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美國政府單方面發動關稅戰,對幾乎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並同時不斷對華升級關稅。中方不願打貿易戰,但中國政府也絕不坐視中國人民的正當權益被損害剝奪,中方表明,將以堅定的意志、豐富的手段,堅決反制並奉陪到底。
人民日報星期三(4月16日)以署名「仲音」發表文章,指面對美濫施關稅,可從三則故事中,汲取智慧和思考。
第一則故事: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的故事家喻戶曉。古代,天塌一塊,地裂深溝,世界陷入巨大災難。女媧不忍生靈受災,煉五色石補好天空,斬神鰲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積蘆灰以填地縫,萬靈始得以安居。危難之際盡顯英雄本色,風高浪急更見中流砥柱,充分展現中華民族不畏艱難的精神。
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以「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果決與勇氣,奪取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勝利。今天的環境、條件和那時相比已有大不同,面對美方濫施關稅的亂拳、極限施壓的手段、壓服中國的妄想,「中國人民不信邪、不怕壓,有信心、能力和底氣排除萬難、奪取勝利」。
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70多年來,中國發展始終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不靠誰的恩賜,更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文章指,中國經濟早已抵得住個別國家的關稅衝擊。出口市場多元化成效顯著,國內市場緩衝空間廣闊,「出口轉內銷」政策堵點、卡點加快打通,內需市場的容納效應日益顯現……作為超大規模經濟體,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經濟企穩向好,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新產業新創企業進步新模式新成果相湧現。
長期以來,美方以各種手段不斷施壓,倒逼中國補上了發展短板、提升了經濟韌性,國產5G手機橫空出世,驚艷全球;面對技術封鎖,國產芯片和作業系統不斷取得新突破;面對關稅遏制,中國持續拓寬與新興市場經貿合作,打開發展新空間…「哪裡有壓力,哪裡就有動力」。
文章稱,霸凌者的邏輯就是欺軟怕硬,「強者上『餐桌』,弱者進『菜單』」,指「當今國際舞台上,面對各式各樣的霸道,越是委曲求全,就越會被『切香腸』」。中國人民從不惹事,更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發抖,腰桿子不會彎。
第二則故事:潘朵拉盒子
古希臘神話中的「潘朵拉盒子」故事。普羅米修斯盜天火給人類後,宙斯惱怒其挑戰神威,不僅將其綁縛在高加索山上,還設下一計,用禍害抵消天火帶給人類的幸福。宙斯命眾神造出潘多拉,將其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做妻子。潘朵拉來到人間,打開宙斯贈送的寶盒,各種禍害被釋放。挑起關稅戰無異於打開「潘朵拉魔盒」。
文章提到,1930年美國政府推出《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對外國產品大幅提高關稅,引發全球貿易戰。結果到1933年美國出口比1929年降低61%;從1929年到1934年,全球貿易額下降約66%。最後,美國於1934年通過《互惠貿易協定法》,大幅降低關稅,才解決這場危機。
近年來,世界經濟成長動能不足,各國都感受到壓力與衝擊,美國也不例外。從製造業收縮到財政赤字嚴重,從通脹高企到貧富分化加劇,惟美國政府不解決自身問題,反渲染「貿易吃虧論」,妄圖用關稅戰轉移國內矛盾,用霸權邏輯施壓各國來獲利,惟歷史告訴世人,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不敢面對問題,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出路。文章引述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的文章指「美國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威脅之一」。
文章指,國際貿易基於「你情我願」,「恩賜論」、「吃虧論」都站不住腳。濫施關稅只會害人害己。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全球中間品貿易佔比從2000年的40%升至2022年的58%。預測表明,美國單方面加徵關稅每年導致全球貿易損失超過1600億美元。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近日表示,由於關稅措施,美國目前可能正朝著經濟衰退方向發展,可能導致約200萬美國人失業。高盛、瑞銀、花旗等近期紛紛下調美國經濟成長預期,大幅調高美國經濟衰退機率,巴克萊銀行甚至預估美國2025年GDP將萎縮。
文章指,習近平主席強調:「打關稅戰沒有贏家,同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吹熄別人的燈,不會讓自己更光明。站在整個世界的對立面,結局只能是滑向自設的「關稅陷阱」,陷入「信任危機」。
第三則故事:綠野仙蹤
在美國童話故事《綠野仙蹤》中,一場突如其來的龍捲風將桃樂絲捲入奧茲國。在重返家鄉的途中,她遇到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個渴望智慧的稻草人,一個渴望心臟的鐵皮伐木工,以及一個尋求勇氣的膽小獅子。他們攜手並肩,合力應戰,一次又一次戰勝了看似不可逾越的困境,並成功實現了各自的心願。這則童話道出一個基本道理:危機面前,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只有團結合作才能應對挑戰。
經濟全球化面臨的問題,諸如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位落差、公平赤字等客觀存在,但在風險挑戰面前,大國要率先示範,主要經濟體要以身作則,發展中國家要積極作為,充分利用一切機遇,合作應對一切挑戰,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機制做實、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
當美國濫施關稅時,中國的「零關稅」政策尤其可貴。自去年12月1日起,中國給予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成為實施這一舉措的首個發展中國家和世界主要經濟體。政策下,中國消費者以更低價格享受寮國天然橡膠、坦尚尼亞的蜂蜜、馬達加斯加的羊肉等,是推動相關國家的產業發展、增進當地的民生福祉,互惠互利。
文章引述,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強調,中國人民深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艱辛,對各國人民取得的發展成就都點贊,不會犯「紅眼病」,不會抱怨他人從中國發展中得到了巨大機遇和豐厚日子回報。
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正是互利共贏。美國企業在華擁有巨大利益,超過7萬家美企在華投資興業;對華出口支撐了美國國內93萬個就業機會。遏制中國不明智、不可取,更不會得逞。當下中美兩國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只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能為世界注入確定性、提供正能量。
文章最後指,歷史是由勇敢者創造的。不能一遇到風浪就退到港灣中去,那是永遠不能到達彼岸的。各國攜手並肩、同舟共濟,才能共渡難關、走向未來。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