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機械人清理暗渠淤泥 助力徹底解決荃灣海傍臭味問題

社會事

機械人清理暗渠淤泥 助力徹底解決荃灣海傍臭味問題
社會事

社會事

機械人清理暗渠淤泥 助力徹底解決荃灣海傍臭味問題

2025年03月10日 21:50 最後更新:23:17

《BP大平台》的博客文章指出,渠務署用機械人清理雨水箱型暗渠,助力解決荃灣海傍臭味。

近日荃灣海傍臭味再度困擾該區居民,立法會議員陳恒鑌積極跟進此事。去年,荃灣海傍臭味已改善八成,但近期居民反映臭味再次出現。陳恒鑌議員致電政府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得知臭味重返的原因是政府清理箱型暗渠淤泥的工程。

更多相片
陳恒鑌議員視察荃灣海傍。《BP大平台》圖片

陳恒鑌議員視察荃灣海傍。《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渠務署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BP大平台》圖片

渠務署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渠務署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BP大平台》圖片

渠務署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陳恒鑌議員視察荃灣海傍。《BP大平台》圖片

陳恒鑌議員視察荃灣海傍。《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陳恒鑌在3月6日與荃灣海傍的居民實地視察周邊情況,居民表示「做到嘢」。

渠務署代表向陳恒鑌及地區人士講解,政府目前正使用高壓水槍和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包括大河道、大涌道及馬頭壩道的近排水口段。這項工程自今年1月開始,預計將於3月底分階段完成。大涌道雨水箱型暗渠近排水口段的清理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清理馬頭壩道雨水箱型暗渠近排水口段和大河道箱型暗渠近大河道北段。

渠務署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BP大平台》圖片

渠務署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渠務署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BP大平台》圖片

渠務署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為了緩解雨水渠出水口隔泥幕內的氣味問題,渠務署表示會適時安排吸缸車來吸取隔泥幕內的水體作為臨時措施,隔泥幕會在完成各箱型暗渠清理工作後逐一移除。渠務署代表亦指出,傳統清淤方法涉及高風險密閉空間工作,並且清淤前或需完成臨時排水改道,工作僅限在旱季進行。利用遙控清淤機械人能打破過往傳統清淤工作面對的限制,增加清淤工作的彈性及效能,亦讓工作人員更安全地工作。

環保署則表示,荃灣海濱氣味已減少超過90%,硫化氫的平均濃度從2022年4月的36ppb下降至2025年1月的2.5ppb。自從渠務署在2024年第4季進行清淤工程以來,2024年第4季的硫化氫平均濃度為3.4ppb,比第3季減少了近一半。環保署將繼續收集監測數據以監察氣味的改善情況。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陳恒鑌高度關注清淤工程的路段位置,並期望政府能對淤泥進行恆常性的清理。他表示,雖然在清理過程中可能會有臭味釋放,但工程完成後,相信將徹底解決海傍臭味的問題,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質素。渠務署會繼續使用無人機和新型的閉路電視密切監視暗渠內的積淤情況。

想知更多社區資訊,請瀏覽《BP大平台》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表示,近年愈趨頻繁的極端天氣,如特大暴雨和超強颱風等,為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署方會繼續實施「超前準備、加強預警、果斷應急、迅速復原」四大策略,做好防洪工作。

渠務署。渠務署圖片

渠務署。渠務署圖片

莫永昌在記者會說,今年渠務署會進一步強化緊急控制事故中心應變能力,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緊急應變隊伍數目會由去年160隊增加至180隊,在全港各區進行檢查和清理淤塞渠道工作,在以往曾發生嚴重水浸的地方,緊急應變隊伍會在現場駐守,亦會善用遍佈全港渠務設施作為應急運作基地,總數逾30個,以支援緊急應變隊伍行動。

他回顧去年天氣時說,根據天文台資料,去年共發出7次熱帶氣旋警警告、37次黃雨、4次紅色暴雨警告。去年渠務署緊急控制事故中心共啟動了7次,經確認水浸的總數有48宗,所有水浸個案都在一至兩小時內完成處理及清除,而受水浸影響的道路亦回復正常運作。

莫永昌。資料圖片

莫永昌。資料圖片

他說要做到超前準備會繼續實施及時清渠安排,每當收到天文台暴雨預警,署方會調配和指派及時清渠隊伍,針對全港容易淤塞而引致水浸地點進行檢查和清理工作。在今年雨季前已完成檢查過往曾發生水浸的地點,恆常巡查地點數目由去年約220個增至今年的240個。

為應對風暴潮和天文大潮以致沿岸水位上升,可能出現海水倒灌現象,當天文台發出有關預警時,署方會派出緊急應變隊伍去到多個沿岸低窪或當風地區駐守,例如大澳和沙頭角等。

莫永昌表示,署方引入多款新機械人,大致分為3個系列,分別為檢測機械人、清淤機械人及排水機械人,可應付不同操作需要,減低工人需要在惡劣環境工作面對的風險。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