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吳秋北撰文批高官對失業之痛隔岸觀火 促政府落實各階層共享機遇

博客文章

吳秋北撰文批高官對失業之痛隔岸觀火 促政府落實各階層共享機遇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吳秋北撰文批高官對失業之痛隔岸觀火 促政府落實各階層共享機遇

2021年04月28日 14:53 最後更新:15:26

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工聯會會長吳秋再文為勞工階層發聲,題為《維護勞動尊嚴,推動社會進步,繼續工運未竟之業——寫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批評政府施政傾斜,造成社會不公,敦促政府重視勞工權益,發展共享共贏的智慧社會。

吳秋北。

吳秋北。

文章指,五一國際勞動節是紀念公義必勝的節日,社會對勞工權益的關注重視,是對人權、公義、民主、自由的最好詮釋。他認為,政府有責任解決工時過長問題,促成勞資雙贏局面。香港一直位處長工時地區前列,多年來,工聯會始終堅持爭取立法訂立標準工時。吳秋北認為,人除了工作和睡眠,還需要有適量的休閒,僱員身心健康,生產力更高,對勞資雙方都有好處。

文章批評,疫情肆虐足足一年,特區政府高官對失業之痛隔岸觀火,在救失業保就業方面,更是對商界寬厚卻對勞工涼薄,明顯的「雙標」突顯社會不公義。而政府推出的大灣區政策多以高端產業為目標,發展機遇被精英壟斷,無助基層工友融入灣區發展,對勞工階層不公。他認為,香港的文化、娛樂、美容和餐飲等行業,有不少人才適合到內地發展,急需政府的協助,敦促政府要發展「人人有機會」的智慧社會,在頂層設計中涵蓋人才、人力的培養和扶持,讓各階層機遇共享。

全文如下:

《維護勞動尊嚴,推動社會進步,繼續工運未竟之業——寫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

吳秋北

工聯會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別具意義。為甚麼?大國博弈,國際關係波譎雲詭,美國謊稱新疆有「強迫勞動」,打人權牌抹黑中國,實為美國新的對華攻勢。其實「強迫勞動」切實存在於百多年前19世紀的歐美國家。當時資本家透過不斷增加勞動時間和工作強度來剝削工人,工人每日要工作14小時以上,甚至長達18小時。在1866年,國際工人聯合會在日內瓦會議提出8小時工作的口號。到20年後的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市中心發生35萬人大罷工,要求改善待遇,實行8小時工作制。當時的芝加哥政府派員警鎮壓罷工,到同年5月4日釀成了歷史著名的「乾草市場屠殺」!原本的和平示威,演變成炸彈爆炸,加上警方開槍,最終導致7名警員以及至少4名民眾死亡。最終,8名無政府主義者被判共謀罪,7人判處死刑(其中4位被絞死),一人判15年徒刑。然而,在8人的審訊過程中,證據顯示只有1人有可能製造炸彈,但受審的所有被告都獲證明沒有投擲炸彈,當中5人更根本沒有在工運現場。美國這個才是真真正正的迫害,才是赤裸裸的冤案!

事實上在封建的舊中國,地主所加於長工的,同樣是充滿壓迫與剝削的不平等勞動關係,這始終是造成階級對立的主要矛盾。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壓迫與剝削則從民族內部矛盾,上升為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從此,頑強不屈的中國人民,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開始了漫長而艱苦卓絕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百餘年來,中國人民從未放棄民族復興的理想。中共革命的勝利是無產階級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歷史里程碑。所以毛主席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既是指勝利擊退西方列強侵略中華民族,也是意味著飽受封建主義壓迫的廣大中國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翻身。

世界普遍認可8小時標準工時,工聯會冀政府促成勞資雙贏

勞動者,始終是世界人口的主體。勞動權益關乎千家萬戶,也反映出不同社會形態的實質。今天,8小時工作的觀念相對普及,我們要感謝受迫害的工人先烈的爭取和付出,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生活,正是五一勞動節的初心。但工時過長的問題,依然是很多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固疾。內地在1952年已有8小時至10小時工作制的安排,到199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便規定了「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近期,有媒體便報道,美國高盛初級分析師的工作調查顯示,他們的每週工作時數高達95小時,每晚睡5小時,更被過度監視,已到「不人道」和「虐待」的程度。西方又有沒有因為高盛的「強迫勞動」而制裁高盛?美國至今未有把勞動節設在5月1日,不肯正視過往醜行,是對勞動者的蔑視與不公!自身劣績斑斑,還好意思捏造別人「強迫勞動」,還有資格提「政治犯」,世上之無恥和虛偽莫此為甚!

香港一直位處長工時地區前列。在近期美國手機保安技術公司Kisi發表的《2020年工作與生活平衡城市》排行榜中,香港成為「全球最過勞城市」,並在「最佳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城市」排名尾六。多年來,工聯會始終堅持爭取立法訂立標準工時。因為我們相信,工作與生活需要平衡,人活著不單只是為了工作和糊口,更要有時間去陪伴家人和發展自己的潛能天賦。人除了工作和睡眠,還需要有適量的休閒,讓身心得以健康發展。僱員身心健康,生產力更高,其實對勞資雙方都有利。而能夠促成這種雙贏局面的只有政府。

政府高官對失業之痛隔岸觀火,對勞資採取雙標,有違公義

在如今疫情下,如何處理好勞資關係更為重要,互相體諒包容,是渡過難關的關鍵。現時就業市場環境惡劣,風高浪急,最新失業率雖輕微回落0.4%,但仍處於6.8%的歷史高位,失業人口近26萬人,就業不足人數接近15萬人。財政司司長表示,「我們必須盡快令本地疫情完全受控,才能恢復與內地及國際間的商務和旅客往返,否則就業市場將難以全面改善」。疫情不是財政司司長控制和負責,這個說法是否屬於另類推卸責任?司長是否仍打算守株待兔、被動思維等待疫情受控自行解決就業市場問題和工人的困境?如果是要等疫情受控,那為何要用公帑高薪聘請財政司司長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來等?疫情反覆,司長和局長的責任,就是讓僱員在反覆的疫情下有相對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而不是等時間讓疫情過去。基層失業工友有條件等嗎?有資源等嗎?去年10月14日,香港與新加坡達成「旅遊氣泡」協議,至今等了六個月,效果仍是未知數。事實上,很多旅遊業界的工友,早就是超過一年零收入,以政府施政邏輯,再過一年,也還是要等工友自求多福!這政府哪來的定力!基層工友並非貪圖政府福利,而是要一份有尊嚴、能用雙手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就是這樣簡單且卑微的要求,過分嗎?以勞福局長之聰明才智,就是不用在失業工友身上,真是其心何鐵,其意如石!只動嘴皮說「對這四十萬打工仔而言,痛感仍強烈」,司長和局長無異在隔岸觀火!

政府需要主動為基層工友解決困難,特別是在救失業保就業方面。政府在疫情之初推出的「保就業」計劃,市民工友難以受益,怨聲載道,肥了商界則非常明顯。類似計劃漏洞百出,更有部分人士詐騙計劃援助,智商超群的勞福局局長怎就沒能排除漏洞?而為工友做的一些臨時支援政策,卻又諸多推搪,深怕多花了一分錢在工友身上。政府對商界寬厚卻對勞工涼薄,這明顯的「雙標」更突顯社會的不公義!

精英壟斷大灣區發展機遇加劇社會撕裂,智慧社會要共享共贏「人人有機會」

另一方面,政府鼓勵港青年投身粵港澳大灣區。然而,政府推出的政策,多以高端產業為目標,並無協助基層工友融入整個灣區。「上流精英」從來不缺機會,大灣區內各省、各市、各企業都有各類引進人才的計劃,根本無需政府特別費心。反觀香港的文化、娛樂、美容和餐飲等行業,有不少人才適合到內地開拓和發展自己的事業,他們更需要政府的協助以打進內地市場。如果政府施政貪圖順水推舟,取巧畏難,將發展機遇壟斷在金字塔尖的精英手中,無疑是在加劇社會撕裂。工聯會在新時代工運論述中倡導「人人有機會」的智慧社會,重點就包括機遇共享,共建的前提是機遇共享,機遇屬於有準備、有能力的人,而政府在頂層設計中,要涵蓋人才、人力的培養和扶持。如此才能實現科學可持續的共榮,才是全社會各層級的共贏。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紀念公義必勝的節日,是警示全社會守護勞工權益,尊重勞動尊嚴的節日。勞動者作為社會建設的基石砥柱,往往因為資源分配不公淪為弱勢底層,社會對勞工權益的關注重視,是對人權、公義、民主、自由的最好詮釋。工聯會在新時代工運事業中會一如既往履行工會職責,為打工仔爭權益,捍衛勞動尊嚴。通過更為全面、多層面的參與管治,為民發聲。將政府傾斜了的施政的天平拉回來。工會的力量永遠來自工友群眾,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壯大,成為不可忽視的群體,共同守護權益,彰顯公義,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35+顛覆案|戴耀廷「首要分子」走唔甩 高人:顛覆大計清晰指向推翻政權

2024年11月17日 19:22 最後更新:19:50

「35+顛覆案」45名被告「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將於11月19日判刑。「大旗手」戴耀廷最終會否被重判,透過庭上披露案情和法官裁決理據,可見端倪。

高人話,所謂「35+初選」實質就是一個顛覆陰謀,法庭頒下裁決理由就指出,戴耀廷構想的「35+計劃」終極目的和用意非常清晰,就是要利用該圖謀破壞、摧毀或推翻現行的政治制度,以及香港特區根據《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方針所建立的體制。

這個圖謀用戴耀廷自己的話來說就係「大殺傷力憲制武器」,法庭認為,戴耀廷推想的「攬炒十步」,直至行政長官下台的一步,並非如辯方所説是空想,如整個顛覆圖謀得以落實,將嚴重癱瘓政府運作,並無可避免地造成香港政治局勢不穩,導致香港特區出現憲制危機。

「35+顛覆案」將於11月19日判刑。

「35+顛覆案」將於11月19日判刑。

案中從犯證人區諾軒供稱,戴耀廷先於2019年底在《蘋果日報》撰文,提出只要反對派能奪取立法會過半議席,就能阻撓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案,然後逼使政府解散立法會,癱瘓政府,逼特首落台。當時反對派內亦開始蘊釀相關討論。

2020年初的一場飯局之後,相關圖謀開始具體落實。

戴耀廷、區諾軒、李卓人、李永達等人參與了這場飯局,他們商討謀劃一個機制,操盤黃營內不同黨派合謀定出所謂初選機制,篩選參選人出選立法會,讓同意攬炒十步曲的候選人,奪取最多議席,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

戴耀廷在飯局上揚言,若反對派取得立法會過半議席,將會是「大殺傷力憲制武器」,屆時在立法會可行使否決權反對政府議案及財政預算案,大大增大反對派的政治議價能力。

其後,戴更分別在《蘋果日報》為主的報章撰文及與其核心組織成員進行的首個記者會上,進一步公開闡述「大殺傷力憲制武器」的概念及作用,包括透過否決財政預算案及政府向立會提出的一切撥款申請、癱瘓政府運作、最終逼使特首下台。

初次飯局後,戴耀廷及區諾軒等主要組織者,自2020年2月起,分別接觸「黃營」不同黨派人士,推廣以合謀操盤出選奪取立會主導權的目的及計劃,並拉攏他們參與。

2020年3月起,戴耀廷及區諾軒等與各地方選區和「超級區議會」有意參與合謀操盤出選的人士,舉行所謂「協調會議」,商討計劃的形式機制、議席目標、替補機制(Plan B)及「共同綱領」等,「共同綱領」的內容更包括參選人承諾當選立會後,要利用權力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從而觸發特首下台。

戴耀廷出席各選區「協調會議」時,均再三推銷要透過奪取立會過半議席,並「積極運用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的想法,進而逼迫政府。即使在部份「協調會議」上,有個別與會者曾對戴的倡議提出疑問,惟於會後向與會者傳閱的會議總結文件中,亦包括「參選人認同會積極運用立法會權力,包括否決財政預算案、迫使特首回應五大訴求」等重點,而各區參與者均未有對相關內容提出反對。

戴耀廷亦曾公開指整個合謀操盤出選計劃,是「符合這階段抗爭的大策略,就是令現有制度出現極度不穩」,配合國際社會向中國施壓,逼使中央就涉港議題就範。

庭上證人供詞顯示,隨著合謀操盤出選籌劃的推展,戴耀廷顛覆政權的意圖越趨明顯。戴曾在個人社交媒體及報章刊登文章,宣揚其「攬炒」概念,最觸目的是於2020年4月,提出「攬炒十步曲」的時間路線圖,進一步說明「大殺傷力憲制武器」的應用,倡議反對派奪取立會過半議席後,「無差別」否決政府財政預算案,逼使特首解散立法會並引致特首下台,令政府停擺。最終目的,是要令香港進入緊急狀態, 觸發街頭抗爭加劇、造成血腥場面,從而促使西方國家對內地及香港特區實施政治及經濟制裁,不計後果,甚至不惜令市民蒙受重大犧牲的「攬炒」。

此外,戴亦先後在《蘋果日報》刊登兩篇名為「攬炒的定義和時間」和「攬炒的時代意義」的文章,闡述如何「攬炒」、 「攬炒」的關鍵時機及「攬炒」成為實踐顛覆的策略,鼓吹市民必須要「準備來一次真正的攬炒,決心要死而後生」。

及至2020年6月初,戴耀廷等核心組織者,再次召開記者 會公布計劃詳情,並表示各區經過多次「協調會議」後,參選人已達成「共識」。戴表示不需要參選人簽任何共識文件,以免為當局提供DQ候選人的理據。

根據戴耀廷於6月記者會舉行前夕,在組織者通訊群組內發出有關各區「協調會議」達成共識的文件,內容均顯示共識包括「運用基本法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以迫使特首回應「五大訴求」。

即使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戴耀廷仍然多次以法律學者身份向公眾宣稱,合謀操盤出選並不違法,企圖安撫市民繼續支持計劃。

不過,同年7月14日,戴耀廷向各參選人發佈訊息,提醒他們不要再公開提及「否決每一個議案」及「癱瘓政府」等字眼,明顯「心中有鬼」,意圖規避法律風險。

由此可見,成個圖謀係戴耀廷提出,他的角色亦貫穿始終,正如法官當庭反問,如果戴耀廷都不屬本案「首要分子」,那誰才是?

高人話,戴耀廷明知證據確鑿選擇及早認罪,但為求減輕判刑,竟不敢認頭,從「大旗手」搖身一變,試圖推卸責任,狡辯聲稱自己只是「程度較低的參與者」,食相難看。

預料顛覆圖謀的大佬,最後難逃法網。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