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東區醫院機械人輔助手術增穩定性 縮短患者留院時間

社會事

東區醫院機械人輔助手術增穩定性 縮短患者留院時間
社會事

社會事

東區醫院機械人輔助手術增穩定性 縮短患者留院時間

2025年02月10日 07:00 最後更新:11:49

東區醫院2017年引入機械人輔助微創手術系統,協助醫生處理複雜手術,增加穩定性、安全度和精準度,手術團隊獲頒發醫管局2024年度傑出團隊。

東區醫院機械人輔助手術團隊有約40至50人,截至2024年12月,醫院已為病人提供約3850宗機械人輔助手術。該系統大多應用在泌尿科、肝膽胰及結腸、以及內分泌科手術上。

東區醫院。資料圖片

東區醫院。資料圖片

醫療團隊說,系統能夠協助醫生處理複雜手術,增加穩定性和安全度。相較傳統手術,新系統可以縮短患者的留院時間,減省人手。

團隊解釋說,機械人輔助手術能夠準確調校模仿人體手腕轉動和抓握動作,甚至超出人體動作範圍,提供具有三維高解像度影像,畫面有防震功能,協助醫生在複雜手術過程中作出精準判斷,減低在手術中的失血量和出現併發症的機率,也可以縮小傷口,以及縮短住院和康復時間;系統配備雙控制台,讓醫生在手術中交替控制機械臂,也方便資深醫生過程中提供指導。

團隊舉例指,以往進行前列腺切除手術縫針駁口非常困難,傳統做法較大機會刺穿肛門,引用微創機械人手術後,至今未曾出現相關事故,反映系統有助手術更精準。

院方每星期會將系統平均分配在不同專科應用,每日平均可以為兩名病人進行手術。團隊說,例如直腸癌手術,八成以上可以使用微創手術,超過兩成採用機械人系統。

東區醫院2017年引入機械人輔助微創手術系統,相關手術團隊獲頒發醫管局2024年度傑出團隊。醫管局網站圖片

東區醫院2017年引入機械人輔助微創手術系統,相關手術團隊獲頒發醫管局2024年度傑出團隊。醫管局網站圖片

團隊希望未來可引進更新型科技,並擴展至耳鼻喉和乳房手術。不過團隊亦指出,醫生進行微創機械手術時,較難觸摸了解腫瘤和血管位置,打結和縫針時單靠視覺判斷,有機會拉斷縫合線,希望日後再完善系統技術。

有大腸癌患者說,新系統的手術傷口大大縮小,手術後很快已可以如常走動。

醫管局公布,為應對市民在復活節假期的求診需要及減輕急症室的服務壓力,星期一(4月14日)起啓動服務需求高峰期特別措施。復活節假期期間,即4月18日至21日將有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求診人士可透過電話預約系統或「HA Go」流動應用程式內的「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作出預約。

復活節假期期間,即4月18日至21日將有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資料圖片

復活節假期期間,即4月18日至21日將有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資料圖片

18區中醫診所亦會於復活節假期前後加強服務,其中4間中醫診所會於假期期間提供服務。

為方便病情穩定的病人彈性選擇其他就診安排,醫管局亦會由星期一(4月14日)起再次推行急症室特別退款安排。病人在急症室等候醫生診症期間,如欲選擇轉到其他醫療機構求診,可於登記處直接向當值職員提出申請退回已繳交的急症室收費,亦可透過「HA Go」提交申請。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表示,非緊急的病人應避免使用急症室,盡量向普通科門診、私家醫生及私家醫院24小時門診求診,以減輕公立醫院急症室的壓力。市民可瀏覽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指南,醫務衞生局亦已整合全港18區將在復活節假期應診的私家醫院、醫療機構、家庭醫生和中醫診所的資料,並與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和地政總署合作,將相關醫院及診所的資料上載至網上平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