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患有小腦動靜脈畸形的66歲男病人,在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栓塞治療手術,期間血管造影機出現異常。病人正在加護病房留醫,情況危殆。
醫管局暫時停用相同型號的血管造影機,涉及伊利沙伯醫院和瑪麗醫院,兩間醫院會改用其他醫療儀器,病人服務不受影響。
伊利沙伯醫院。資料圖片
醫管局指出,伊利沙伯醫院在本月9日為病人進行栓塞治療手術,在正常情況下,血管造影機將顯示病人腦部血管情況的實時影像,當醫生為病人注射生物膠水止血時,血管造影機的屏幕未有正常顯示生物膠水在血管內的流向,醫生發現情況異常,為安全起見,立即停止手術。
醫生其後再嘗試透過血管造影機掃描病人腦內血管情況,造影顯示,有生物膠水出現在病人腦內其他血管,病人的小腦血管亦有出血情況,醫療團隊隨即進行相應治療手段,穩住病人的情況。
伊利沙伯醫院。資料圖片
醫管局關注事件,會循流程及操作等不同方向檢視事件。生產商事後派人到伊利沙伯醫院檢查血管造影機,當時的後台操作紀錄顯示,造影機在手術進行的時段內,曾出現未有正常釋出X光射線的情況,仍在調查原因。
醫管局與院方代表在本月10日約見生產商,得知事件屬罕見,起因至今仍未有確切定論,已要求生產商調查。生產商已將事件通報總公司調查,醫管局的醫學工程人員會與生產商保持緊密溝通。
醫管局。資料圖片
伊利沙伯醫院多項服務,預計26年初陸續搬遷至位於啟德的新急症醫院。醫務衞生局表示,政府現階段並無計劃將伊利沙伯醫院所在的京士柏用地,改作醫療以外的其他用途。
醫務衞生局。 政府新聞網圖片
醫務衞生局發言人表示,為配合醫院管理局第一個醫院發展計劃,伊利沙伯醫院的服務預計會於2026年年初開始陸續搬遷至位於啟德發展區的新急症醫院。屆時伊利沙伯醫院大部分臨床住院服務包括急症室服務將會遷移到新急症醫院,而伊利沙伯醫院將繼續保留日間醫療中心於京士柏用地。
醫衞局指,新急症醫院位於九龍的中心地帶,會與九龍城區內的聖母醫院、香港佛教醫院和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同屬九龍中聯網內的廣華醫院、九龍醫院和其他醫院等;以及伊利沙伯醫院日間醫療中心(新翼)組成服務網絡,為區域內居民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稱,一直就新急症醫院的各項配套,與相關部門(包括運輸署)保持緊密聯繫。至於公共運輸服務方面,運輸署會因應新急症醫院項目的進度及預計完工日期,預先規劃適切的公共交通服務,並會繼續密切留意區內發展,按實際情況調整或加強區內的公共交通服務,以配合乘客(包括求診病人)需求,務求進一步提升新急症醫院附近的交通網絡。
伊利沙伯醫院。伊利沙伯醫院FB
發言人補充,醫務衞生局和醫管局現正按照未來全港規劃(包括北部都會區的最新發展)、預期人口布局和推算醫療服務需求,檢視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伊利沙伯醫院臨床住院服務搬遷至新急症醫院後,京士柏用地將有空間發展醫療服務。考慮到地理位置交通方便,根據九龍市區人口需要於京士柏用地擴展日間醫療服務是可行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