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表示,香港高校的國際化特色十分突出,應當堅持大學國際化的重要方向,構建互聯互通的國際高等教育合作網絡。
鄭雁雄。資料圖片
鄭雁雄為「大學校長高峰論壇」擔任主禮嘉賓,他致辭表示,今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教育大會時,對建設教育強國作出一系列的新部署,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舉辦今次的論壇是恰逢其時。鄭雁雄借此機會分享他的三點認識,第一是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發揮高效力量,共育天下英才。他強調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提升青年學生的格局、視野、人文精神和學術素養十分重要。他留意到論壇的議題包括藝術科學、人工智能時代的倫理和價值觀教育等,希望能藉此進一步凝聚世界知名高校,以立德樹人的共識搭建全球的人才培養平台,共同培養德才兼備、有世界眼光、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素質人才。
大學校長高峰論壇 FB圖片
至於第二點認識,他說應當堅持大學國際化的重要方向,構建互聯互通的國際高等教育合作網絡。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特區政府在中央的支持下堅守大學安全穩定的底線,堅定不移維護大學自主和學術自由,支持大學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推動香港各大學實現快速發展。香港大學等5所高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百強,排名不斷進位。香港高校的國際化特色十分突出,香港亦成為連續6年擁有全球最多及最國際化大學的城市。
他說,當前香港著力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論壇的議題包括數據科學與新型國際直系大學治理和創新等,希望藉此進一步深化香港高校與世界高等教育界的溝通聯繫,增進彼此間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加強合作辦學和學術交流,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科技發展,攜手並進。
大學校長高峰論壇 FB圖片
至於第三點認識,鄭雁雄說是堅持造福社會的崇高使命,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大學智慧和擔當。他表示,當今世界大學越來越成為承載社會期待和延續人類文明的重要資源,並正在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公共衛生、生命健康、社會治理、地區衝突等世界共同難題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鄭雁雄認為,要秉持開放理念和創新精神,在關鍵領域加強國際科學研究合作,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讓優秀傳統守護思想家園,讓守正創新突破思維枷鎖,讓先進技術跨越國界障礙,為解決人類社會的重大科學難題和社會問題,做出大學應有的貢獻。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召開專題會議,學習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香港特區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的主旨致辭。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主持會議並作領學發言。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暨主題講座早上在會展舉行。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透過視像發表主旨講話。港澳辦視頻截圖
鄭雁雄表示,在第10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之際,在中美戰略博弈加劇的大背景下,夏寶龍主任的主旨致辭時點特殊、意義重大,針對美國的極端霸凌行為,火力全開、痛快淋漓,通篇充滿鬥爭精神、民族氣概,警醒了我們的對美立場、職責擔當,激發了香港社會的家國情懷、鬥爭意識,是對中央對美鬥爭方略的深刻領悟、堅決執行、具體落實。我們要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致辭精神,全面落實好中央要求,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把中央期望變成實際行動。
鄭雁雄表示,要把握政治性,進一步增強「兩個維護」的高度自覺。致辭是一篇站在國家大局、香港角度展開對美鬥爭的戰鬥檄文,鼓舞鬥志、激濁揚清,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悟中央對美鬥爭方略,進一步增強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把握鬥爭性,進一步武裝勇於戰鬥的鬥爭精神。致辭以強悍的鬥爭精神、頑強的鬥爭意志、堅定的鬥爭氣魄,表達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引起香港社會廣泛強烈共鳴,極大鼓舞了香港社會的信心和士氣。把握引領性,進一步提高善戰能勝的鬥爭本領。致辭有理有據有節,能激發香港同胞的家國情懷、匹夫之責,能喚起香港社會對過去一些人親英怕美情結的深入反思、反躬自省,增添了香港社會對美鬥爭的戰鬥力。把握鼓動性,進一步堅定對美鬥爭的必勝信心。致辭充滿了民族大義的精神力量,對處在關稅戰衝擊之下的香港社會各界是巨大的鼓舞,對於引導香港社會各界認清美國的醜惡嘴臉,認清對美鬥爭的實質,堅定地與國家站在一起,具有重要意義。把握指導性,進一步明確香港鬥爭的職責任務。致辭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對於香港特區各界別、各領域明確職責擔當、統一決心意志,堅持民族大義,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鄭雁雄。中聯辦資料圖片
鄭雁雄強調,駐港聯絡辦要在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及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的統一指揮下,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堅持打整體戰、主動戰,全力服務中央對美戰略、治港方略。要把夏寶龍主任主旨致辭精神貫徹到當前對美鬥爭、維護國家安全的大局中去,更加清醒把握當前香港局勢、堅定發揚鬥爭精神、深入用好鬥爭手段、自覺築牢堅固屏障、有力有效守好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