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抗疫要硬淨!

博客文章

抗疫要硬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抗疫要硬淨!

2020年12月24日 18:00 最後更新:19:46

明日是聖誕節,在此祝願各位讀者及市民聖誕快樂,身體健康。香港及商界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下,將渡過史上最「嚴寒」的聖誕節,政府本周初宣布延長禁止食肆供應晚市堂食至明年一月初,十多類處所仍要關閉,社交距離措施,包括二人限聚令繼續實施。營運環境雪上加霜,經濟前景並不樂觀。


回望2020年,自前一年的社會暴力事件開始,商界面對生意崩堤式向下,慘況持續超過一年。本人曾多次與業界會面,收集意見,並聯同黨友多次向港府提出建議。我們喜見政府接納本黨意見,包括推行「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延長至一年可選擇還息不還本;以及「零售業資助計劃」的八萬元應急錢等。港府先後四輪的支援,亦包括多達八百億元的保就業計劃,惟計劃在十一月底完結,原本仍能捱下去的商戶開始支撐不住,無何奈何要員工放取無薪假,裁員潮亦已開始。

面對寒冬,政府最新一輪防疫抗疫基金的支援無疑對微小企有一定幫助,以美容院為例,獲發三至十萬元資助,有助商戶支付日常開支。但對大及中型的商戶而言,補貼恐怕杯水車薪,即使補貼最多達十萬元,只能幫補少部分支出,面對高企的租金及工資開支,商戶仍然束手無策。

疫情初期,有部分發展商響應政府呼籲,願意減租五成以上。但自年中開始,減租情況逐漸絕跡,本人在上周曾代表業界向多間發展商發信要求減租,收到的回覆卻是寥寥可數,可見政府的呼籲並不見效。要有效協助商界,解決租金是首要條件,港府應參考新加坡的做法,為商戶代繳兩個月租金,並規定業主需同時寬免多兩個月租金,令商戶可有四個月時間喘息。本黨的成員已正着手提出私人條例草案,冀為廣大市民爭取。

世紀疫症漫延,業界除了節流,亦要開源。澳門早於今年年中已推行消費券,先後向當地市民發放兩期消費補貼,更規定消費補貼只可以在澳門使用,並僅可用於購買貨品或服務,令澳門經濟得以維持在一定水平。雖然本港曾全民派發一萬元現金,但礙於時機未能配合,商界受惠有限。港府應多管齊下恢復本港經濟,仿傚澳門推出消費券有望為商界帶來漣漪效應,帶動市民消費有助零售、批發、進口、廣告等行業逐步走出困境。

展望2021年,要在短時間內脫困實在不易,政府在打擊疫情時不應婦人之仁,抗疫不能手軟,必須「硬淨」,對於違法的市民則應加強執法﹗更應在適時檢討現有支援,包括推行更具針對性的第三輪保就業計劃,分擔全港僱主的壓力及保住一眾打工仔的飯碗,同時應延長「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及還息不還本措施等。政府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必須謹慎平衡赤字的風險以及支援商界的力度,當前急務是保住企業及僱員飯碗,否則長遠規劃只會淪為空談。

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
邵家輝




家輝講場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在立法會大會上,自由黨主席、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邵家輝提出的「優化輸入人力措施」議案,提出延續現行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檢討輸入勞工的工資不少於行業工資中位數的規定,並容許外勞留宿本港親友的住宿地點,以緩解香港現時的人口結構問題。最終邵家輝的議案及顏汶羽提出的修正案都同被否決。

邵家輝。資料圖片

邵家輝。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孫玉菡表示,現時香港勞動力短缺,至2028年將缺少18萬人手,涉及建造、餐飲、安老等行業。現行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截至二月二十八日,勞工處共接獲11342宗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涉及申請輸入98065名勞工,期間批准7380宗申請,涉及51051個輸入勞工配額,暫定26個職位和類別低技術職位不得輸入勞工。他表示,當局將秉持著「實事求是、實證為本」的原則,優先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機會,盡力平衡本地工人和雇主利益,促進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

不過,孫玉菡認為,對於議案中提及的「容許外勞留宿本港親友的住宿地點」一條,涉及到親友責任、審批、監察等一系列複雜的程序,暫時來說可行性並不大。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勞工及福利局FB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勞工及福利局FB

議員普遍認為輸入外勞只是權益之計,最終還是要釋放本地勞動力。但對於立法會議員(九龍東)顏汶羽的修正案中刪除了「檢討輸入勞工的工資不得少於香港相關職位的每月工資中位數的規定」,會議中有不同意見。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同為自由黨的議員李鎮強、易志明認為外勞行業工資中位數的規定會推高整個行業的工資中位數,導致薪金水漲船高,造成雪球效應,大幅提升營運成本,致令物價增加。亦有不少議員認為,原議案對於工資中位數的規定是檢討不是取消,需留有討論空間,而非直接刪去。

對此,顏汶羽回應稱,民建聯不接受外勞工資低於行業中位數,認為會導致廉價勞工,損害本地勞工就業機會,同時會導致同工不同酬的職場矛盾。同為民建聯的李世榮、何俊賢等議員表示支持,認為原議案的表述會讓市民誤解,認為會刪除行業工資中位數的規定。

顏汶羽。資料圖片

顏汶羽。資料圖片

不過,亦有勞工界和工聯會議員表示反對原議案和所有修正案,認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本身弊多於利。工聯會議員陳穎欣認為,現行26個低技術工種的51000個補充外勞進入香港市場後,市民並體會不到好處,但衝擊底層勞工市場。例如僱主用本地勞工名額招外勞,導致本地勞工全職變兼職,飲食業失業率提高。若取消行業中位數的規定,勞工工資將呈現雪崩式下跌。梁子穎則直言行業中位數的規定形同虛設,僱主可修改外勞職位,使其薪金低於行業中位數。

陳穎欣。資料圖片

陳穎欣。資料圖片

針對現行的輸入外勞流程,立法會議員吳永嘉(工業界)表示,業界反應輸入外勞需提交行業短缺人手的證明,流於形式;建議在提交申請的同時開始招聘,縮短所需週期,並引起臨時工、短期工等靈活策略。

對於如何緩解本地勞工短缺的問題,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界)譚岳衡與其他幾位議員認為,行業可利用科技自動化轉型,以技術代替低技能勞動,減少對低端人力的依賴。

顏汶羽的修正案須記名表決,選委界34人岀席會議,5人贊成、5人反對、24人棄權;功能界別及地方直選46人岀席會議,18人贊成、16人反對、11人棄權,最終未獲在席兩部分議員過半數支持,被否決。

而邵家輝的議案同樣要記名表決,選委界34人岀席會議,15人贊成、2人反對、7人棄權;功能界別及地方直選46人岀席會議,20人贊成、10人反對、15人棄權,最終未獲在席兩部分議員過半數支持,同樣被否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