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傷亡權益會要求房署及相關公司檢討現時工作指引,包括改善與吊船操作員的溝通,確保重要天氣資訊可有效傳達到操作員。
工業傷亡權益會
會方表示,星期六(3月15日)忽然遇上天氣突變,天水圍天瑞邨瑞心樓上演一幕驚險的吊船事故,一名工人在狂風暴雨中被困在吊船上,並隨風不停猛烈撞擊牆身,幸無任何傷亡。
天水圍天瑞邨瑞心樓一名工人在狂風暴雨中被困在吊船上。網上視頻截圖
會方指意外反映施工程序中的安全管理有不當之處,包括忽視吊船安全;翻查記錄,天文台於當日中午一時多,已多次發出惡劣天氣警告,但吊船意外在三時多發生,即是在可預見惡劣天氣來臨之際,吊船未有停止工作並放置在地面合適位置,此舉無疑會危及吊船工人和附近居民的安危。
勞工處在2023至24年度,就致命工業意外提出146項檢控、以及115張定罪傳票,屬過去3個財政年度最低,但每張傳票判處的平均罰款金額為24007元,高於對上兩個財政年度。
勞工及福利局。政府新聞網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向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提交文件,指2023至24年度,共巡查大約7萬次建築地盤,提出2097次檢控,當中最多為不安全高處工作,佔總數近37%;其次為沒有提供或佩戴個人防護裝備,達433宗,佔總數兩成。
勞工處。
當局說,勞工處除了恆常巡查和特別執法行動外,也會針對高危工序、安全表現欠佳的工地,進行特別巡查行動、安全審核巡查和更深入的突擊巡查;勞工處也會加強科技應用,利用無人機進行空中拍攝和將拍攝所得影像生成三維實景模型,協助蒐證和執法等工作,預計25年下半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