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1周年專訪|國際調解院總部首次落戶香港 林定國指有「兩個第一」具標誌性

HotTV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HotTV

      HotTV

      11周年專訪|國際調解院總部首次落戶香港 林定國指有「兩個第一」具標誌性

      2024年11月27日 06:00 最後更新:11月28日 07:28

      國際調解院總部在香港成立,這將是香港法律制度一個新方向,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說,國際調解院總部在港設立非常具標誌性,他會以「兩個第一」來描述。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左)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左)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首先,這並非只是香港的事,他說,成立國際調解院,是國家與其他國家談判,成功達成協議簽定的國際公約,據此成立以調解作為解決爭議的國際機構,這是全球第一家,在此之前並沒有以調解作為解決爭端手段的國際機構。

      更多相片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左)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左)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際調解院總部將落戶舊灣仔警署。(資料圖片)

      國際調解院總部將落戶舊灣仔警署。(資料圖片)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

      律政署致力推行電子化。(巴士的報記者攝)

      律政署致力推行電子化。(巴士的報記者攝)

      司法機關6 月公布人工智能應用指引。(資料圖片)

      司法機關6 月公布人工智能應用指引。(資料圖片)

      第二,這是首次有國際性機構以香港作總部,內地與簽署公約的國家,都同意把總部設在香港,如此重要及歷史性的國際機構在港設立,林定國說,各國選擇香港時一定考慮到香港在國際上的聲譽,這是對香港有信心的表現。

      國際調解院總部座落灣仔舊警察總部,現正密鑼緊鼓裝修中,林定國稱,國際調解院總部成立後,將更鞏固香港的地位,國際爭議案件在香港調解,例如國與國家、國家與國民之間的投資爭議,或國際商事爭議,爭議雙方固然會在香港,雙方的法律專家也必定齊集此地,可以想像來自不同地方、五湖四海五大洲、七大洋的朋友會多點來到香港,調解院的成立,是鼓勵大家多利用調解解決爭議,比較對抗性的法律行動,調解更能達到雙贏結果。

      國際調解院總部將落戶舊灣仔警署。(資料圖片)

      國際調解院總部將落戶舊灣仔警署。(資料圖片)

      國際調解院將服務一帶一路的國家,至於西方國家會否也會利用這項服務,林定國表示,國際調解院詳細條款仍在草擬中,但其宗旨是鼓勵更多利用調解,只要有人對調解服務感興趣,一定有機制可以讓他們使用香港這項服務。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

      設立諮詢小組  幫助法律業界電子化

      律政署和司法機關近年致力部電子化,律政署有電子版香港法例,及推出各種電子表格,業界承接政府民事法律,也可透過電子意向書申請,司法機關在案例電子化方面也不斷優化,林定國表示,現在重心是如何幫助業界,即執業大律師或律師,如何配合整體科技發展,中小型律師行未必不想電子化或使用科技,只是無從入手,首先他們不了解究竟法律科技有甚麼產品,產品如何幫助他們減低成本或者增加效率,或提升專業服務,可能需要在認知度方面增加多一點。

      他表示,所以當局設立諮詢小組,成員包括包括法律業界以及資訊科技界人士,業界是要告訴大家其實他們需要甚麼,資訊科技界是供應商,會講到有甚麼合適產品可提供。甚至可包括法律學院成員,香港的法律學院也研究如何使用法律科技甚至人工智能。

      律政署致力推行電子化。(巴士的報記者攝)

      律政署致力推行電子化。(巴士的報記者攝)

      問及司法機關使用科技,如AI審案等,林定國表示,司法機關6月份都出對於人工智能的應用的指引,證明司法機關對法律科技的發展相當敏感,但利用科技之餘,更關心保持法律程序公正,不能用到科技時,於法律程序上有出錯的地方。

      對於推行AI審案或AI法官,他認為不可行,因為處理法律問題許多時候涉及判斷,例如打官司,雙方誰說真話誰說假話,AI很難代替法官判斷誰比較誠實 ; 此外有些法律爭議沒先例可循,而是要考慮社會大勢,政策性的問題,

      融合過去法律的原則,再普通法,這些需要極高思考程度的東西,很難想像人工智能夠取代到人。

      林定國認為,人工智只能取代比較重覆性、行政的工作,真的要用到人的判斷力、人的智慧的話,短期內不可能取代司法人員。

      司法機關6 月公布人工智能應用指引。(資料圖片)

      司法機關6 月公布人工智能應用指引。(資料圖片)

      足本11周年系列專訪,可瀏覽石榴台:https://www.bp-links.com/p/7512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十分認同將國家安全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掛勾,形容兩者是形影不離的「孖生兄弟」。他說國家安全教育不單是傳授有關維護國家安全,包括國家安全法律的相關知識,更重要是培養對維護國家安全,以及遵守國家安全法律的自覺性。

      林定國在出席「國家安全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研討會上致辭時表示,深信這種自覺性會自然隨着愛國情懷而產生。他認為如果能夠做好愛國主義教育,相信國家安全教育必定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他又說推崇愛國主義不是狹隘極端的民族主義,應該以身為中國人感到自豪、擁有民族自信,但亦必須尊重甚至學會欣賞其他國家民族的傳統文化,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點基本原則,他相信這亦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精髓。

      fb圖片

      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又說,此時此刻當有國家唯我獨尊,為了追求自身最大國家利益,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無視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原則,不惜以霸道欺凌手段損害其他國家人民利益,作為在香港生活、面向世界的中國人應沉着應對,堅守中華優秀文化,以不屈不撓精神維護國家安全和合法權益,展現泱泱大國風範。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同日,林定國又前往屯門參加入境事務學院的開放日,觀賞步操演示、入境處樂隊表演及參加遊戲攤位。他指兩場活動各具特色,但均圍繞著「國家安全」的核心主題,反映香港社會對此議題的日益關注。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林定國FB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