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打得一拳開  免得百拳來

博客文章

打得一拳開  免得百拳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打得一拳開  免得百拳來

2025年03月10日 18:49 最後更新:19:05

最近在北京聽了一個故事,1950年國家抗美援朝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美軍佔領平壤。毛澤東與民主人士周世釗談話時,周世釗問到朝鮮局勢。

毛澤東指出:「我們急需和平建設,如果要我寫出和平建設(不參戰)的理由,可以寫出百條千條,但這百條千條的理由不能敵住6個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現在美帝的矛頭直指我國的東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鮮搞垮了,縱然它不過鴨綠江,我們的東北也時常在它的威脅中過日子,要進行和平建設也會有困難。所以,我們對朝鮮問題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還兇,它要把3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從台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3個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其如意算盤得逞。」

毛澤東接著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最後中央政治局決定出兵抗美援朝。這個故事,放在今天,有現實意義。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再次對中國開打貿易戰。未來國家如何應對,要從根本上理解如今的中美關係和國家的決策選項。

1. 毫無底線,變本加厲。

美國自從在2018年對中國開打貿易戰以來,制裁了2400多家中國的企業和科研單位,用了國安、新疆、人權、涉俄、貿易等各種理由,不斷打壓中國公司。新一任特朗普政府上任,不但沒有停止對華打壓,還變本加厲,兩次加徵中國10%的關稅,沒有道義,毫無底線。

2. 唯一目的,打垮中國。

特朗朗政府1.0時的顧問斑農說,要將中國打回第三世界。拜登政府的商業部長雷蒙多說,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想怎樣打壓中國。美國的目標很清楚,就是不能接受中國經濟增長到逼近美國的地步,威脅到美國的霸權,需要想方設法,邪惡地打垮中國。

3. 態度明確,堅決鬥爭。

有人問中央對新一屆特朗普政府取態如何? 特朗普聲稱和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好朋友,中美會否和好如初?

聽其言,觀其行。看特朗普的行動,就知道國家不會天真地對美國保持著良好願望。

中央的態度很明確,就是對美國要堅決鬥爭。中國是泱泱大國,面對惡霸的時候,從沒有退縮過。1950年的韓戰就是好例子,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了一年,腳跟還沒有站穩,卻做出抗美援朝的決定,敢於和美國鬥爭。

4. 棄械投降,下場悲慘。

中國人面對強權,不能患上軟骨病,不能整天想著如何妥協。你看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卑躬屈膝,跟著美國加徵中國電動車100%關稅,結果特朗普並無優待加拿大,還叫加拿大做美國第51個州。國務院商務部在上周宣佈,引用反歧視條例,宣佈對加拿大菜籽油等農產品加徵100%關稅。加拿大想充當向美國投降的小人,結果換來一個兩面不討好的下場。

在這個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中,中美磨擦不斷。我們不要一廂情願,期望雙方很快就和好如初,或者特朗普會善待中國。中央認為要狠狠打下去,打到對方害怕,就如韓戰一樣,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中國才可以走出光明的前路。

順帶一提,1950年,美國的鋼產量是8772萬噸,中國是61萬噸,美國是中國的144倍,當年的中國也不怕和美國開戰。如今世界輪流轉,2024年中國鋼產量10.1億噸,美國是7950噸,中國鋼產量是美國13倍,現在到底誰怕誰呢?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揭特朗普縮沙之謎

 

美國現政府決策之飄忽,令全世界無所適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三突然宣布收窄關稅戰的範圍,除了中國之外,對其他所有國家暫停徵收所謂「對等關稅」90日。美國精英媒體說,特朗普一聲暫停,等於認了一半輸。問題是以特朗普如此好勝的性格,為什麼會認輸呢?

彭博社星期四發表一篇文章,揭開特朗普逆轉「對等關稅」決定背後的內幕,標題為《債市混亂、交易瘋狂、再加上戴蒙--特朗普關稅扭轉的內幕》。文章指,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於周三午夜剛生效,特朗普就關注金融市場的表現,當時美國的長債價格急速下跌,收益率飆升,10年期美國國債債息在短時間內急速爬升,升近4. 5厘的水平,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的3日之內漲幅,顯示債價正在崩盤。

彭博指,特朗普面臨最糟糕的局面,是那些因為選民對通脹不滿而將他送入白宮,如今那些選民卻面臨著物價和借貸成本皆升的雙重壓力。特朗普承認,「人們開始有點不安」。他在決定對大多數國家暫停90日大幅加稅之後,在白宮南草坪會見幾名賽車手時承認,「這決定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場混亂所致,我覺得人們有點過火了,他們有點吵鬧,有點害怕」。

全球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戴蒙的評論,也都引起特朗普的關注。戴蒙在電視機前發表評論,首先由讚賞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說特朗普得出全球貿易不公的結論完全合理,但戴蒙也同時鼓勵外交政策制定者「要保持冷靜,嘗試協商一些貿易協議。戴蒙警告說「市場不總是正確的,但有時是正確的」。

顯然戴蒙從恭維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然後提出警告,特朗普就找到一個接受意見的下台階,決定暫緩對絕大多數國家90日實施「對等關稅」,只是徵收10%的所謂「基準稅率」。

當香港的投資者擔心特朗普對中國的驚人加稅,會摧毀內地和香港股市的時候,其實真正的風險在於美國的金融市場。美國的股債雙殺,已經令到很多人極度恐慌,因為通常美股下跌的時候,美債作為避險資產就會上升,但這次是美股和美債同步下跌,證明市場開始對美國資產失去信任,拋售一切美國資產。

近日3年期的美國國債拍賣慘淡收場,當時財政部發售58億美元債券,認購的冷淡情況令人詫異,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地位正在崩潰。華爾街投資大佬Peter Schiff 在X平台發出警告,說債券市場正在崩盤,10年債息快速上升到超過4.5厘的水平,30年債息超過5厘,如果明天不緊急宣布減息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就可能會出現1987年式的股市崩盤。雖然一日之後,聯儲局並沒有減息亦沒有量寬,股市並未崩盤,但在特朗普宣布暫停加稅,美股大幅反彈一日後,亦急速回落。

美債的危機是在於有大量的對沖基金,是用巨額的槓桿去做美國國債現貨和國債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由於價差往往很微小,對沖基金的槓桿率達到本金的50到100倍,而這種價差交易涉及一萬億美元的巨大持倉量。如果美國國債價格急速波動,這些價差交易就可能因為追收按金而爆倉,這是一個潛在的大炸彈。

簡而言之,這場由特朗普觸發的金融危機,正在慢慢發酵當中,最危險的並不是中國金融市場,而是美國的債市和股市,大家都不知道全世界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會發生什麼事,最怕就是美國崩盤會拖累全球市場。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