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標普全球7月香港PMI升至49.5 反映營商環境持續疲弱

錢財事

標普全球7月香港PMI升至49.5 反映營商環境持續疲弱
錢財事

錢財事

標普全球7月香港PMI升至49.5 反映營商環境持續疲弱

2024年08月05日 09:09 最後更新:09:33

標普全球7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49.5,高於6月的48.2,連續3個月處於50以下,反映營商環境持續變弱,但緊縮程度有所放緩。

新訂單及產量跌勢減慢,來自內地的新業務1年來首次恢復增長,但新出口訂單仍然緊縮。由於新訂單縮減,積壓工作量再度減少,就業水平隨產能壓力紓緩而下降,企業在員工離職後未有填補人手。

成本通脹放緩至3年半以來最低,原材料價格回落,採購價格錄得4個月以來第3次下降,員工成本創6個月以來最慢升幅。不過,上月企業調高售價,以攤分成本升幅。

標普全球表示,企業更大意願提價銷售,提入成本通脹下跌,企業盈利壓力有所紓緩。若以銷售價格及投入成本的通脹率作比較,兩者差值是4個月以來最小。

整體營商情緒維持悲觀,並已維持1年,但悲觀程度並不如長期平均值明顯。標普全球指,客戶需求必須好轉,從而在不同活動及就業指標中回復增長活力。

標普全球3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8.3,按月再跌0.7個百分點,新增訂單創9個月以來最大跌幅。

今次數據反映香港私營經濟於首季尾轉差,倒退程度亦較2月嚴重。中國內地和海外接的業務量雙雙減少,因此整體訂單在3月大幅下滑,創去年7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需求走弱也造成就業人數進一步下降,職位減幅擴大至2023年8月以來最嚴重。企業的經營情緒持續轉弱,前景展望滑落至2020年12月以來最淡。

採購活動與庫存水平亦同時下滑,走勢與新訂單相符。不過,產出量在需求減弱下依然微升,供應商也縮短供貨時間,是9個月以來首次。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