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等,並推動綠色低碳生活。香港環境保護協會主席樊熙泰教授認為,環保政策要「長期」及「持續」,新的措施推動時,必須為社會提供經濟誘因,才能事半功倍。
特首李家超公布施政報告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利用香港優勢推環保政策措施
在香港推動環保超過30年的樊熙泰教授表示,今屆《施政報告》有關環保方面的著墨比以往豐富,希望能夠將環保與香港優勢結合,提升環保措施效率:「以往有些措施是零散,沒有全盤計劃,令市民無所適從。」「減廢和循環再造經濟,是大灣區重點發展一部分,香港亦可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推進大灣區環保產業領域互利合作。」
香港環境保護協會主席樊熙泰教授 (巴士的報記者攝)
樊教授表示,中央政府支持推動環保,新一份《施政報告》亦提出打造香港為綠色航運中心,還會大力推行綠色運輸,在推動政策措施的同時,香港亦需要認真去思考發展定位,如何將之「長期」及「持續」:「例如電動車產業,內地甚有優勢,技術的應用遙遙領先,香港可以發揮自已優勢,例如電動車電池以及充電樁等產品,因應減碳的需要全球增加了需求,香港可以做中間人的角色,將內地產品經過香港推銷到海外。」
設計圖片
綠色產業發展需大灣區思考模式「1+1=3」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配合中央政策,努力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樊教授表示,香港只要發揮中央給予的優勢,做環保又「搵到錢」幫助經濟發展,搞環保的效率就高得多,樊教授又認為香港地方太小,發展需要背靠祖國及大灣區,政策出台前,可先讓中央、大灣區及深圳,了解清楚香港定位,強調不要「搶人飯碗」:「環保產業如綠色航運,香港有物流及金融優勢,比如可提供綠色燃油、加油服務,至於需人工密集的船運維修則就由深圳負責。大家只要在同一產業有清晰分工,產生協同效應,大家一起賺全球生意,才能『一加一大於三』。」他又形容如果大家一窩鋒去做螺絲,最終鬥爭人才,價錢又鬥平,最終沒錢賺,就沒意思了。
資料圖片
全城環保:《回收基金》加碼;完善出台政策
2024《施政報告》以大篇幅著墨「推動綠色低碳生活」,包括持續推動減廢回收以及加速生產綠色轉型等。在香港目標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社會上重視「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的企業亦越來越多,臨近聖誕佳節,亦有不少企業推行計劃營造綠色聖誕。
推動綠色低碳生活需要全民上下共同努力,如何令社會各階層響應環保?累積不少推動環保措施經驗的樊教授認為,要全民環保,經濟誘因相當重要。被問及是否如「綠在區區」鼓勵市民廢物分類?樊教授認為是有效的,但投放更多資源予環保署的『回收基金』補貼計劃予廢物回收商及紙皮婆婆,成效可能更高:「我會感到做到環保的同時,讓回收婆婆受惠,感覺直接幫到人,會鼓勵到我去將廢品分類,再給予婆婆。」
資料圖片
樊教授補充,廢物分類回收可以「兩條腿跑」,一邊推行「綠在區區」,另一邊加大「回收基金」額度及簡化申請程序,基金的計劃也可以直接向廢品提供者(即紙皮婆婆)提供獎勵制度或增加物品的回收款:「他們的回收價錢現在很多都被壓低,政府可把回收物品『定價』回收,更能保障『紙皮婆婆』的收入。」
長遠利用經濟誘因推動環保
樊教授認為,要讓市民改變習慣支持環保,也需有些強制措施,慢慢將一些環保措施成為「責任」,「膠袋徵費」就是一個成功例子,推行後市面塑膠袋派發量估計減少達90%。樊教授亦建議政府以更豐富的誘因,鼓勵環保方面的創科發展,如提供獎金或資助,鼓勵更多創科人才研究不同環保項目:「如研發可廉價取代塑膠的物料,那麼政府要『走塑』就能更順利了。」「獎金可以豐厚一點,能夠吸引支持本地科創,推動環保教育;研究項目一旦成功,亦可推銷世界,『省靚』香港招牌。」
多年來內地推環保組織 「0+1」冀環保遍地開花
樊教授自小喜愛自然,讀商業出身一直不忘環保。他從事環保工作多年,除了在香港,還致力到內地推廣。他早年透過協會推動「「0+1」計劃,在內地各大院校,鼓勵大專生在校內設立環保組織,並提供兩年資金實報實銷舉辦活動,協會亦分享辦活動的經驗,將環保理念融入校園。計劃目標是設立100個組織,最終在首兩年已有超過130個,所推行的全國旗艦活動有「水果賀卡」以及「漂流瓶計劃」,當中「水果賀卡」-在佳節以贈水果取代紙本賀卡—活動更覆蓋至兩岸四地。另外協會還選出組織當中的精英,為他們舉辦領袖營培訓,樊教授說這項計劃的投入相當值得:「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他們舉辦的活動,所用的資金不會很多,約數百至1500元;成立了的組織也繼續運作;而當年的環保學生領袖,各修不同專業,有部分畢業後在不同省市身居要職要務,也繼續去做環保。」
樊熙泰教授 (巴士的報記者攝)
積極協助港人融入共建大灣區
近期除了環保領域,樊熙泰教授還以深圳羅湖政協常委及香港慈善援助基金會主席的身份,先後在羅湖及福田口岸成立「港人服務中心」,協助港人在深圳處理多項事務,上至商務、民生、交流等,下至微信支付及支付寶的應用、問路及派發優惠等,協助港人融入共建大灣區。最近,羅湖及福田口岸的服務中心共同組織了內地共融單車活動,超過50名香港視障、肢體殘障人士等參與,最終在口岸多個部門協助下,順利讓有需要人士經過綠色通道。樊教授表示這次經驗除了展現深圳各部門間高效協調能力,還能汲取經驗,為日後一些措施鋪路:「當內地方面嘗試過、而原則上是可行,說不定可以恆常化,成為了口岸利民的措施。」
羅湖口岸港人服務中心 (網上圖片)
無論在鼓勵環保,甚至到建立「港人服務中心」等社會服務,樊熙泰表示都有同一個「雙向奔赴」共建大灣區的願景:「我經常聽到『香港所需,深圳所能』,深圳如何去幫香港;香港也要想一想,如何『深圳所需,香港所能』,不論講環保措施還是社區利民措施,也應該要互相合作,達至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