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遭棄養懷孕母貓產後竟吞食新生幼貓 專家揭背後原因

Plastic

遭棄養懷孕母貓產後竟吞食新生幼貓 專家揭背後原因
Plastic

Plastic

遭棄養懷孕母貓產後竟吞食新生幼貓 專家揭背後原因

2025年04月11日 14:30 最後更新:16:56

4月2日,「香港毛孩領養-ARC Dog SHELTER」發布一篇貼文,內容顯示一隻母貓吞食剛出生的幼崽。幸好後續出生的幼貓成功獲救並隔離。醫生表示母貓首次生產時,往往會因巨大的壓力做出吞食幼貓的極端行為,例如過多的干擾或噪音,可能會選擇通過吞食幼崽來「保護」牠們,防止掠食者的侵害。 

ARCHK Facebook 封面圖(FB/@Arc Dog Shelter 動物救援收容所之家)

ARCHK Facebook 封面圖(FB/@Arc Dog Shelter 動物救援收容所之家)

懷孕母貓遭遺棄

Arc表示日前接收了一隻被棄養的母貓。原主人稱貓咪肚子莫名變大,懷疑其懷孕或長了腫瘤,自感無力照顧,便將它遺棄。這隻可憐的母貓在收容中心待了近一周後突然生產。其後管理員發現,兩隻幼貓的頭顱已被母貓吞食。

獲救的2隻新生幼貓(ARCHK ig片段擷取_IG/@Arc Dog Shelter 動物救援收容所之家 )

獲救的2隻新生幼貓(ARCHK ig片段擷取_IG/@Arc Dog Shelter 動物救援收容所之家 )

母貓因營養不足或本能而吞食幼崽

專家表示母貓缺乏母性本能,尤其是初次分娩的母貓,可能因經驗不足或激素紊亂而做出異常行為。營養不足也是導致此現象的重要因素。如果母貓在分娩和哺乳期間營養供應不足,可能會因飢餓而不得不吞食幼崽以補充能量。

打造良好生育環境

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專家建議為母貓提供一個安全、安靜的環境,避免頻繁打擾,並確保母貓擁有充足的食物和營養。此外,分娩前後應定期帶母貓進行健康檢查,確保其身體狀況良好,並獲得專業建議。減少外界干擾,尤其在哺乳初期,對於母貓和幼崽的安全與健康尤為重要。另外,亦可以尋找相關機構幫忙。

ARC Dog SHELTER官方網站圖片

ARC Dog SHELTER官方網站圖片

觀看影片

西班牙一名女子為呃殘障津貼,竟扮啞長達16年,保險公司起疑僱用私家偵探調查才揭穿真相。女子遭起訴,或許償還數十萬歐元。

女子報稱患失語症 依靠政府殘障津貼生活

據外媒報導,這單案件可追溯至2003年,當時女子在安達盧西亞的一家超市工作。她聲稱遭到客人攻擊,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從此失去說話能力。此後,她一直依靠政府的永久殘障津貼生活,該筆費用由職災保險公司支付。

保險公司重審個案起疑

直到2019年,保險公司重審個案時發現,女子從2009年起陸續到眼科、骨科與皮膚科就醫,但就診資料均未提及說話問題,開始起疑決定進一步追查。

偵探調查揭穿女子扮啞

為取得證據,保險公司僱用私家偵探暗中跟蹤。偵探發現,女子日常生活中談笑風生,能在學校門口與其他家長聊天,還常打電話、上Zumba課,完全不像失語症患者。隨後,偵探在路上假扮路人向女子問路,女子口齒清晰地給予詳細解說,過程被偵探錄下,成為法院審判的關鍵證據。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女子敗訴或需償還數十萬歐元津貼

2025年1月,安達盧西亞高等法院(TSJA)裁定,保險公司未來無須再支付津貼,並駁回女子主張錄音侵犯隱私的上訴。此外,檢方另案起訴女子,追討她16年來違法領取的殘障津貼。若案件成立,女子恐需償還高達數十萬歐元(數百萬港元)的津貼。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