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表示,第五輪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在7月接受申請,當局接獲18項申請,涉及合共約1750個配額,局方完成審視後,沒有申請獲批,而下一輪季度接受申請期為10月。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早前指有外勞被剝削。 工聯會FB
發展局在社交專頁提到,推出有關計劃並非只著眼於短期的經濟狀況和人手需求,而是以建造業未來數年預算的工程量和人手供求為基礎。計劃設有配額上限12000名,低於建造業議會對未來數年行業需求的預測整體短缺,即2至4萬人,而首四輪申請連同補充勞工計劃之前已批准並計入計劃的703個配額,當局已批出9731個輸入勞工配額,配額是按季申請,有利審批時考慮當前的情況。
發展局。 資料圖片
發展局又表示,關注近日工會接獲輸入勞工反映遭受不公平對待,強調他們與本地勞工同樣受香港勞工法例的保障,強調僱主須遵守「計劃」的規定,呼籲相關人士舉報,當局定必嚴肅處理。局方毋須待違規個案完成起訴,會按情況作出行政處分,部門亦會視乎個案嚴重性採取行動,包括影響相關公司未來中標機會。
發展局回應有網上媒體報道聲稱東江水大腸桿菌含量超標,認為內容以偏概全,強調香港接收的東江水水質完全符合國家就有關飲用水訂定的最高標準。
東江水。政府新聞處圖片
發展局在社交平台表示,水務署一直嚴密監察香港的食水水質,監測結果顯示食水樣本完全符合香港食水標準。
局方稱,相關報道引述曾於2018年及2022至23年某些日子分別錄得水樣本的埃希氏大腸桿菌群含量每公升6萬個及34000個,局方解釋,是涉及2018年及2023年當中的兩天數據,因當時持續暴雨而要泄洪,上流的外來物流入深圳水庫,引致水質數據短暫偏離標準,認為個別日子的數據不能科學地反映整體水質,國際慣例是按水質監察數據的全年平均值量度原水水質是否符合標準,自報道所提及2010年至今,檢測記錄顯示供港東江水水樣本的埃希氏大腸桿菌群含量並沒有超標。
發展局。資料圖片
發展局又說,報道指東江水流域一帶於2010至2017年間曾受垃圾、工廠及棄置動物相關的廢水污染,水務署當年已向廣東省水利廳了解跟進,確認東江水沒有受污染。水務署當年的原水檢測記錄亦顯示水質參數,包括埃希氏大腸桿菌群、有毒金屬均維持在極低甚至檢測不到的水平,充分證明東江水水質沒有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