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飼主深夜頻遭怪聲驚醒6年都沒睡好覺,一日起身查發現「幕後元兇」,對方還露出無辜表情令她勁無奈。
影片截圖
女飼主被高頻怪聲驚醒 聲音由寵物貓發出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一名女飼主「@justjasmine.13」近來在TikTok上拍片訴說自身苦惱。她透露,自己長達6年來未曾睡過好覺,而造成她睡眠不足的「元兇」正是家中飼養的黑貓。原來每到深夜,正當她在睡夢中時,就會被一陣高頻怪聲驚醒,起初她擔心可能是警報器故障,然而起身檢查時,卻發現是寵物貓發出的聲音。
影片截圖
寵物貓扮無辜 飼主勁無奈
影片可見,日前深夜5時14分左右,女子隨著怪聲四處查看,最終在樓梯處發現寵物貓,只見貓貓看見她後還露出一臉無辜神情,令她好笑又無奈,「我已經長達6年沒有一覺到天亮了」。
影片截圖
眾多貓奴在留言區大吐苦水
影片曝光後,引來許多貓奴留言表示深有同感,「我家的貓也是」、「養貓的人都不需要鬧鐘」、「我的貓也很愛凌晨4時在家攀岩,爬的是我的櫥櫃」、「我家貓鬧鐘也愛做一樣的事」、「所以晚上我都讓貓待在客廳,不然我永遠無法好好睡覺」。
位於上海的「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械人創新中心具身智能訓練場」(簡稱國地中心),即將正式投入運行,「入學」的機械人日以繼夜練習,務求進化至有血有肉的地步。
微博影片截圖
中心今年7月運作
《澎湃新聞》報道,「國地中心」位於上海張江模力社區,將於2025年7月正式投入運行,這是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械器人訓練場,聚集了10多家企業百餘台人形和類人形機械人,日夜操練各種動作,獲取資料以實現「進化」。
微博影片截圖
將學會如何思考
國地中心市場體系總監楊正葉表示,如果說過去業內實現了人形機械人人「骨骼骨架」的活化,那麼今年,隨著多物種的「開源」以及上線,機械人是學會『思考』的開始,或者說『蝶變』的開始。
微博影片截圖
復刻資料採集員動作
走進國地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資料採集員坐在電腦面前,兩手交替訓練機械人做抓的動作,電腦螢幕上,一個虛擬的人形機械人雙臂「復刻」資料採集員的動作,不斷練習如何「抓」。
微博影片截圖
採集員每天做600次
產生數據、採集數據、擴增數據、分析數據,是國地中心最基礎的工作。其中一名採集員說: 「一個動作,一名採集員每天要做600次」。對人類而言,「抓」這個動作很簡單,但對機械人學習而言,「抓」的物體的大小形狀、放置角度等,即使有微小的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數據。
微博影片截圖
人與機械人每天都在練習
在這裡,不管是人還是機械人,每天都在練習:抓拿取放、清潔洞眼,即便是趣味性最強的踢足球機械人,也是在兩個機械人「對戰」的場景中練習前跑、後退、臥倒,後翻起身,進球後振臂等。
微博影片截圖
練習5萬次後有泛化能力
「每個資料都是不一樣的,當一個動作練習5萬次時,同一類型就有了泛化能力。」楊正葉說,以上文提到的「抓」為例,讓機器人去「抓」一個先前沒有見過的物體,比如一袋感冒沖劑,它會先從資料庫中尋找匹配的抓取方式,如果資料庫中的抓法不行,然後再呼叫其他的抓取方式。從這一步開始,機器人的學習和自我更新能力就會呈現幾何倍增長。
微博影片截圖
目標突破1000萬條數據收集
楊正葉透露,嚴格來說,訓練基地目前還在調試、整改,一天約能生產2萬至3萬條資料。待到整改結束,預計今年7月將完全投入使用,屆時一天約能產生5萬條數據,預計年內就能突破1000萬條真機數據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