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相機發明,並在皇室貴族上流社會普及。流傳後世大量黑白老照片,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社會面貌。但不論中外,大家都不難發現那個時代,絕大多數人物影像都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為什麼呢?與當年的攝影技術有關。
英國攝影師Thomas Child 在1870-1880年代拍攝的相片 (網上圖片)
受到早期攝影的技術所限,當時攝影曝光時間非常長,動輒需要十多分鐘,即使及後攝影曝光時間縮短數至以秒計,不過只要被拍攝對象稍有郁動,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會清楚。為了拍出清晰照片,攝影師會讓被攝者坐下,甚至以隱藏支架固定頭部,盡量保持不動。這樣,也會令到被拍攝者都變得嚴肅。
點擊看圖輯
英國攝影師Thomas Child 在1870-1880年代拍攝的相片 (網上圖片)
攝影師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於1874年在北京拍攝一名大家小姐與丫鬟 (網上圖片)
英國攝影師Thomas Child 在1870-1880年代拍攝的蒙古喇嘛 (網上圖片)
慈禧與公使夫人合影,看見下面那張左一名左二兩名夫人,在曝光時稍為晃動頭部後,拍出來的相片樣貌模糊 (網上圖片)
攝影師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於1874年在北京拍攝一名大家小姐與丫鬟 (網上圖片)
英國攝影師Thomas Child 在1870-1880年代拍攝的蒙古喇嘛 (網上圖片)
而早期的攝影,通常用於官方及嚴肅場合,拍照時自然不會大笑;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社會文化認為,露齒大笑的都是低下階層,西方更認為都是沒文化、醉酒或者戲子。有資格或有能力拍攝肖像的人,大都是名門望族,他們自然不會笑出來。
慈禧與公使夫人合影,看見下面那張左一名左二兩名夫人,在曝光時稍為晃動頭部後,拍出來的相片樣貌模糊 (網上圖片)
李鴻章出使期間在德國皇宮留影 (網上圖片)
還有在當時口腔衛生意識及潔齒用具較差的時候,並非個個都有一棚亮麗的牙齒,當照片能永久保存,珍而重之時,大家都習慣不露齒笑來拍照。
清代官兵 (網上圖片)
國際「自然風景攝影獎」得獎名單本月揭曉,「環境與野生動物」2奪獎作品師居然有這樣的共通處?
想影孤狼 誤打誤撞見狼群
美國攝影師金漢(David Kingham)說,他在黃石公園停留數日拍攝風景照期間,發現周遭有狼群腳印,並有一匹落單孤狼。他出於好奇追蹤孤狼行蹤,不料,他以為走遠的狼群忽然不知道從那兒全冒出來,在雪中或站或趴或走或停,姿態各異、錯落有致,他拍下的這張照片在「環境與野生動物」獎項中拿下大獎。
自然風景攝影獎「環境野生動物」獎項大獎作品。©David Kingham/Natural Landscape Photography Awards
二獎攝影師亦偶遇鹿群
拿下「環境與野生動物」二獎的美國攝影師詹森(Charles Janson),本在智利百內塔(Torres Del Paine)拍攝風景照。不料,一頭原駝忽然亂入走進畫面,他耐著性子想等牠離開,牠不但不走,還接二連三來了同類,詹森轉念把風景照拍成動物照,一舉拿下二獎。
自然風景攝影獎「環境野生動物」獎項二獎作品。©Charles Janson/Natural Landscape Photography Awards
運氣 動物 技術缺一不可
無論是金漢,還是詹森,都誤打誤撞遇上動物群。取得獎項的攝影技術自然是不需多論,但似乎動物群和運氣也是相當重要!
自然風景攝影獎「環境野生動物」獎項三獎作品。©William Patino/Natural Landscape Photography Awards
自然風景攝影獎設多個獎項
自然風景攝影獎(Natural Landscape Photography Awards,NLPA)除了最大獎「年度攝影師」,另有「年度照片」、「大景」、「近景」、「山岳」、「水世界」、「環境與野生動物」等獎項。
自然風景攝影獎「空拍」獎項大獎作品。©William Patino/Natural Landscape Photography Awards
自然風景攝影獎「夜景」獎項大獎作品。©Niall McLaughlin/Natural Landscape Photography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