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邵家輝「輸入外勞」議案被否決 外勞工資中位數引爭議

政事

邵家輝「輸入外勞」議案被否決 外勞工資中位數引爭議
政事

政事

邵家輝「輸入外勞」議案被否決 外勞工資中位數引爭議

2025年04月03日 14:12 最後更新:14:13

在立法會大會上,自由黨主席、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邵家輝提出的「優化輸入人力措施」議案,提出延續現行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檢討輸入勞工的工資不少於行業工資中位數的規定,並容許外勞留宿本港親友的住宿地點,以緩解香港現時的人口結構問題。最終邵家輝的議案及顏汶羽提出的修正案都同被否決。

邵家輝。資料圖片

邵家輝。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孫玉菡表示,現時香港勞動力短缺,至2028年將缺少18萬人手,涉及建造、餐飲、安老等行業。現行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截至二月二十八日,勞工處共接獲11342宗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涉及申請輸入98065名勞工,期間批准7380宗申請,涉及51051個輸入勞工配額,暫定26個職位和類別低技術職位不得輸入勞工。他表示,當局將秉持著「實事求是、實證為本」的原則,優先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機會,盡力平衡本地工人和雇主利益,促進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

更多相片
邵家輝。資料圖片

邵家輝。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勞工及福利局FB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勞工及福利局FB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顏汶羽。資料圖片

顏汶羽。資料圖片

陳穎欣。資料圖片

陳穎欣。資料圖片

不過,孫玉菡認為,對於議案中提及的「容許外勞留宿本港親友的住宿地點」一條,涉及到親友責任、審批、監察等一系列複雜的程序,暫時來說可行性並不大。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勞工及福利局FB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勞工及福利局FB

議員普遍認為輸入外勞只是權益之計,最終還是要釋放本地勞動力。但對於立法會議員(九龍東)顏汶羽的修正案中刪除了「檢討輸入勞工的工資不得少於香港相關職位的每月工資中位數的規定」,會議中有不同意見。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同為自由黨的議員李鎮強、易志明認為外勞行業工資中位數的規定會推高整個行業的工資中位數,導致薪金水漲船高,造成雪球效應,大幅提升營運成本,致令物價增加。亦有不少議員認為,原議案對於工資中位數的規定是檢討不是取消,需留有討論空間,而非直接刪去。

對此,顏汶羽回應稱,民建聯不接受外勞工資低於行業中位數,認為會導致廉價勞工,損害本地勞工就業機會,同時會導致同工不同酬的職場矛盾。同為民建聯的李世榮、何俊賢等議員表示支持,認為原議案的表述會讓市民誤解,認為會刪除行業工資中位數的規定。

顏汶羽。資料圖片

顏汶羽。資料圖片

不過,亦有勞工界和工聯會議員表示反對原議案和所有修正案,認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本身弊多於利。工聯會議員陳穎欣認為,現行26個低技術工種的51000個補充外勞進入香港市場後,市民並體會不到好處,但衝擊底層勞工市場。例如僱主用本地勞工名額招外勞,導致本地勞工全職變兼職,飲食業失業率提高。若取消行業中位數的規定,勞工工資將呈現雪崩式下跌。梁子穎則直言行業中位數的規定形同虛設,僱主可修改外勞職位,使其薪金低於行業中位數。

陳穎欣。資料圖片

陳穎欣。資料圖片

針對現行的輸入外勞流程,立法會議員吳永嘉(工業界)表示,業界反應輸入外勞需提交行業短缺人手的證明,流於形式;建議在提交申請的同時開始招聘,縮短所需週期,並引起臨時工、短期工等靈活策略。

對於如何緩解本地勞工短缺的問題,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界)譚岳衡與其他幾位議員認為,行業可利用科技自動化轉型,以技術代替低技能勞動,減少對低端人力的依賴。

顏汶羽的修正案須記名表決,選委界34人岀席會議,5人贊成、5人反對、24人棄權;功能界別及地方直選46人岀席會議,18人贊成、16人反對、11人棄權,最終未獲在席兩部分議員過半數支持,被否決。

而邵家輝的議案同樣要記名表決,選委界34人岀席會議,15人贊成、2人反對、7人棄權;功能界別及地方直選46人岀席會議,20人贊成、10人反對、15人棄權,最終未獲在席兩部分議員過半數支持,同樣被否決。

長者2元乘車優惠的「兩元兩折」新安排,將提前至明年4月實施,但有立法會議員質疑八達通讀卡器調校需時長達一年是難以接受,當局則指測試需時,這是現實問題。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資料圖片

立法會財委會舉行特別會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公布,經與八達通公司及公共交通營辦商磋商後,「兩元兩折」方案可於明 年 4 月實施,較原先估計提早了約5個月,可額外節省2.6億財政費用。至於「優惠車程設限」方案,即每月設上限240程,預計將於「兩元兩折」方案推行約一年後實施。

選委會界別議員簡慧敏對八達通讀卡器調校需時長達一年表示難以接受,並提出60歲以上平均每月用到240次乘車次數的不足300人,認為當局應檢視該項措施的必要性。同為選委會界別議員的陳沛良則關注八達通讀卡器調校的行政費用,認為在「優惠車程設限」影響的人數不多,改造系統還要額外一年的情況下,支出和成效或不成正比,為何不同步調校系統。

簡慧敏。資料圖片

簡慧敏。資料圖片

孫玉菡回應稱,目前八達通系統要改、要做測試,需時半年;而事後還需進一步測試以確保系統準確運作,亦需半年,要確保過萬部閘機不會出錯,穩妥來說確實需要1年時間,是現實問題。若兩項調整一起進行,則需要超過一年半的時間,花費更多時間。當局希望可以先實行其中一項措施,盡快節省開支。而240程的上限是因為不想公帑資助無上限的同時,也不希望政策對過多市民造成影響。他指出,兩項系統調整一起做,成本相差無幾,估計共花費約6000萬元,僅佔節省財政開支的十分一。同時,八達通公司也會分攤其中三分一的成本,政府負責三分二。

另外,多位議員就「長車短搭」的情況提出,是否會借鏡其他城市在乘客上、下車時雙向拍卡,實行分段收費,認為此舉不會造成阻塞,又可以提供數據給當局進行科學化檢討。對此,運輸署署長李頌恩回應稱,現時有八成巴士路線已設分段收費,同時巴士站的站頭也有有優惠機,乘客在落車時可拍卡領取折扣。她認為,在落車閘門裝拍卡機的措施可能影響公交效率,需要小心考慮;當局會和巴士公司協商,多裝車站優惠機作替代方案。

2元乘車優惠。資料圖片

2元乘車優惠。資料圖片

對於非法使用優惠計劃的情況,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表示,現時仍存在不少濫用乘車優惠的「漏網之魚」,惟小巴線路和港鐵閘機眾多,恐難監管和查實。他提出,當局可考慮加重港鐵濫用優惠的罰則,例如提升至3000至5000元;或可考慮修例,賦予巴士及小巴司機權力要求樂悠咭持有人在搭車時出示樂悠咭以核對外貌。孫玉菡回應說,樂悠卡實名制後,濫用乘車優惠的成本增加,同時港鐵罰則已加重,故暫時沒有再增加罰則的計劃,他又呼籲市民不要濫用。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