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環保署:優化環評程序見成效 過渡安排明年中終止

社會事

環保署:優化環評程序見成效 過渡安排明年中終止
社會事

社會事

環保署:優化環評程序見成效 過渡安排明年中終止

2024年11月11日 12:59 最後更新:13:47

環保署表示,新修訂的《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及《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的技術備忘錄》自去年6月30日實施以來,已見成效。相關的過渡性安排將於明年6月30日終止。

環保署

環保署

發言人表示,新修訂優化整個環評程序,包括簡化技術評估要求、利便直接申請環境許可證、建立中央環境數據庫,以及修訂指定工程項目範疇等,有效提升效率,自修訂實施以來,整體環評項目所需時間縮短一半至約15至24個月內完成。

環保署在優化程序下推出中央環境數據庫。過去一年,約有80個環評及規劃項目運用了數據庫的線上工具進行研究。此外,現時每月約有2000名公眾訪客瀏覽數據庫內的環境資料。環保署會持續更新中央環境數據庫,並豐富當中有關從獲批准的環評報告中擷取的生態數據,以利便項目倡議人籌劃工程項目及提升環評研究的水準。

就那些對環境影響輕微並會採用有效緩解措施的指定工程項目,項目倡議人可透過利便安排,提交工程項目簡介和有效緩解措施,直接申請環境許可證。而一些較複雜及耗時甚長的項目,項目倡議人可透過中央環境數據庫的各項創新技術評估措施,包括善用基線空氣質素資料和網上噪音評估模型,以及提前進行標準化生態調查資料等,令整體環評時間可縮短約20至30個月。

受乾燥的大陸氣流及沙塵天氣影響,本港空氣質素欠佳。根據環保署公布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在下午4時,屯門區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到10+,健康風險級別達「嚴重」水平,其餘各區的指數亦達9或10,健康風險級別為「甚高」。

環境保護署

環境保護署

環保署提醒市民,當健康風險級別處於「嚴重」水平時,兒童及長者和患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士,應避免戶外體力消耗和在戶外逗留,特別在交通繁忙地方,所有戶外工作僱員的僱主應評估戶外工作的風險,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保障僱員的健康。

香港天文台圖片

香港天文台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