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們機構到了一間小學合作開展生涯規劃活動,一位小學生的說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
到小學舉辦生涯規劃活動是頗為新鮮的。自教育界提倡生涯規劃推至高小後,不少小學及家長逐漸意識到,生涯規劃對啟發青少年自我發展的重要性,也陸續與我們開展合作。可能是年齡的差距,過去幾個月與小學生溝通相處,經常帶來不少衝擊。但當中莫過於一位10歲小學生所說的一句話:「我拿著那麼多錢,有什麼用呢?」。
那是一個人生體驗的活動,讓小學生模擬成長後的經歷,從中思考自己是如何做選擇和判斷,並帶來什麼的結果與感受,這是近年最熱門的體驗式活動之一。在遊戲當中,每個同學可以自由選擇,按喜好嘗試多元的角色,包括不同類型的工作和社會場境。大家都熱衷投入不同的嘗試,有的不停進修、工作、賺錢,有的拿著「金錢」去遊樂場和餐廳享受「人生」。
可是,當我正想著遊戲即將順利完結之時,有一位同學拿著豐厚的金錢走來。他問道:「我拿著那麼多錢,有什麼用呢?遊戲完結後是否會計分?」在遊戲中,「金錢」可以換取一些包裝食品飲品或者娛樂等機會。但遊戲結束後,模擬的「人生」亦隨之完結,手中的「金錢」換不了什麼分數、獎品,對於往後的現實生活,更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
我看著他有點失落、無奈的背影,一直思考著,這個「人生」,是否模擬得太像真?人生中,有多少次我們是過份地、不明所以地跟從了別人的準則和價值,在他們設計和規範的賽道上跑?又有多少次,我們是為著自己而戰?有多少人營營役役一生,到臨終抱著一大筆財富,卻換來滿腦子遺憾時,才能參透10歲小學生所說的一句話,發現辛苦了一輩子、付出了不少光陰,所追求的,根本不是自己想追求的?
人是群體性的,要融入社會,就要尊重一定的社會法則。然而自我的性格、想法、價值,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是重要的生存價值。所以生涯規劃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就是讓大家有能力將個人主觀、社會客觀的因素,有系統地評估、分析、總結,從而在生涯中結合自己特點、確定最佳目標、作出有效行動。這個意識,不是只有青少年需要,特別是成年人,更需要有這樣的意識,才可令自己、令青年走得更遠,歡迎到機構網站(www.lpahk.org)了解更多。
生涯規劃的最終目標,就是尋找到自己生命的幸福感。
作者:Matthew
過去十年從事青年教育工作,香港生涯規劃協會總監、全球職涯發展師(GCDF)、國際認證職涯服務規劃師(CCSP)、香港生涯規劃發展師認證課程培訓師(LPDFi)
過去主題文章
《其實說穿了,生涯規劃只不過是………》
《從小就需要生涯規劃?—讓青少年有一個對自己生命負責的能力》
《疫情變幻難以規劃?「生涯規劃」可以是應對變化的「萬用匙」》
香港生涯規劃協會 (www.lpahk.org)
成立於2016年,是非牟利的教育組織,為本港青年及學校提供專業而多元化的服務及活動,鼓勵青年「認知自己,成就自己,貢獻自己」,推動香港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
洞見生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