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海上撒灰 擁抱海洋的最後航程 讓愛回歸自然

社會事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社會事

      社會事

      海上撒灰 擁抱海洋的最後航程 讓愛回歸自然

      2025年04月04日 10:00 最後更新:04月07日 10:17

      電影《破地獄》加長版近日上映,以幽默而深刻的方式告訴我們:死亡並非禁忌,而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與其避而不談,不如坦然面對,讓天地成為告別後另一種形式的陪伴。

      海洋,總是給人充滿希望與生命力的感覺。看著浪花拍岸,彷彿所有煩惱都被沖散,讓人豁然開朗、自由自在。如果將人生比喻為一趟遠航,途中我們飽覽美景,也可能經歷風浪。而在最後一段航程,是否可以選擇回歸海洋,以最純粹的方式與自然融為一體?

      更多相片

      愈來愈多人尋求更環保、更有意義的告別方式。

      愈來愈多人尋求更環保、更有意義的告別方式。

      綠色殯葬是一種現代化的告別方式,強調環保、簡約和回歸自然。

      綠色殯葬是一種現代化的告別方式,強調環保、簡約和回歸自然。

      使用海上撒灰服務的家屬會收到一張印有先人名字、撒灰日期及地點的紀念證書,以及一個思念相架。

      使用海上撒灰服務的家屬會收到一張印有先人名字、撒灰日期及地點的紀念證書,以及一個思念相架。

      曾咀紀念花園增設綠色殯葬地標,名為「渡船」的藝術品,讓家屬投遞心意信箋。

      曾咀紀念花園增設綠色殯葬地標,名為「渡船」的藝術品,讓家屬投遞心意信箋。

      食環署綠色殯葬網站

      食環署綠色殯葬網站

      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愈來愈多人以開放的態度面對生命終章,積極尋求更環保、更有意義的告別方式。綠色殯葬,包括在紀念花園或海上撒灰,正逐漸成為他們的新選擇。

      愈來愈多人尋求更環保、更有意義的告別方式。

      愈來愈多人尋求更環保、更有意義的告別方式。

      綠色殯葬:簡約、環保、回歸自然
      綠色殯葬是一種現代化的告別方式,強調環保、簡約和回歸自然。而海上撒灰正是其中一種,讓生命回歸自然,隨著海浪自由漂流,象徵著生命的循環與延續。這種方式不僅環保,更充滿浪漫與深意,讓逝者的愛與記憶,隨著海洋永存於天地之間。

      梁太的故事正是許多選擇海上撒灰的家庭的縮影。她與先生早早達成共識,「我們覺得在海上是自由、奔放的,像外出遠洋一樣,大家都有這個意向。」梁太說。選擇以這種方式告別,不僅是因為環保,更是因為海上撒灰帶來的自由。

      綠色殯葬是一種現代化的告別方式,強調環保、簡約和回歸自然。

      綠色殯葬是一種現代化的告別方式,強調環保、簡約和回歸自然。

      海上撒灰:簡約莊重的告別儀式
      海上撒灰的過程既簡約又莊重,市民可以選擇在食環署指定的三個海域範圍內(塔門以東、東龍洲以東及西博寮海峽以南海域)進行撒灰,申請程序方便快捷。若希望儀式更具個人化,也可自行租船出海。食環署提供的免費渡輪服務中,專業禮儀師會協助家屬進行悼念儀式,並支持不同宗教的需求。撒灰過程中會提供花瓣,讓先人在至親的思念與祝福中回歸海洋。

      使用海上撒灰服務的家屬會收到一張印有先人名字、撒灰日期及地點的紀念證書,以及一個思念相架。

      使用海上撒灰服務的家屬會收到一張印有先人名字、撒灰日期及地點的紀念證書,以及一個思念相架。

      每位使用海上撒灰服務的家屬都會收到一張印有先人名字、撒灰日期及地點的紀念證書,以及一個思念相架,讓親友永久保存這份回憶。食環署還於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安排免費海上追思活動,接載家屬前往指定海域悼念先人。此外,「無盡思念」網站讓家屬為先人開設紀念網頁,透過文字、相片、影片等形式,永遠保留對先人的回憶。

      海上撒灰不僅是告別方式,更是讓愛延續的選擇。本地藝術家凌展騰從中獲取靈感,創作了藝術品「渡船」,作品以環保和思念為主題,使用回收木材製造,象徵生死是生態循環的一部分。「渡船」的設計靈感來自不同文化中,船作為接載先人通往往生彼岸的象徵。船身掛上數個富有香港特色的思念信箱,每個郵箱代表一個海上撒灰地點。家屬可以投遞心意信箋,向先人表達思念與祝福。「渡船」現時設在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紀念花園,臨海而建,環境清幽,令家屬能夠靜心追思。

      曾咀紀念花園增設綠色殯葬地標,名為「渡船」的藝術品,讓家屬投遞心意信箋。

      曾咀紀念花園增設綠色殯葬地標,名為「渡船」的藝術品,讓家屬投遞心意信箋。

      綠色殯葬在香港近年來亦逐漸普及,2024年選擇綠色殯葬的人更創下了歷史新高,佔殯葬整體的18.2%,選擇出海撒灰的人數更增加了六倍,由 2007 年的160宗申請,增至 2024 年的逾1000宗。

      食環署綠色殯葬網站

      食環署綠色殯葬網站

       選擇綠色殯葬,並不只是為了環保,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家人的愛。海上撒灰讓愛得以延續,正如大海的浩瀚無邊,生命雖有終點,但思念永遠流轉。如果你也希望以一種簡約、自由且充滿意義的方式告別世界,不妨透過食環署網站了解更多關於海上撒灰的資訊及預先登記綠色殯葬意願。及早規劃,讓生命的最後一程,成為一段美麗的回憶。

      了解更多:

      綠色殯葬海上撒灰
      https://www.greenburial.gov.hk/tc/scattering-cremains-sea/intro.html

      無盡思念
      https://www.memorial.gov.hk/

      身後事安排專題網站
      https://www.greenburial.gov.hk/afterdeatharrangements/tc/home/index.html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截至今年10月,綠色殯葬使用率達百分之18.2,創歷年新高。他說隨著社會推進,綠色殯葬將越來越普及。

      謝展寰網誌

      謝展寰網誌

      謝展寰在網誌引用以殯儀業為背景的電影《破·地獄》中,有關「死亡不應該是禁忌」的感悟,鼓勵大家提早為自己的生命做好規劃,以開明的態度與家人分享後事的意願。

      謝展寰網誌

      謝展寰網誌

      他表示,綠色殯葬服務申請簡單、環保簡約、費用低廉及免卻未來需辦理龕位續期,他自己也已經完成「綠色殯葬中央登記名冊」登記,手續簡單而且費用全免,鼓勵支持綠色殯葬的市民盡早登記。食環署轄下有13個紀念花園,預計明年落成啟用的沙田石門靈灰安置所亦設有紀念花園。

      謝展寰網誌

      謝展寰網誌

      謝展寰又說,為方便市民了解各種後事安排資訊,食環署最近推出「身後事安排」專題網站,幫助市民為離世親人安排後事,引領家庭簡便妥善安排每一個相關步驟。

      謝展寰網誌

      謝展寰網誌

      謝展寰網誌

      謝展寰網誌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