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7米紅尾蟒大鬧悉尼郊區引恐慌 潛伏碼頭被眼利女記者發現終被捕獲

Plastic

1.7米紅尾蟒大鬧悉尼郊區引恐慌 潛伏碼頭被眼利女記者發現終被捕獲
Plastic

Plastic

1.7米紅尾蟒大鬧悉尼郊區引恐慌 潛伏碼頭被眼利女記者發現終被捕獲

2025年04月13日 15:30 最後更新:16:59

澳洲郊區最近連續5天出現危機,官方發出警告,讓大家提防一長約1.7米的蟒蛇,有記者到場採訪時發現牠潛伏在沙灘,最後由一名市民協助將蟒蛇捕獲。

女記者眼利發現蛇蹤

《10 News First》報道,電視台的女記者霍格 (Alice Hogg) 就這宗新聞,抵達最初目擊蛇的現場採訪,當時她正與市民交談時,在人行道旁的岩石後面,突然發現有東西移動。

剛好有熟悉蛇的市民在場

霍格走前看看,發現是一條長約1.7米蛇,於是退後並警告附近民眾,其中一名男子熟悉蛇,他上前查看,初步觀測蛇沒有毒性,於是徒手小翼翼地將蛇從藏身之處拿出來。

觀看影片

讓男孩與蛇全接觸

他檢查後進一步確定蟒蛇是安全的,並讓路過的市民觸摸,一名男童非常好奇,不過,將蛇放在他肩膀時就有點畏縮。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蛇王」形容牠平靜友善

霍梧聯繫了相關部門,當地的「蛇王」吉本斯 (Tyler Gibbons) 也趕到現場,他說這條年幼的紅尾蟒並非本地蛇,牠很健康、平靜而且友善,相信有人飼養,會尋找牠的主人。

長大後體型龐大

紅尾蟒主要分布於中美洲、南美洲及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些島嶼,有多種顏色,成長後體型龐大,是相當矚目的蛇類。

減肥又可以大塊朵頤享用美食是一種奢望,但未來可能成真!日本聲音療法有新突破,發生聲波可影響細胞活動,甚至抑制脂肪細胞成熟,或能實現聽音樂就能減肥。

聲波不只是聽覺訊號 亦是機械波動

據New York Post報導,日本科學家熊田正弘(Masahiro Kumeta)率領的研究團隊近期發表成果指出,聲波不只是聽覺訊號,更能透過空氣、水體或人體組織傳遞機械波動(力學波),直接作用於細胞層面,甚至可能實現「阻止脂肪細胞生成」的效果。這種機械波引發的細胞變化,有望成為醫療與健康領域的創新工具。

聲波刺激下超百種基因表達改變

研究人員以老鼠肌肉細胞為實驗對象,分別播放三種聲音 —— 白噪音、鋼琴「標準音 A」(440 Hz)及人類聽覺上限的高頻音(14 kHz)。結果顯示:細胞僅接觸聲波兩小時,即有42種基因表達發生改變;24小時後,基因變化數量激增至145種,顯示聲波對細胞活動的持續影響。

聲波抑制成熟並減少脂質囤積

實驗進一步發現,聲波對脂肪細胞的發育具有顯著調控作用:多數前脂肪細胞在聲波刺激下停滯於未成熟階段,無法轉化為儲存脂肪的成熟細胞;即便部分細胞完成轉化,其內部脂肪含量也較正常水平降低約15%。

值得留意的是,無論是連續三天持續刺激,還是每日僅兩小時的間歇性干預,均能觀察到類似效果。

觀看影片

從代謝調節到「定制化頻率處方」

除了減肥,專家指出,這項技術未來也可拓展至無侵入式代謝調節、傷口癒合等醫療場景。美國史丹佛大學正研究利用聲波調整心臟細胞排列,改善血液循環;傳統應用包括緩解慢性疼痛、勃起功能障礙及軟組織損傷等。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未來或可聽音樂減肥

研究團隊透露,下一步目標是「調音對症」—— 針對不同細胞類型設計專屬頻率,開發個人化非侵入性療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只需聆聽一段定制音頻,即可輕鬆啟動身體「瘦身模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