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時期,出了一位北伐名將,他的名字叫祖逖。他年少時,是一個淘氣的小孩,又不愛讀書,後來發奮圖強,終於出人頭地,建功立業,令晉國強大起來。
祖逖 (網上圖片)
祖逖略為大了之後,開始懂事,感到若果不努力讀書,終日無所事事,實在難以報效國家,於是發奮讀書。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更成功仕官,擔任司州主簿,一個很小的官職。二人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就是要成為國家的棟樑。
設計圖片
有一天,半夜時份,二人都在熟睡之時,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於是喚醒了劉琨,對他說:「別人認為半夜聽見雞叫是不吉利,我反而不是這麼想,不如我們日後聽見雞叫,便就起床練劍如何?」
祖狄和劉琨,每天很努力練習武功。(網上圖片)
劉琨很認同,於是二人每天一聽到雞鳴之後就起床練劍。無論是任何天氣,風雨不改。經過長時間的刻苦訓練,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
在祖逖領軍下,晉國收復不少失地。(網上圖片)
不久之後,二人都能力都得到了認同,祖逖獲封為鎮西將軍,領軍北伐,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日後,大家會用成語聞雞起舞,來比喻有志之時,往往會抓緊時機鍛練好本領,以待有需要的時候,便可以發揮所長。
「刮骨療毒」這個成語出自於《三國志・蜀書》,當中《關羽傳》有言:「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東漢末年,政局風譎雲詭。到了三國時期,世間更是惡戰連場、烽煙四起。那時魏、蜀、吳三國各據一方,從而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
三國鼎立的局勢(網上圖片)
有次蜀國武將關羽正揮軍攻打曹兵之時,右臂不幸被流箭所傷。眼見及此,其他將領便提議他回荊州調治傷口,不宜戀戰。不過關羽聽後卻不為所動,大手一揮的拒絕道:「我豈能讓這小小的創傷耽誤了軍國大事呢?」
關羽表面看似雲淡風輕,但事實上右臂的傷口比他想像中嚴重得多。哪怕後來傷口痊癒了,但關羽的骨頭一到梅雨天就會隱隱作痛。不明所以的關羽只好請朗中來為自己診治。在等待的過程中,關羽的右臂已經痛得十分厲害,不過因為害怕自己痛苦的表情會擾亂軍心,只能和馬良下棋來分散注意。
網上圖片
不久,醫生就趕到軍營去。他低頭看了一下關羽的箭傷,明白箇中原因後便徐徐道來:「將軍,雖然您治好了表面上的皮肉之傷,卻不曾想到箭頭有毒。因此在毒素深入骨髓的情況下,您不把骨頭上的毒都刮去是難以根治傷口的。」關羽聽過後,便追問道:「可是現在傷口已埋合,該怎樣除去留在骨上的毒素呢?」關羽語音剛落,大夫便仰天大笑道:「那很簡單!若想根治毒素,那就得用刀割開皮肉至白骨。等把骨頭上的毒素都刮去後,再以線縫合。不過⋯⋯我怕將軍會懼怕呢!」
關公聽後笑言自己不是「世間俗子」,更是讓醫生馬上動刀,他讓下人送上些酒食後便馬上伸出了右臂說。醫生見關羽如此爽快,也不多說,馬上從身側包袱中取出一把尖刀。在他看準了位置後,便手起刀落把關公的皮肉割開。
雖然《三國志》有「刮骨去毒」一事,卻沒有點明醫者身份。待《三國演義》出版問世後,醫者就變成了華佗了。(網上圖片)
眾人屏息以待,很快醫生的聲音便再次響起:「將軍,我現在就用刀把骨上的毒給刮走!」話剛說完,醫生便以嫻熟手法用刀子在關羽手臂的骨頭上來回刮。軍營內時不時傳來的「悉悉」聲,以及一盤盤端出來的血盆子都讓那些在戰場上大殺四方的將士們嚇得掩面失色,唯獨關羽本人眉頭都不皺一下,依舊面不改容地喝酒下棋。不久,醫生就把毒給刮盡,並且麻利的替傷口敷上藥後把傷口縫合。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關羽作為大丈夫的豪邁和勇敢,所以後人從這典故中提煉出「刮骨療毒」這個成語,意思是指徹底治療,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