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今年第二季將關愛隊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擴展至全港18區。社署預計下月開始提供服務,各關愛隊預料在12個月的計劃期內,接觸超過6萬個有需要住戶,署方會向關愛隊提供培訓,以掌握基本溝通技巧和相關地區福利服務資訊。
關愛隊。資料圖片
A4聯盟議員林素蔚表示,關愛隊兩年服務年期9月後屆滿,如果到時換人,關注有關計劃的銜接問題。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說,關愛隊未必能進入私人屋苑「洗樓」,關注如何能找出「隱蔽長者」,建議政府用好現時社署的資料庫,改善服務申請的表格,以知悉長者是否「雙老」或「獨老」,向他們提供支援。
鄧家彪。鄧家彪FB
勞工及福利局康復專員陳偉偉表示,相關部門正研究關愛隊兩年服務期屆滿後的發展,又指接受培訓的都屬於有心人,相信他們仍會繼續服務社區。他又說,現時社福服務的申請,政府都會利用有關資料去推介其他社會服務,但認同可「行多幾步」,可考慮蒐集長者住戶資料狀態。
另外,政府會利用現有數據及關愛隊在計劃下進行家訪時收集的資料,研究建立照顧者資料庫。社福界議員狄志遠關注後續跟進配套,如何支援高危照顧者。
資料圖片
陳偉偉說,政府會先檢視需求,要按個別情況需要提供配套支援,例如關愛隊發現高危隱蔽家庭,可將個案轉介社署,如是長者家庭,亦可轉介安裝平安鐘或到長者日間中心,當局會在掌握高危個案情況後,針對提供服務。
民政事務總署舉辦關愛隊「好人‧好事」分享會,透過關愛隊成員分享服務市民的情況和點滴,展現關愛隊無私奉獻和關愛精神,讓市民更了解關愛隊的工作。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4月10日出席關愛隊「好人‧好事」分享會。圖示(左起)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林雪麗、民政事務總署署長杜潔麗。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表示,第一期關愛隊的服務將於今年第三季告一段落,而第二期關愛隊會隨即投入服務,希望關愛隊能夠繼續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與政府攜手合作,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提高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他表示,截至今年1月底,全港的關愛隊已經進行了39萬次家訪,提供了43000次家居及其他支援服務,以及舉辦了23000次地區活動。這些數字展現了關愛隊所付出的關懷和努力。每次家訪、每項服務都令市民感受到一份關愛、一份暖意。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4月10日出席關愛隊「好人‧好事」分享會並致辭。政府新聞處圖片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致辭時表示,關愛隊服務市民的故事讓市民看到真正的關懷往往藏於細節,而這些細節正是構建和諧社區的基石。隨着下一個資助協議的開展,關愛隊能夠繼續進一步推展服務,並持續與夥伴團體緊密合作,凝聚更多社會資源,秉持「民政幫到你」的精神,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市民。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關愛隊「好人 ‧ 好事」分享會上致辭。政府新聞處圖片
在分享會中,關愛隊成員分享了其中一些故事,包括在華豐大廈火警事件中,關愛隊迅速協助疏散居民,並持續多日逐戶探訪,提供情緒支援和應急物資;在東涌大規模停水和黃大仙大規模停電時,關愛隊通宵達旦支援居民。分享會亦邀請了年長和年少的義工一同分享感受。就讀中五的同學因參加了關愛隊的活動而展開了服務社區的旅程,展現新一代關愛他人的心;華富邨86歲義工長期探訪長者並參與舉辦文化活動,激勵其他街坊加入義工行列。這些事例都充分體現關愛隊「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等多名官員4月10日出席關愛隊「好人‧好事」分享會。政府新聞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