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接獲聲稱另有8個其他大灣區樓盤有類似情況。
工聯會接獲30名港人求助,懷疑在內地購買商用樓盤時受騙,合共損失約2000萬元人民幣。立法會議員何啟明及工聯會內地中心中山中心主任潘志輝,今天陪同受害人舉行記者會,促請特區政府與內地政府加緊合作,以保障港人利益。
網上圖片
有受害人指,有事主以逾60萬元人民幣,購買珠海市一個商用樓盤,並簽署「返租」合約,出租鋪位予發展商的子公司,並聲稱每年可獲6%至8%的租金回報,但事主只收到第一期約3萬元租金,至今仍未收到其餘款項。而該樓盤最終更疑似爛尾。
網上圖片
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主任潘志輝指,單是相關樓盤,已接獲共300名香港、澳門及內地人求助,並聲稱另有8個其他大灣區的樓盤有類似情況。
大灣區 (資料圖片)
工聯會指,港人在內地置業受「限購」住宅物業政策所限,有發展商因此向受害人推銷未獲批銷售的樓盤,再以高回報率誘使他們向自己的子公司簽訂「返租」合同,但以各種理由拖欠租金,令受害人損失慘重。工聯會續指,與事主簽約的子公司多屬空殼公司,沒有實質資產,並促請港府與內地相關部門加緊合作,並解決「返租」問題,以保障港人在內地投資的利益。工聯會亦建議,港人多留意內地樓宇物業法例。
大灣區 (資料圖片)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率社會事務委員會委員﹑九龍東團隊早前(4月2日)早上約見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康復專員陳偉偉先生等。
會議就初啟動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優化措施作出全面討論交流。工聯會圖片
局方於會議上肯定工聯會持續對支援長者服務作出的努力,並承諾將積極與房屋署交流有關整理「高風險長者名冊」的工作。同時,局方亦表示社會福利署亦正在檢視公共福利金計劃下受惠者個人資料的使用細則,以達至有效支援長者生活需要的最終目標,期望今年內有所突破。
會議就初啟動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優化措施作出全面討論交流。工聯會圖片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重申過去提出的「四層支援」架構,即個人、鄰里、社區、政策,讓長者真的可以安享晚年,安心居安退休安老,會議並就初啟動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優化措施作出全面討論交流,當中倡議包括:
1. 建立高風險長者名冊,識別有需要的長者及其照顧者;
2. 推廣居家安老的支援措施,平安鐘﹑安全扶手及家居感應系統;
3. 建立房署﹑社署﹑關愛隊及執法部門協調機制,強化社區危機處理能力。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率社會事務委員會委員﹑九龍東團隊早前(4月2日)早上約見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康復專員陳偉偉先生等。工聯會圖片
席間,團隊首先就支援計劃的具體操作表達了多方面的關注及建議。團隊根據各議員在地區收集到的意見及回饋向局方反映並獲得局方正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