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指出,日常生活3個常見習慣容易導致氣血運行變慢,影響精神狀態,進而感到身體更累。
3常見習慣致身體疲憊不堪
許多人有時總會莫名感到「身體很累」,提不起精神,休息再多也無濟於事。台灣中醫師陳櫂瑔提出,這種狀況可能與3個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這些看似無害的行為實際上會減慢身體的氣血流通,進而導致精神不濟。
示意圖
1. 賴床太久
陳櫂瑔醫生指出,許多人認為透過延長睡眠時間可以彌補前一晚的晚睡,恢復精神,但中醫學指出,「睡太久」會減慢氣血流動,反而令人感到更加無精打采。因此,他建議早上醒來後,最好先起來活動10分鐘,幫助身體逐步恢復活力,避免一覺睡到中午,導致整個人昏昏沉沉、提不起勁。
示意圖
2. 飲咖啡提神
陳櫂瑔醫生表示,咖啡雖然能夠短暫提神,不過實際作用僅是刺激交感神經,並不能真正補充身體所需的氣血。一旦咖啡因消退,身體就會感到更疲憊,甚至可能形成對咖啡的依賴。因此,他建議民眾改飲枸杞紅棗茶或黃耆茶來補氣養血,比咖啡更能恢復精力。
示意圖
3. 進食生冷食物
陳櫂瑔醫生特別指出,許多女生尤為鍾愛飲冰奶茶或食涼拌沙律等冷食,這些飲食習慣會嚴重削弱脾胃功能。在中醫理論上,脾胃被稱為人體的「發電機」,一旦脾胃功能受損,氣血供應自然不足。因此,他建議平日應盡量減少進食冰食物,改飲溫熱的薑棗茶來健脾暖胃、增強體質以及提升精神狀態。
示意圖
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疲累
陳櫂瑔醫生提醒大家,民眾若想要改善持續感到疲憊的狀況,不應單靠補眠或飲咖啡,而應從日常生活習慣開始調整。透過早起活動、減少咖啡因攝取以及避免攝取生冷食物等方式,促進身體的氣血流通,這樣自然能夠恢復活力,遠離疲憊。
示意圖
美國國家安全局指出,手機每週至少關機一次才能防止手機資料外洩及減少駭客攻擊風險。
手機長時間不關機恐資料被盜取
大家有定期將手機關機的習慣嗎?現代人幾乎手機不離身,對手機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多數人更是24小時全天不關機。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對此指出,手機長時間不關機,小心手機裝置資料被盜取。
示意圖
每週關機一次並重啟手機
美國國家安全局於2024年發佈的一份行動裝置安全最佳實踐指南中提到,不論是iPhone或Android用戶,都應養成每週定時關機一次並重啟手機的習慣。除了能清除系統內暫存的垃圾外,還能關閉長時間運行但未被使用的應用程式,進而提升手機的整體效能。
定期關機有效阻斷手機遭受「零點擊攻擊」
更為重要的是,定期關機可以有效降低手機遭受「零點擊攻擊」(Zero-Click Exploit)的風險。這種攻擊方式不需要用戶點擊任何惡意連結或下載文件,駭客便能利用手機漏洞侵入裝置,竊取個人資料及通訊內容等,甚至能遠程控制手機,而定期關機則能有效阻斷這類攻擊。
示意圖
定期更新手機操作系統 清除不使用的網絡設定
美國國家安全局指出,用戶應定期更新手機操作系統,以保持設備運行流暢。此外,在不使用藍牙和Wi-Fi時,建議將它們關閉,尤其是Wi-Fi,更應定期清除不再使用的網絡設定,以避免駭客通過不受保護的網絡進行攻擊。
示意圖
公共USB充電站使用風險
最後,NSA提醒用戶在使用公共場所的USB充電站時要小心,因為駭客會利用這些充電點竊取用戶資料或植入惡意軟件,建議使用者有需要時使用自己的「尿袋」為佳。
良好的使用手機習慣有效保護資料不外洩
隨著科技進步和駭客技術不斷精進,手機安全防護尤為重要。只有養成良好使用手機的習慣,才能有效保護個人資料不外洩。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